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多家銀行近期推出的大額消費貸引起市場關注。據了解,往年銀行的消費貸産品一般將額度控制在30萬元以內,而今年部分銀行貸款額度審批上限調整到100萬元至200萬元左右。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部分銀行推出大額消費信貸産品,旨在以重點産品拓展重點優質客群。另外,對於銀行而言,大額消費貸對銀行風控業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紛紛推出高額消費貸
近日,多家銀行火熱行銷100萬元至200萬元的大額消費貸産品,主要面向客群有房貸客戶、新市民、高級人才等。而從大額消費貸産品來看,主要分為純信用、抵押兩種,且都需要滿足一定要求的客戶才可以申請,且部分産品的最長貸款期限達到10年。
例如,為滿足高層次人才消費需求,優化人才發展生態,中國銀行青島分行創新推出“人才消費貸”,該産品純信用,無需抵質押擔保,最高授信額度達200萬元。
為了響應國家新市民金融服務需求,農業銀行廣州分行打造“新市民個人信貸服務專區”,並上線了最高額度100萬元的“農行集團e貸”,貸款期限最長5年,貸款利率年化最低至3.45%(單利)。主要針對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上市公司、國企等優質單位員工;農行房貸、貴賓、代發工資客戶。
另外,中小銀行也在積極佈局大額消費貸。例如,江蘇銀行推出的消費貸款産品“卡易貸”最低年化利率3.18%,額度最高100萬元。惠州農商銀行推出了“惠銀”消費金融系列産品,包括“卓越貸”“薪易貸”和“惠民消費貸”,額度最高100萬元,最長授信期限為10年,年利率最低可至3.75%。
《證券日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銀行的大額消費貸對於投放人群有較高的門檻,圈定的都是優質人群,設定的條件包括公司單位性質、個人職務、收入、個人資産等方面。
警惕風險和隱患
據記者了解,一般而言,銀行審批的消費貸額度通常在20萬元至30萬元左右。此次多家銀行推出大額且長期的消費貸是機會還是風險?
實際上,對於銀行而言,“大額、長期”的消費貸是一把雙刃劍。楊海平向記者分析稱,由於客戶資質、用途等方面的限制,預計大額度消費信貸産品對消費信貸增量的帶動作用相對有限。
談及各銀行行銷大額消費貸的舉措,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百萬元級別的消費貸不符合消費貸款的基本邏輯,缺乏相應的消費場景,不具有普及的可能性。大額消費貸,更多的是一種宣傳噱頭,從實際展業上看,個人消費貸款單戶最高一般不超過30萬元,真正能申請到百萬元級別貸款的並不多見。
此外,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若貸款資金流向違規領域,則會對銀行長期經營質效産生影響。“高額消費貸缺乏對應的消費場景,資金有可能會流向違規領域。考慮到消費貸利率明顯低於個人房貸,不少人會選擇借消費貸償還房貸,不僅用途違規,還會帶來極大的流動性風險,消費貸到期後難以籌集足夠資金,帶來貸款違約風險。”薛洪言告訴記者。
楊海平建議,針對高額度消費信貸,商業銀行需要著重做好客戶風險評級、第一還款來源分析和用途管理等。
銀行業內人士認為,銀行除了建立完善的貸後管理體系外,還要定期對客戶還款情況進行監控和評估。此外,金融管理部門還應加快金融科技應用,牽頭建立面向全銀行業的資金用途和流向監控平臺,引導信貸資金依法合規使用,更好地推動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