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江浙小企業聯保模式惡化成災 銀監會發文銀行觀望

  • 發佈時間:2014-08-27 07:21: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周悅

  

  2014年8月7日,純雨水公司根據訂單把貨發往全國各地。

  由於企業缺少資金,目前辦公樓內部未裝修,創始人的辦公室僅僅是用木板隔開。

  7月28日,銀監會對長三角、珠三角等互保聯保“重災區”發出一份通知,要求當地銀行排查聯保風險,並不得對負債企業單獨抽貸。這視為緩解當地聯保難題的一劑良藥。

  所謂聯保,是指中小企業聯合擔保貸款,即由3至5家企業設立聯保小組,並簽訂協議,在借款人不能按約償還銀行貸款時,由聯保小組成員承擔連帶責任的貸款。

  互聯互保,一度被視為緩解融資難的金融創新,但2012年隨著經濟形勢惡化,互聯互保形勢也陡然惡化,大批形勢還不錯的企業因為其擔保的企業出了問題而受到拖累。

  銀監會通知要求,銀行降低互保聯保貸款比重,確保每家企業擔保客戶不超過5戶,並嚴格控制聯保內單戶貸款額度。同時還要求企業對外擔保的限額原則上不得超過其凈資産,防止産生多米諾骨牌效應。此外,銀行不得單獨抽貸,以防止擔保圈企業由於資金鏈斷裂造成大面積倒閉,引發區域性金融風險。

  距離政策發佈時隔一月有餘,銀行仍然保持觀望態度,企業的困難能否緩解,或許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企業被貸款“掐住脖子”

  在當地,除了一些上市公司相對好過一些之外,大多數小微企業都被聯保貸款掐住了脖子。在他們看來,延長貸款期限,可能是唯一的途徑。

  浙江省諸暨市店口鎮因有4000多家中小企業,更因擁有6家上市企業曾被譽為浙江省“資本第一鎮”,風光無限。不過,這家江南五金城的企業最近卻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已經死掉一批家庭小作坊,小企業也出現倒閉潮。

  “除了店口鎮的幾家上市企業日子好過些之外,大約有80%的企業受到擔保拖累”。浙江純雨不銹鋼管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石傳明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石傳明稱,由於自己的公司已經抵押廠房設備房屋等,無法繼續辦理抵押貸款。

  從今年第一季度的數據來看,曾給諸暨帶來榮光的13家上市公司,10家公司的業績大幅滑坡,其中五家公司已經陷入虧損境地,僅有三家實現增長。上市公司與小微企業在業績上相差無幾。但是,在融資方面,上市企業並沒有遭遇小微企業的難題。盾安環境一位高管對記者表示,作為上市企業,一般很容易獲得銀行貸款,但是,目前公司主要依賴股票融資。

  另一家本地上市公司海亮股份相關人員稱,公司融資的主要渠道是公開或非公開增發股票,還可以從香港境外融資,貸款利息比國內商業銀行低不少,一般略高於3%。

  石傳明曾試圖找兩家當地規模較大信譽良好的企業作為擔保人,緩解融資壓力,但是,由於上述兩家企業均承擔了“聯保小夥伴”的貸款,且數額巨大,高達5000萬元以上,被銀行列為風險企業。本來可以用來救命的貸款也只好作罷。

  多家企業主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企業被貸款掐住了脖子,已經喘不過氣來了。能破解聯保貸款成災的唯一途徑便是“延長貸款期限,從一年期延長至3年或5年,期間只需支付銀行利息即可,無需每次貸款到期便還款(續貸)”。

  石傳明認為,那些毫無市場前景,盈利能力差的企業應該倒閉,不過像他這樣屬於戰略新興、節能環保等國家政策支援産業,有市場、有客戶、有核心競爭力、有科技含量的企業應該獲得銀行貸款,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而非“一刀切掉”。

  銀監會救急,銀行仍謹慎

  7月底,銀監會出臺方案,符合條件的小企業可以主動申請續貸,同時要求對銀行有競爭力的企業不盲目抽貸。不過,銀行目前仍在保持觀望。

  對於企業主普遍反映的“續貸”以及聯保貸款的風險分類,銀監會分別於7月24日和7月28日給出了答案。

  7月24日,銀監會出臺《中國銀監會關於完善和創新小微企業貸款服務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準的通知》,符合條件的小企業可以主動申請續貸,並已將該通知下發至各商業銀行。

