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能源 > 正文

字號:  

面對低油價“寒冬期” 西北油田提升效益破解困局

  • 發佈時間:2016-01-14 18:3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烏魯木齊1月14日電 (孫希利張俊張新莊)在當前的低油價“寒冬期”,西北油田通過打造效益型油公司模式破解低油價困局,2015年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年生産原油703萬噸,超産3萬噸,天然氣生産16億方,超銷5000萬方,開發成本創歷史新低,同比去年每桶下降6.2美元。

   向管理要效益

  2015年,西北油田有針對性的組建了油氣勘探管理部、油氣開發管理部等專業管理部門,同時推進採油(氣)廠及採油(氣)管理區油公司體制機制建設,打造以效益為主要導向的開發管理機構。年初設立32個保效增效項目組,向各個工作環節要效益,至11月底就提前完成年度增效目標的103.9%。全年累計增效13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117%。

  相比低迷油價,今年西北油田積極發揮天然氣成本低、效益好的優勢,年初編制超産方案,通過試採、挖潛力井等環節,實現超産超銷。今年生産天然氣16億方,商品氣量12.5億方,超銷5000萬方。

  開發方面對潛力點進行星級評價,並按照評價結果實施開發措施,不僅提高了措施成功率,還降低了措施成本。2015年,同比措施有效率提高5%,單井日增油提高0.4噸,噸油成本降低237元。同時積極推進儲量、産量、工作量、投資、成本和效益“六統一”管理方式,使單井鑽採投資同比下降252萬元,開發成本同比下降6.2美元/桶。

   向科技要産量

  科技創新曆來是西北油田發展的動力引擎,注水替油、注氣替油等多種增油技術在2015年裏喜獲豐收。

  在2005年,西北油田就將大量油田處理水注入地層迴圈利用,通過驅替結合實現以水換油。“今年注水替油措施較計劃減少注水24萬方,多增油1.5萬噸,全年累計增油38.60萬噸。2005年至今已累增油469萬噸。”開發部副處長田鵬介紹説。

  注氣替油技術經過近三年的不斷優化與發展,至今已經取得碩果纍纍,三年多累計增油近100萬噸。僅今年注氣就達262輪次,增油43萬噸,較計劃多增油1萬噸。通過自主研發的電驅注氣等降本方式,使成本減少7030萬元。

  向智慧化要效率

  前期,西北油田智慧化管道項目正式啟動,目前已經完成數據採集和方案設計工作。在不久的將來,該公司735公里的外輸管道就能夠實現自動收集生産數據和自我檢測等智慧化功能,工作效率提升數倍。

  2015年,西北油田1772口油氣井在的四家採油氣廠的數個監控中心裏實現了生産資訊實時傳播,1000余視頻監控點提供的清晰圖像交替顯示在監控大屏上,千里油區如同長了“千里眼”,油氣井資訊化佔比達93%。

  “如今,我們已經把油田4000余平方公里的採油井站空間變成了零距離,主要的採油氣單位基本實現了生産運作資訊化、安全管理可視化,使生産效率和安全性提升一倍以上,每年減員增效超5000萬元。”資訊中心主任蔣勇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