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創板上市交易迎來四週年。四年來,科創板從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公司上市交易,到今年7月22日已有546家公司掛牌上市,募資逾8000億元,總市值超64100億元。
四年來,作為中國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試驗田”的科創板,通過一系列制度創新,強化了資本市場對硬科技的支援力度,並將未盈利企業、特殊表決權企業、紅籌企業的上市渠道得以打通。目前,科創板掛牌上市公司覆蓋17個申萬一級行業。其中,電子、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腦、電子設備、國防軍工等“高精尖”行業的公司數量排名前列。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向人民網財經表示,開市交易四年來,科創板在創新實踐方面取得顯著成果,創新實踐有助於提高市場流動性、增加投資者參與度,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了更加靈活和更便利的融資渠道,並推動科技企業産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發展。
改革“試驗田”
註冊制從試點走向全面實施
時間回撥到2019年7月,上交所發佈了首批登錄科創板企業的上市安排。當時,上交所表示,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在市場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經過8個多月高效有序的精心籌備,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的條件基本具備、時機已經成熟,並在7月22日舉行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儀式。
與我國資本市場其他板塊上市交易採用核準制不同的是,科創板甫一開始就進行了我國資本市場註冊制的試點探索。
據悉,無論是註冊制還是核準制都有一些發行上市的硬條件,但這些條件在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下有所放寬。例如,核準制下對擬上市企業的盈利進行了要求,但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允許沒有盈利的企業上市。同時,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實行資訊披露為中心的發行審核制度,發行人符合最基本發行條件的基礎上還必須符合嚴格的資訊披露要求;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要實行市場化的發行承銷機制,新股的發行價格、規模,股票市值多少,發行節奏都要通過市場化方式決定。試點註冊制更加強化仲介機構的盡職調查義務和核查把關責任。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向人民網財經表示,科創板註冊制試點創新了多項上市標準,為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了不同的上市條件。具體來看,科創板的五套上市標準對應了不同發展狀態和不同股權結構企業的要求。試點註冊制後,靈活豐富的制度安排為這些科創企業提供了更加具有針對性的上市標準,讓越來越多的科創企業能夠通過不同的標準進入上市通道,這是科創板試點註冊制的重要貢獻作用。
作為註冊制改革的試點,科創板為後續深交所和北交所全面推行註冊制提供了經驗。“深交所、北交所的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改革同樣引入了科創板多項上市標準,整個主機板市場的註冊制改革也是科創板試點思路推進。”趙錫軍表示,從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到全面註冊制,開啟了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新局面,為資本市場服務高品質發展打開廣闊空間。
拓寬投資渠道
提高科技企業融資便利性
2019年9月22日,證監會發佈公告表示,同意九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號智慧”)在科創板公開發行存托憑證註冊。這意味著九號智慧成為第一家通過發行CDR(中國存托憑證)的形式登陸我國資本市場的紅籌企業。
據悉,科創板相關配套規則明確了紅籌企業上市標準,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不用拆除紅籌架構便可直接在境內上市併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為相關紅籌企業通過發行CDR上市融資開闢了渠道。
“CDR的成功施行,標誌著科創板能夠更好地吸引海外擁有高科技、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回歸到境內市來上市,獲得境內資金支援來發展自己,同時也豐富了境內市場的産品和上市公司的結構,使得境內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能力有了更好的提升。”趙錫軍表示,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以後,對境內資本市場結構功能的完善、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的,使得資本市場的服務能力和開放程度也有了較大的提高。
不僅如此,科創板在設置上市條件上綜合考慮了預計市值、收入、凈利潤、研發投入、現金流等因素,允許符合條件的未盈利企業、紅籌企業、特殊股權架構企業上市,對技術壁壘高、研發週期長、資金投入大、下游驗證週期長的科創企業,帶來極大的幫助和支援。這彌補了中國資本市場支援科技創新的短板,拓寬了科創企業上市融資的渠道。
“科創板為我國優秀企業回歸本土市場上市提供了通道,同時也為本土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標的。”趙錫軍表示,傳統金融結構以商業銀行信貸融資為主導,投出的資金一定要及時收回,否則會出現壞賬。科創企業在研發的試錯階段,往往需要大量資金並且回收週期長、甚至有可能收不回投資,這些研發資金投入需要通過資本市場來解決。但在科創板設立之前,傳統金融結構很難對科創企業的資金來源提供支援,而科創板的發展為科創企業資金來源提供了突破點帶動了資本市場其他資源也投向科創企業和科創領域。
制度創新不斷
助力資本市場創新實踐
今年7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表示,上證科創板100指數將於2023年8月7日正式發佈。科創100指數從科創50樣本以外選取市值中等且流動性較好的100隻證券作為指數樣本,與科創50指數共同構成上證科創板規模指數系列,反映科創板市場不同市值規模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截至目前,上交所已發佈11條科創板指數,初步構建了覆蓋規模、主題、策略等類型的科創板指數體系,境內外相關産品跟蹤規模超1200億元,其中科創50指數自2022年以來引導超760億元增量資金流入科創板市場,居中國境內寬基指數之首。
事實上,不止科創指數系列産品,從2019年1月中國證監會發佈的《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到2019年3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從2020年6月上交所發佈的《關於紅籌企業申報科創板發行上市有關事項的通知》,到2022年7月15日上交所發佈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務實施細則.....四年來,科創板在發行、上市、資訊披露、交易、退市、持續監管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創新,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據人民網財經梳理,在再融資方面,科創板精簡優化發行條件,區分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和向特定對象發行,差異化設置各類證券品種的再融資條件,針對“小額快速”融資設置簡易程式。
在並購重組方面,科創板增加了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産申請的並購重組委員會審議程式,將重組上市由現有的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審議調整為並購重組委員會審議,並根據重組審核機構審核實踐和並購重組委員會審議需要,將發行股份購買資産申請的交易所審核時間調整為2個月。
在做市商制度方面,科創板股票做市服務申請採用備案制,取得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經向上交所備案可為具體的科創板股票提供做市服務;同時,科創板明確做市商應當健全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建立風險防範與業務隔離機制,確保合規有序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在趙錫軍看來,科創板進行的一整套資本市場制度的建設、完善,包括了入市、經營、退市等過程,形成了完善完整的體系,成為我國資本市場優勝劣汰機制的重要實踐。
“四年來,科創板不斷促進科技、資本、産業形成良性迴圈。”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一方面,科創板支援鼓勵産學研深度融合,近四成科創板公司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産學研項目;另一方面,科創板為創新資本提供了良好的退出渠道,激發了創新資本“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積極性。
對於科創板未來的發展,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邱勇前不久表示,主要將從三個方面著力:一是提升科技創新綜合服務、精準服務能力,進一步發揮綜合服務體系,突出科創板“硬科技”特色,嚴把上市入口關,壓實仲介機構看門人職責,持續打造硬科技企業上市首選地;二是支援科技創新制度體系,強化市場約束和法治約束,提高投融資便利性,優化市場資源配置;三是增強服務科技創新活力,堅持“三開門”——開門辦審核、開門辦監管、開門辦服務,推動産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發展。 (實習生王鼎倫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