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交通物流 > 正文

字號:  

"飛發分離"將塵埃落定 航空發動機産業鏈有望壯大

  • 發佈時間:2016-01-20 03:44:0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11月19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最快本月將宣佈成立國家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將分散在相關公司的航空發動機業務整合注入該集團。多位航空發動機方面的專家也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證實,航空發動機集團“單列”一事籌備已久,很快將會公佈。

  分析認為,隨著航空發動機集團的成立和“兩機”專項的後續出臺,發動機産業有望獲得國家千億元以上專項資金。另外,考慮到民用和軍用市場需求增加,未來20年我國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需求將超2萬億元,發動機零部件、總裝和高溫合金材料等細分領域需求也將快速擴容。

  “飛發分離”將塵埃落定

  據報道,此次注入航空發動機集團的相關資産涉及40多家單位,幾乎包括中國所有航空發動機相關研製單位,總資産達1100億元人民幣。此外,中國政府和包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在內的多家國有企業還將再向新成立的公司合計投資約350億元。

  去年10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航動力中航動控成發科技曾發佈公告稱,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安排,目前正在制定中航工業下屬航空發動機相關企(事)業單位業務的重組整合方案,涉及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中航工業預計不再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中航重機也公告稱,因公司主業與航空發動機産業密切相關,實際控制人正籌劃將公司納入航空發動機整合方案中。

  多位航空發動機方面的專家也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證實,航空發動機集團“單列”一事籌備已久,很快將會公佈。成發科技有關人士則在電話裏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航空發動機整合一事目前沒有更新進展可披露。

  “飛發分離”的傳聞由來已久。有業內人士認為,分拆計劃旨在打破航空發動機研製這一制約中國大型客機和大型運輸機發展的瓶頸,之後中國航空發動機與整機將分開研製,以打破“一廠一所一型號”的舊式航空工業模式。

  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後,自2012年起便開始醞釀的航空發動機重大專項也有望落地。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製造列入報告,體現出國家空前重視程度。工信部部長苗圩日前也表示,今年將抓緊實施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重大專項。

  政策資金大力支援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飛機製造“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制約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多年的難題。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副校長、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國家實驗室主任陶智介紹,目前世界上僅有英、法、美、俄、中5個國家可獨立研製航空發動機。和國際先進水準相比,我國軍機發動機還有20-30年差距,民機發動機更處於起步階段。將航空發動機單獨發展,也是借鑒了國際通用的做法。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授高遠洋認為,把航空發動機産業從中航工業集團單列出來,體現了國家的高度重視,也顯示了國家解決航空發動機發展“短板”的決心。事實上,航空發動機涉及發動機整機、零部件、材料,其整個體量足夠形成一個巨大的産業,國外也有羅羅、GE等航空發動機巨頭。

  他認為,未來國家肯定會從政策支援和資金投入上給航空發動機産業以大力支援。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後,以公司為龍頭,將把中國整個航空發動機産業拉動起來。

  齊魯證券分析師認為,類似于大飛機專項與中國商飛的關係,預計此次航空發動機業務整合與航空發動機重大專項關係密切。預計重大專項規模將達千億元,投資強度將大幅提高。在未來20年的時間裏,中國最終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投入將可能多達3000億元,必將帶來航空發動機行業的一次快速發展和進步。

  相關上市公司受益

  高遠洋認為,航空發動機公司的成立對航空發動機産業將是一個大利好,中航工業集團內航空發動機板塊相關的公司將直接受益。此外,與航空發動機相關的零部件、新材料等供應商也會受益。

  中航工業集團航空發動機板塊共有中航動力、成發科技、中航動控三家A股公司,被譽為“發動機三兄弟”,分別定位為航空發動機資産的整機、控制和零部件平臺。其中,中航動力是我國航空發動機整機業務的龍頭,通過資産整合注入瀋陽黎明、貴州黎陽等發動機整機業務,整合了我國航空動力主機裝置絕大部分型號;中航動控則是我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唯一供應商,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業務佔公司收入60%以上;成發科技主營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的主要零部件,在葉片和軸承等領域擁有較強的競爭實力,客戶覆蓋國際知名航空發動機廠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航工業集團發動機板塊的資産證券化率約60%,體外還有4家研究所(具備發動機設計能力)以及哈爾濱東安等數家企業資産。此次將相關公司的航空發動機業務均整合注入航空發動機公司,意味著除了上述3家上市公司以外,航空發動機相關的研究院所和發動機廠所也將注入。隨著軍工研究所改制政策的落地,未來集團的資産證券化率有望繼續提升。

  申萬宏源研報認為,隨著兩機重大專項的出臺和體制改革到位,未來中國航空發動機將真正進入産業化運營的階段。從需求端來看,預計未來20年中國航空發動機及其衍生産品需求量將超過2000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0%以上。國內需求的高速增長,將為航空發動機板塊相關公司未來業績提供保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