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者:汪青
在擴內需、促消費背景下,消費貸逐漸成為各家銀行發力的重點。
正值2024年“開門紅”期間,各大銀行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通過發放優惠券、拼團等多種方式降低貸款利率,同時拉長貸款週期和提高可貸額度。經濟觀察報記者注意到,目前部分城商行和股份制銀行已將消費貸年化利率最低降至3%以下,貸款額度提高至百萬元。
“以往消費貸一般申請額度只有20萬元—30萬元之間,現在有些銀行最高可以提額到100萬元,利率相比較之前的四五個點,現在降到三個點左右,可以説是‘白菜價’了,確實挺讓人心動的。”2月29日,在上海工作的王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申請了3月份提前還房貸,目前手頭資金有些吃緊,因而他在考慮申請一筆消費貸用作日常開銷。
在銀行業內人士看來,銀行消費貸“卷”出新高度,一方面是銀行響應2023年9月下發的《關於金融支援恢復和擴大消費的通知》要求,降低居民消費成本,另一方面也是利用低利率搶奪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目前銀行消費貸利率下調和提額至百萬元通常針對的優質客戶群體,因此整體風險可控。
“2字頭”利率搶市場
記者實地走訪銀行線下網點發現,“降息、提額”成為此輪銀行消費貸“爭奪戰”推介的重點。
王先生對記者表示,年前招行就給自己賬戶發了一張年利率3%的“閃電貸利率券”,當時手頭工作比較忙就沒有申請貸款,利率券也就過期了。沒想到最近他又收到招行3.0%的利率券,貸款額度最高可以到30萬元,先息後本,每年還一次本金,可以貸三年。
王先生説,正好四五月份需要用錢,3.0%的貸款利率下手還是比較合算的。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2023年11月,全國性銀行線上消費貸最低可執行平均利率為3.41%,環比下降1個基點。而追溯到2022年11月份,全國性銀行線上消費貸最低可執行平均利率為4.20%。一年時間,消費貸平均利率下降近80個基點。
記者注意到,年利率3.0%的消費貸已經不算最低,有部分城商行和股份行消費貸年利率已降至3.0%以下,最低可至2.88%。
“以前純信用貸只有一年期限,現在我們銀行可以貸到三年期限,先息後本。特別是公務員、事業單位或者是大廠員工基本上都可以享受到我們銀行的貸款利率低至2.98%,純信用貸款産品不需要任何抵押,最長可以借三年,不提款不計息,有貸款需求可以考慮一下。”上海地區某城商行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目前市場上出現的百萬消費貸額度一般是針對高層次人才,對客戶年齡、信用記錄、資金實力等方面都會設置一定的準入條件,門檻很高,並非所有人都可以達到要求。
比如,平安銀行近期推出了一款“白領新一貸”,針對優享客戶用券後年利率(單利)最低可至2.88%,額度最高可以達到100萬元。純信用,無抵押,隨借隨還,不使用不計息,而普通客戶年利率(單利)3.96%-9.72%;北京農商銀行鳳凰e借通過發放的利率優惠券可以將貸款利率降至2.98%,不過最高只可以貸20萬元;北京銀行首貸客戶的利率可低至2.98%,首貸對受雇企業和個人公積金有要求;交通銀行推出“惠民貸新客迎新禧、好運更添‘金’”活動,授信額度最高80萬元,優惠利率最低可至3%。
銀行方面表示,貸款額度、期限、利率等按當地分行政策及最終審批結果為準。
上述城商行客戶經理表示,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的客戶肯定是最吃香的,也是所謂的“白名單”客戶,他們獲得的貸款産品在額度和利率方面都會優於普通客戶。這種方式既可以滿足客戶大額資金需求,也可以幫助銀行提升業務增長。當然也需要銀行採取更精準的風控措施確保資金的最終流向。對於客戶而言,需要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還款能力去評估,選擇適合自己的産品。
“我是在網上看到有網友分享説有的銀行貸款利率已經可以降到三個點以下了,但是我在手機App上查詢利率還是較高的,和銀行客服電話諮詢後建議我去線下網點找客戶經理申請利率優惠券,這樣利率就可以降到3.0%以下。”高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是事業單位員工,加上整體資質都比較好,最終銀行批了60萬元的貸款額度。
低利率還能持續多久?
