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能源 > 正文

字號:  

油價低位震蕩 消費者歡喜油企叫苦

  • 發佈時間:2015-07-07 10:35:1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7月7日24時,國內油價將再迎調價時間窗口。

  根據近期國際油價走勢,機構預判,國內油價或迎來今年以來的第5次下調。

  作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上半年持續低迷的國際原油價格,一方面為消費者釋放了諸多“紅利”,為原油儲備贏來了好時機,但另一方面也給石化企業以及替代能源的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

  不過,專家認為,低油價也將為油氣行業市場化改革、油品升級提速提供良好契機。

  低油價釋放消費“紅利”

  上半年國際油價走出了一波先探底再反攻的行情。一季度國際油價一度跌至每桶43美元附近,創出近六年來新低。二季度,國際油價觸底反彈至每桶60美元附近。但與前些年動輒80到100美元以上的油價相比,仍處於低油價時期。

  受此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格同比也大幅降低。以上海油價為例,今年上半年上海92號汽油最貴的時候是每升6.63元,最便宜曾降到5.74元。而去年同期最貴的時候達到7.94元,最便宜的時候也要7.61元。

  與此同時,物流、運輸行業、農業機械等用油大戶也享受到低油價帶來的“減負”紅利。

  替代能源發展遭遇挑戰

  與樂享其惠的消費者不同,幾乎腰斬的油價令石油企業深受重創。

  上市公司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石油凈利潤同比下滑82%;中石化凈利潤同比下滑87%;在港交所上市的中海油一季度油氣銷售收入同比下滑39.9%。

  “二季度國際油價逐步企穩回升,國內油價出現‘三連漲’,油企高成本庫存幾乎消化殆盡,經營業績略有好轉。”東方油氣網油品部經理程瑞鋒説。

  國際油價的大跌不僅重創上游石油生産企業,也讓頁巖油氣和其他替代能源發展遭遇突如其來的重大挑戰。

  不過,國際油價的大幅降低,也為我國補齊原油儲備的短板帶來了機會。我國國家原油戰略儲備庫共制定了三期計劃,其中Ⅰ期已建成並注油,目前戰略儲備基礎設施建設正加快推進,按照規劃,力爭在2020年前形成相當於100天石油凈進口量的儲備總規模;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發佈的中國石油庫存數據也顯示,5月末中國原油庫存(不含儲備庫存)環比增長1.28%。

  為油品升級創造有利條件

  受訪的專家普遍認為,在供過於求的大背景下,國際油價今年很難出現大幅反彈,下半年低油價“福利”仍有望延續。專家認為,這將為石油行業市場化改革、油品升級提速等提供契機。

  與此同時,中石化、中石油也在大力推進改革。今年6月,中石油審議並原則通過煉化企業和銷售企業擴大經營自主權試點的方案,與地方國有資本及民營資本合作開發的項目將不斷落地。

  受益於低油價,下半年我國油品升級也將加快推進。近期,中石化和中石油已分別公佈了成品油品質升級時間表。中石化所屬東部地區煉廠將在今年10月1日前完成升級,所屬其他地區煉廠將在2016年10月1日前完成升級。到2016年年底,中石油汽、柴油將全部達到國Ⅴ標準要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