  而對長三角、珠三角等諸多處於聯保互保絕境中的小企業,銀監會7月28日再度開出一份單獨的“藥方”。記者從一份由銀監會下發的《關於加強企業擔保圈貸款風險防範和化解工作的通知》中看到,對於暫時出現資金鏈緊張,但屬於戰略新興、節能環保等國家政策支援産業,有市場、有核心競爭力、有科技含量的企業,銀監會要求銀行不應強行要求立即償還所有債務,不盲目抽貸、壓貸、緩貸。可通過重新評估貸款期限、增加有效抵質押物等方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最大限度地保全銀行債權。

  同時,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不得單獨抽貸。只有市場發展前景不佳的産業,或資金無盤活希望、有貸款詐騙嫌疑,甚至躲避還款、逃避銀行債務的,才要及時採取訴訟手段,保全資産、減少損失。

  據悉,該文件主要針對長三角、珠三角等互保聯保“重災區”,重點監控銀行貸款依存度高、民間融資依存度高、生産經營不正常的擔保圈企業。

  昨日,浙江省多家商業銀行員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正在逐步排查聯保互保小企業,並進行風險分類處置。待分類處置完畢之後,逐步開展續貸,緩解被拖累的優質企業。優質小企業續貸何日實施,則要等總部統一規定。

  “總行給地方支行的額度有限,銀行出於防範風險的考慮,對小微企業有惜貸情緒,不願放、不敢放”。多家商業銀行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8月13日,央行公佈7月社會融資規模為2731億元,同比減少5460億元,大幅低於市場預期。這一數據被市場人士稱為“史上流失最大值”,為五年來新低。

  政策未落實,企業盼監督機制

  企業主對銀行的態度表示理解,但同時又希望有相應的機制來監督銀行,避免銀行在放貸問題上,不落實或落實慢。

  對於銀行的做法,不少小企業主表示理解,“畢竟商業銀行也不是扶貧機構,喜歡放貸給大企業或優質小企業,放貸要求高收益。因此,進行風險分類處置,按小企業資質進行續貸,是銀行的合理行為”。浙江紹興一家企業主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不過,上述企業主均希望“銀行儘快落實”,否則“快撐不下去了”。

  石傳明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按照銀監會的規定,他的企業符合續貸條件。但是,他對此所抱希望不大。他告訴記者,今年4月份國務院要求定向小微企業降準,釋放貸款,但是鎮上的多家商業銀行均告訴他“要按總行規定來辦,不會完全按照政策來為小微企業放貸”。

  “我希望國務院以及銀監會等部門出臺的好政策能夠建立監督機制,否則,商業銀行不落實或者落實慢,小微企業依然很難貸到款”。石傳明説,如果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店口鎮上的不少企業將得以復活。

  講述

  聯保拖累訂單越多企業越困難

  “如果可以的話,我願意回到12年前:沒有創辦企業,沒有豪車,也沒有債務,騎自行車,載著妻兒”。浙江省諸暨市店口鎮一位生産塑膠水管的創始人周經理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現年37歲的他頭髮脫落近半,説話時不停地抽煙。

  2009年,政府實施4萬億元刺激政策之後,銀行有大量的貸款,於是銀行信貸員主動到府找到企業,評估土地廠房設備等資産,向其提供貸款。

  不過,發放貸款有一個條件,即需要至少找到2家企業成立聯保小組,銀行結合多家企業的貸款需求發放貸款,由企業自行根據需求分配貸款資金。“當時,誰也未曾料到會有2011年發生的經濟危機,更不會料到聯保小組成員企業會倒閉,所有的債務壓到自己頭上”。

  2011年,歐債危機逐步波及江浙等地,頻繁引發當地企業老闆欠債跑路事件。在此影響下,周經理的兩位“聯保”小夥伴生意下滑,于2012年底相繼倒閉。1200萬元的債務被按照當年的協議轉至正常運營的周經理的頭上。一時無法拿出這筆錢的周經理,只好任其逾期,企業因此遭遇“信用危機”,旋即被銀行“收貸”。即收回所還貸款後,不再向企業發放新的貸款。

  周經理表示,相比1200萬元的債務,銀行的“收貸”更令企業陷入絕境。由於訂貨方要等拿到貨之後,才會付清餘下款項,而企業購買原材料時必須一次性付清,其間的週轉加劇了企業的經營困難。致使“訂單越多,企業越困難”,甚至需要捨棄一部分訂單,導致現在企業訂單越來越少。如果一直這麼僵持下去,企業恐怕也將面臨倒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