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指數中權重上升、投資回報表現亮眼——中國債券在國際舞臺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彭博最新數據顯示,在納入彭博全球綜合債券指數四週年之際,中國債券權重穩步提升,已超越日元債券,升至該指數權重第三。
納入四年中國債券權重升至第三
今年11月初,中國債券迎來“納指”四週年。2020年11月初,彭博將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納入全球綜合指數,在20個月內分步完成,納入後中國債券權重約6%。
4年來,中國債券權重穩步提升。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初,彭博全球綜合指數包含325隻中國債券,在該指數68萬億美元的市值中所佔權重達9.7%,較4年前增長3.7個百分點。
這也帶動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券成為全球綜合指數中的第三大計價貨幣債券,僅次於美元(45.4%)和歐元(22.3%),略領先於日元(9.6%)。
該指數中的中國債券體量4年來亦穩步增加。數據顯示,彭博全球綜合債券指數的未償付總額較4年前增長23%,而納入該指數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的規模增幅高達53%,總量超6萬億美元。
中國債券被納入彭博指數是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一大重要成果。彭博是全球首家將中國債券納入重要的全球基準指數計劃的指數提供商。彭博亞太區指數産品負責人莊戟表示:“將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全球綜合指數等主要指數,在幫助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券市場、推動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等方面意義重大。”
中國債券投資回報率表現亮眼
中國債券在國際指數中權重上升,既受到中國債券投資回報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等因素影響,也是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結果。
“彭博全球綜合指數以債券市場價值為權重進行計算,中國債券權重穩步提升,主要是由於納入的人民幣債券市場價值提升。”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于麗峰表示。
于麗峰分析稱,4年來我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存量增長58%,符合指數納入條件的人民幣債券規模相應有所增加。同時,我國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下行110個基點,推升了債券的市場價值。
“過去4年,以本幣計價的中國國債與政策性銀行債券實現超20%回報,遠超彭博全球綜合指數中其他主要計價貨幣債券,因此人民幣債券在指數中的規模和權重穩步提升。”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較高的投資回報率是中國債券穩步提升的一大原因。
中國債券投資回報率是近年來全球債券市場一道亮麗風景線。彭博數據顯示,以本幣計價,中國國債與政策性銀行債券在過去4年實現了21.9%的回報。同期,美元、歐元及日元債券的回報均為負值,分別為-6.9%、-12.0%和-7.1%。以美元計價,人民幣債券有14.6%的可觀回報,同樣遙遙領先。
明明表示,除投資回報率外,我國良好的經濟增長前景以及主權信用,推動全球投資者積極佈局國債等中國債券資産。此外,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穩步推進,中國債券對全球投資者吸引力持續提升。
全球資金配置中國債券想像空間較大
2023年以來,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産的情況呈現良好勢頭。截至10月,境外機構投資者連續13個月增持中國銀行間市場債券。
業內人士認為,對全球投資者來説,中國債券是一個穩定的回報來源。全球資金對於中國債券的配置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瑞士百達資産管理新興市場企業債券聯席主管兼大中華區固定收益主管楊孝強表示,中國在岸債券是一種防禦性投資,不僅可為全球投資組合提供穩定支撐,同時還有潛力實現可觀的、不受其他主要政府債券市場波動影響的回報。
近年來,中國債券波動率低於一些發達市場和主要固定收益市場。楊孝強表示,以歐元投資者為例,過去5年,中國債券(包括主權債券、公司債券和政策性銀行債券)可在貨幣對衝基礎上為歐元投資者帶來15%以上的回報。同期,歐元區投資級別債券下跌2.7%,歐元區政府債券跌幅超7%。
于麗峰表示,由於經濟基本面和政策節奏的差異,人民幣債券與歐美國債相關性較低,外資配置人民幣債券有助於降低投資組合收益波動性,提高組合風險收益比。目前,人民幣資産在全球資産配置中佔比偏低,隨著國內金融基礎設施持續完善和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深化,中國債券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
“這些年,中國持續加快債券市場開放進程,實施多項便利舉措,吸引外資流入。”莊戟表示,彭博將繼續發揮在指數設計、管理和創新方面的優勢,繼續豐富和發展中國市場相關指數。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