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來,吉利以産學融合及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參與中國教育改革。
又是畢業季,鳳凰花似火,雖有離別愁,青春不散場。
今天,三亞學院5000多名畢業生即將奔赴新征程。將教育事業作為畢生追求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通過視頻的方式與畢業生探討青春、教育,擇業與未來,寄語大學生腳踏實地,提升能力、把握青春,主動作為,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展示出特別的才華,在未來的人生中收穫快樂、幸福和成功。
三亞學院
致學習:實踐是最好的課堂
李書福一開始通過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引出對“學歷和能力”的思考。
“最近有一個段子,北京大學原子核物理博士成功獲得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的城管執法崗位;中國社科院大學的兩位碩士研究生考取了朝外街道的城管隊員。”
為什麼這些例子容易在網路上傳播?李書福認為這種議論的本身可能存在問題,“那就是人的觀念出問題了,人們對學歷與能力的認知出了問題。許多人把學歷當能力,把學位當地位,端著高學歷、高學位的架子不願意接地氣,不願意從基層幹起,缺乏實踐精神,那自然就脫離實際。”
李書福認為從基層做起值得尊重。“如果認為學歷學位就等同於能力地位,那大家都不要工作了,只要讀書就行了。人不讀書不行,死讀書也不行,讀書是為了更好地工作。”。李書福建議同學們:一定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學歷學位有用,但找機會幹事、幹成事更重要,一定要在實踐中鍛鍊自己,每次實踐機會都是最好的課堂。同時,幹成事沒有捷徑,要有底線思維和真才實學,否則遲早要“翻車”。
金融創新與多資産智慧交易實驗室
致青年:闖難關找出路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超過一千萬人,前方一定會出現擁擠的場景,從而面臨各種挑戰。
“同學們應該拿出自己的真本領,做出正確的選擇,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各顯神通,不抱怨,主動作為。”李書福也鼓勵大家不要悲觀,“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使命,每個時代都將塑造一批新人。大家可以有自己的遠大理想,也應該有自己的宏偉追求,應該腳踏實地,盡最大可能地早日形成自我生存能力,這是你們走向社會的第一步,是追求宏偉目標的第一步,是實現遠大理想的前提。”
致教育:人才培養要與經濟轉型相匹配
李書福認為應用技術研究和基礎科學研究都很重要。“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從粗放到集約,從低級向高級轉型,中國必須走出一條創新引領的經濟發展道路,應用技術研究與基礎科學研究都很重要,基礎科學研究成果需要應用技術的參與推廣,在應用推廣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形成商業價值。”
一方面是大學畢業生工作難找,另一方面是用人單位人才難找,如何破解這個兩難局面?李書福認為關鍵是經濟轉型與人才培養匹配度太低。他希望三亞學院繼續帶好這個頭,把相關學科建設好,發展起來,“比如電池及上下游産業鏈等三電技術、人機交互、人工智慧、金融科技、醫養健康等新一代技術的人才培養,即使不能培養更多的基礎科學人才,也可以下大力氣培養更多應用技術方面的人才。”
産教融合一直是李書福關注的領域,“産學研結合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要落實在人才培養的大綱上,落實在學科建設專業建設上、落實在培養體系上、落實在教材上、試驗實訓上、教師與時俱進上。”
“實踐證明,因為先進的教育觀念和深度的産教融合,三亞學院盛寶金融科技學院的畢業生很受歡迎,60%以上進入了國內一流金融機構就業。
“這個月,吉利學院的學子獲得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兩項一等獎,這也是一種産學研的成果。”
“三亞學院的畢業生社會適應能力很強,每一屆畢業生的就業率都很高,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這是同學們理論聯繫實際,為理想而學習、為工作而學習,為能力而學習,為了更好地走向社會而學習的具體體現。”
測控技術與儀器:3D列印實驗課堂
致青春:年輕就是資本
雖然社會很複雜,雖然現實世界充滿了競爭與挑戰,但是,一個鐵的事實與不可改變的規律告訴我們,“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你們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你們朝氣蓬勃,渾身是勁,你們充滿了無窮的力量。”
人工智慧實驗室
李書福認為,年輕就是資本,是金錢無法替代的無價之寶,“你們應該好好珍惜,充分發揮,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展示出你們特別的才華。”
教育是李書福心底最柔軟的情懷。李書福一直認為,用公益的心辦教育,教育才有報國之功,才有為民之利。吉利將教育定性為社會公益性事業,這個宗旨從未改變。
25年來,吉利以産學融合及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參與中國教育改革。目前已形成了從中高職到研究生的多層次培養體系,創辦吉利學院、三亞學院、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在校學生超5萬人,為企業和社會輸送了超15萬應用型人才,助力更多人實現了更高價值。
(責任編輯: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