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理財市場的討論度頗高。一方面,受股債蹺蹺板效應、季末存款波動等因素影響,銀行理財産品的規模有所下滑;另一方面,理財産品“打折”現象再次出現,多家理財公司下調了自身部分産品的費率,有些費率已降至零。
分析以上變化,既要看到其背後的短期邏輯,更要看清長期邏輯。短期邏輯顯而易見:受業績波動影響,理財産品規模有所下滑,理財公司希望通過降費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讓利,留住老投資者,吸引新投資者。但也要看到,降費只是權宜之計,理財産品的發展要計長遠。何為長遠?就是實現與投資者共贏。
為了實現與投資者共贏,理財産品要靠能力説話。投資者購買理財産品,本質上是將自己的資金交給理財公司打理。很顯然,願意購買理財産品的投資者認為,理財公司的投資經理比自己更專業,能夠獲得更高水準的預期收益且可以有效抵禦市場波動。儘管理財産品買者自負,但如果賣者的投資能力欠佳、無法滿足買者需求,那麼買者就會用腳投票,要麼另選他人,要麼徹底離場。
面對投資者的需求,目前我國理財産品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近年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有所下降,投資需求主要集中在那些“收益雖然沒那麼高但風險相對較低”的理財産品上,固定收益類産品備受青睞。但對於金融市場與機構來説,如何借助更多的標準化工具、構造出更多固收類産品的底層資産,這仍是一個難點。再如,理財産品規模的提升與能力建設並不同步,部分産品具有明顯的現金化、短期化、同質化特徵,順週期波動問題突出。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理財公司要持續加強能力建設,提升投資研究能力。理財的核心在於資産,資産的核心在於配置管理。自從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開啟凈值化轉型,各家公司比拼的就是投資研究能力、資産配置能力。具體來看,理財公司可在宏觀、中觀、微觀層面做好投資組合管理,統籌優化底層資産的配置結構,並加大對權益市場投資機遇的把握力度;與此同時,樹立逆週期思維,根據投資者需求與市場走勢,合理安排理財産品的發行節奏、發行類型,切忌“只要規模不管業績”。
當然,靠能力説話並不意味著盲目追求高收益、提升風險偏好,而是要更好地實現資産收益與負債成本之間的匹配,加強流動性管理,增強投資組合結構韌性,更好地抵禦市場波動。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今年9月聯合印發的《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提出,著力完善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鼓勵銀行理財和信託資金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優化激勵考核機制,暢通入市渠道,提升權益投資規模。這為理財市場的長遠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理財公司可進一步加強權益投資能力建設,持續創新産品與服務,撬動更多長期資金、耐心資本,全生命週期服務實體經濟,為投資者創造價值。 (作者:郭子源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