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8月新增信貸走出大坑 銀行資産品質大考剛開始

  • 發佈時間:2014-09-15 02:37:3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羅克關  責任編輯:胡愛善

  與市場預計的一樣,8月新增信貸果真從7月份的大坑中走了出來,站上了7000億元的平均線。但市場沒有預料到的是,企業部門的新增信貸主要來自票據融資,短期貸款依然在減少。這在很大程度上説明,銀行的風險偏好已經發生了比較大的轉變——寧可少賺一些也要維持策略的主動性,避免出現陰溝翻船的“黑天鵝事件”。

  剛剛公佈的8月工業增加值數據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不光8月份的工業增加值不理想,當月的發電量數據也不樂觀。反映在企業部門的新增信貸上,難怪實際的資金需求比較低迷,銀行自身也更加審慎小心了。

  即便是這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周在天津達沃斯傳遞出的信號仍然是“強改革”,而不是市場普遍預期的“強刺激”。這麼做的底氣其實相當充分——畢竟今年前8個月的新增就業已逼近全年目標,為什麼還要下重手刺激經濟呢?在最終目標已經達成的情況下,繼續沿著現有的模式前行,其結果只能是加重不均衡的現狀。

  但這種格局對商業銀行來説,卻意味著資産品質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雖然本輪不良週期的苗頭從去年下半年就已經逐漸顯露,但由於宏觀政策一直強調區間運作,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出清在觸及宏觀經濟運作下限之時,往往會被一把拉回來。體現在銀行的資産負債表上,就是不良率增長一直不慍不火,不少銀行的表內表外聯動也越玩越大。説白了,銀行其實都擔憂風險,但很少有銀行相信風險會無序爆發。

  這一輪考驗會持續到什麼時候?筆者接觸的不少銀行人士都將時點指向2015年末。理由很簡單,因為政府一直以來都在中國的經濟增長中扮演重要角色,本輪不良週期爆發的根源也是政府財稅體制改革面臨改革和重構,以至於諸如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産、製造業等相關鏈條都受到衝擊。而在2015年末,至少政府債務方面會迎來喘氣的機會,上一輪週期中累積起的政府償債壓力將逐步消失。

  所以即便産業領域的去杠桿和調整會延續下去,但如果政府層面的去杠桿和調整在2016年前完成,銀行資産負債表面臨的壓力就會減輕許多。儘管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一旦政府財政騰出手來之後,産業領域的去杠桿會進一步加速,但如果銀行從現在開始審慎一些控制風險,整體來看還是來得及的。

  所以,從現在開始到明年年底,商業銀行將迎來真正的考驗。能夠熬過這段時間,後續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如果有的銀行繼續盲人騎瞎馬,一味橫衝直撞,後果也將會很嚴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