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在2023年上交所國際投資者大會上,一場圍繞“科創板助力科技自立自強,服務‘硬科技’領域企業融資需求”的圓桌討論徐徐展開。
與會的投行人士認為,科創板的推出是促進中國科技創新的戰略舉措,目前科創板已經成為“硬科技”企業上市的首選地。在註冊制改革走深走實的要求下,期待科創板改革向縱深邁進,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
有力支援高科技企業
今年11月,科創板迎來宣佈設立五週年。截至10月底,科創板累計支援562家科創企業上市,IPO籌資額近9000億元,總市值超6萬億元。
“科創板的作用是方方面面的,但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在實體經濟,特別是對高科技企業的支援上。這是中國當下最關注,也是最緊迫的任務之一。”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陸芳表示。
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王曙光認為,直接融資是支撐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手段,科創板的推出真正完成了這個閉環,實現了以資本促進科技,再以科技發展促進實業,最終反哺整個國家發展的過程。
在通過上市融資獲得資金支援後,科創板企業亦持續加碼投入,形成良性迴圈。中信證券高級管理層成員、全球投資銀行管理委員會聯席主任孫毅認為,科創板拉高了整個A股的研發投入佔比,形成了中國上市公司重視研發、加大投入的一個良好氛圍。
“科創板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對於A股市場而言,科創板的意義是革命性的,也是里程碑式的。”高盛(中國)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索莉暉稱,從市場角度而言,希望在制度改革創新的基礎上,科創板能夠繼續保持穩定性,同時發揮好改革試驗田的作用。
由點突破到鏈式聯動
圍繞積體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重點産業鏈,科創板發揮板塊示範效應和集聚效應,助力科技創新形成由點突破到鏈式聯動的發展趨勢,逐漸形成以行業龍頭引領、上下游企業協同的矩陣式産業集群。
“中國過去是製造大國,現在是製造強國。對於製造強國而言,産業鏈至關重要。科創板生逢其時,培養了一大批創新型企業,填補了空白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鏈。”索莉暉直言。
“科創板把主要戰略性新興産業全鏈裏的企業都挖掘了出來。其中,積體電路是最明顯的,通過集中優先支援海光資訊等企業上市,極大促進和推動了整個産業鏈發展。”孫毅稱。
在王曙光看來,沒有鏈主是沒有“鏈”的,同時,如果沒有錢和資本,鏈主也不會出現。科創板在建立鏈主地位方面形成巨大的突破,它的出現把以前缺乏資本但有鏈主潛質的公司變成了鏈主。此外,很多中型的科創板公司形成了中國新興産業中強鏈、補鏈、穩鏈的重要環節。
除産業鏈外,投資鏈條也有所帶動。科創板的推出,吸引更多早期資金進入科技創新領域,激發了“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積極性。據統計,九成科創板公司在上市前獲得創投機構投資,平均每家獲投約9.3億元,較科創板推出前增長明顯。
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
隨著科創板的制度不斷和國際接軌,國際投資者對於科創板的投資力度也在不斷上升。目前,科創板“機構市”初步形成,已成為境內機構化、指數化程度最高的板塊。
“科創板在推出以後受到投資者高度關注,特別是海外投資者。”索莉暉稱,“我們能感覺到,科創板ETF非常受歡迎,而且增長非常快。”
在增強國際競爭力方面,陸芳建議,一方面可以推出更加國際化的規則體系,比如與國際標準協調,在公司治理、財務報告、會計準則方面適當考慮和國際規則接軌,持續強化信披要求和懲戒力度,增強國際投資者對於科創板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適時考慮引入更多和國際市場相關的金融産品,像場內期權、場外衍生品等,來滿足不同的投資需求。
孫毅表示,希望能夠逐步推動優質的科創板標的納入“滬港通”等,進一步提高國際投資者配置意願。同時,建議在保證投資者資質的基礎上,允許更多國際長線機構投資人參與IPO戰略配售,優化科創板公司的股東結構。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