對於銀行低利率“攬貸”,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一方面,國內宏觀政策偏積極,市場利率中樞持續下移;另一方面,國內消費信心和消費貸需求處於恢復階段,疊加銀行積極推動消費貸業務發展,同業競爭較為激烈。
在低利率、高額度的吸引下,消費貸規模也在增長。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創單月曆史新高。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9801億元,其中,以消費貸為代表的短期貸款增加352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27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貸作為一種信用貸,期限越長、利率不斷降低,銀行可能面臨收益與風險不夠匹配問題。同時,消費貸資金流向監測難度和成本相對大,對銀行管理能力提出高要求。
周茂華認為,消費貸市場“價格戰”過度,導致産品風險與收益不匹配,不利於銀行業務風險管理,銀行需要高度重視業務風險防控與業務可持續問題;過低的消費貸利率,導致市場出現跨市場套利,容易引發部分消費過度負債加杠桿,並可能催生局部資産泡沫風險等。
“金融機構開展具體業務的前提是需要滿足自律機制要求,共同維護好正常市場競爭秩序,避免出現非理性價格戰,粗放展業,需要圍繞市場需求難點、痛點,提升金融服務品質,重視金融服務穩健、可持續業務發展,平衡好獲客與風險控制,加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同時,加強防範消費貸資金違規使用風險等。”周茂華認為,從銀行角度,需要提升依法合規開展業務意識,加強業務員培訓;優化業務流程,壓實業務各環節主體責任,完善考核機制;進一步完善徵信管理制度與機制,強化徵信市場約束機制;同時,監管部門需要強化監管職能,提升違規成本等。
近年來監管部門也在不斷加大檢查力度。記者注意到,因涉嫌個人貸款業務違法違規行為,2024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收到監管罰單。2月28日,因個人經營貸款業務嚴重不審慎等原因,浙商銀行杭州蕭山分行被罰50萬元;2月19日,因個人經營性貸款管理不到位等違法違規行為,華夏銀行北京分行被罰461萬元。
對於金融消費者,上述城商行客戶經理建議,有需求的客戶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和機構辦理金融業務,詳細分析相關産品規則、收費方面標準,充分評估自身收入與需求,合理負債、理性消費。在資金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消費貸只可用於個人及家庭消費,如裝修、購車、旅遊、留學等,不能用於購房或投資理財産品、基金、股票等。
隨著近些年房地産市場的變化,導致以往在銀行貸款業務中佔據“大頭”的房貸等中長期業務規模持續下降。在此背景下,消費貸逐漸成為銀行發力的重點業務。但目前這種低利率能否持續,下降空間還剩多少?
“凈息差作為衡量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2023年整體呈下行趨勢。儘管在持續降息的影響下,銀行負債端成本也在進一步降低,但是極低的貸款利率只能看作是一種行銷策略,為了搶奪客源的階段性促銷手段。目前了解到有些銀行是自己補貼在做這塊業務,利率肯定不可能一直這麼低,並且也不是所有客戶都能享受這麼低的利率。”一位城商行人士對記者表示。
中國銀行業2023年第四季度監管指標數據顯示,第四季度凈息差環比下降4個基點至1.69%,跌破1.7%,較2022年同期下降22個基點,環比三季度收窄4個基點。
周茂華亦認為,虧本生意沒人做,過度定價行為不可持續,預計利率下行空間有限。一方面,目前部分機構消費貸産品利率存在過度定價,主要是考慮到消金機構資金成本約束與風險溢價問題;另一方面,隨著疤痕效應淡出,宏觀政策支援,經營狀況和居民就業、收入持續改善,消費回暖帶動相關金融服務需求增長,市場供需博弈也或對消費貸利率下行空間構成制約。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