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銀行年報季大幕漸近尾聲,非上市銀行陣營2023年度業績數據也逐漸揭開“面紗”。4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已有多家非上市銀行公開了過去一年的經營業績,受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準、産業結構、市場需求、政策導向等因素的影響,非上市銀行盈利能力分化明顯,有的銀行呈數倍增長,有的銀行盈利水準下滑明顯,接近“腰斬”。
有的倍增有的腰斬
非上市銀行2023年的成績單陸續亮相,4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已有多家非上市銀行通過發佈年報、2023年四季度財務情況等方式披露了2023年的經營情況。整體來看,2023年非上市銀行盈利分化依舊顯著,有銀行盈利規模增速超500%,也有銀行同比下滑接近“腰斬”。
營業收入方面,非上市銀行分化顯著,其中,湖南華容農商行、台州銀行、安徽郎溪農商行、貴州興義農商行、浙江諸暨農商行、安徽馬鞍山農商行、浙江武義農商行等多家銀行營業收入同比出現上漲。
具體來看,上漲幅度呈現雙位數的銀行包括湖南華容農商行、台州銀行,上述銀行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73億元、125.52億元,分別同比上漲17.37%、13.76%;福建海峽銀行、恒豐銀行、湖北孝感農商行也實現了營業收入的微增,分別同比上漲1.25%、0.62%、0.39%。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憂,已披露2023年業績的非上市銀行中,也有浙江樂清農商行、廣東南海農商行、江門農商行、江蘇射陽農商行、六安農商行、江西新建農商行、廣東鶴山農商行、南昌農商行在內的多家銀行營業收入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比下滑幅度在1%—23%之間。
其中,江西新建農商行、廣東鶴山農商行、南昌農商行下滑幅度較為顯著,2023年三家銀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9億元、5.57億元、13.0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9.26%、10.97%、22.18%。
針對營業收入下滑情況,北京商報記者致電多家銀行進行採訪,部分銀行電話並未接通,部分銀行表示暫不便進行回應,江西新建農商行相關人士並未進行正面回應,該人士稱,“4月底會出資訊披露報告”。
在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看來,營收出現分化主要是由於各家銀行治理結構及經營策略的差異化,以及風險控制技術是否能夠達到較高的水準所致。在數字科技金融應用日益普及的大背景下,對客戶經營風險的識別與管理已不再僅限于傳統的手段,而是愈發倚重技術層面的精確判定。然而,個別非上市商業銀行在應對這一變革中遭遇困難,甚至暴露出一定的風險隱患,也導致業績出現下滑。
有銀行凈利下滑超49%
非上市銀行業績分化是地域經濟條件、風險管理、業務結構、成本控制、資本狀況、監管環境、市場競爭等多種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多因素的交織下,非上市銀行凈利潤數據也呈現較為明顯的差異,有的銀行大增538%,有的銀行則近乎“腰斬”。
2023年,表現較為亮眼的銀行有湖南華容農商行、山東莒縣農商行,去年全年上述兩家銀行凈利潤表現“喜人”,分別同比大增538.43%、134.39%。
浙江諸暨農商行、安徽郎溪農商行、浙江富陽農商行、福建海峽銀行、浙江武義農商行凈利潤也呈現兩位數增長,分別同比增長24.69%、23.63%、19.81%、15.67%、12.54%。
對比上市銀行來説,規模較小的非上市銀行業務規模有限,地域覆蓋通常集中在某一地區或特定市場,産品和服務種類相對較少,在技術投入、數字化轉型、流程優化等方面也存在差異,進而影響業績表現。
有的銀行增長迅猛,有的銀行凈利潤卻出現大幅度下滑,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髮現,江蘇射陽農商行、貴州興義農商行、南昌農商行、湖北孝感農商行2023年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均超40%,其中湖北孝感農商行下滑幅度達到49.15%。
廣東南海農商行、廣東鶴山農商行、恒豐銀行、六安農商行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也在兩位數以上,分別為12.67%、15.15%、23.74%、31.77%。
針對凈利潤下滑的原因,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致電、發送採訪提綱方式聯繫多家銀行,大多未得到回應。恒豐銀行相關負責人在回應時表示,“凈利潤下降原因是轉回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産,還原遞延所得稅因素後,凈利潤同口徑同比增長4.8%”。
2024年,非上市銀行如何提升經營水準,保持盈利能力穩健?正如産業經濟資深研究人士王劍輝所言,對比來看,非上市銀行經營壓力比較顯著,一方面,與上市銀行地位、資産規模、品牌效應差距顯著;另一方面,融資成本也相對較高,有明顯的劣勢。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非上市銀行應充分發揮自身在基層服務中的獨特優勢,著力於創新性業務的開拓,尤其是在差異化業務領域深耕細作。瞄準某一特定客戶群體或行業,如“三農”、社區居民、特定産業鏈上下游企業等,提供專業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務,打造細分市場的專業銀行形象。
王紅英進一步指出,對非上市銀行來説,應運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演算法,對潛在客戶進行全面信用評估,篩選出優質貸款對象,從源頭上降低不良資産發生概率。積極引入與應用金融科技,實現全流程風險管理的精細化與智慧化,並通過産品創新、客戶關係管理等方面的改進,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以扭轉業績頹勢,確保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穩健前行。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