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能源 > 正文

字號:  

華能談雅江水電項目:對下游環保無影響 有利防洪度汛

  • 發佈時間:2014-11-28 19: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拉薩11月28日電 (記者 唐朝楊)2014年11月23日,我國在雅魯藏布江幹流上建設的第一座水電站、西藏第一座大型水電站----藏木水電站首臺機組正式投産發電。藏木水電站的投産發電不僅為冬季嚴重缺電的西藏中部電網注入了強大的電力,同時也迅速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針對“為何將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修在了雅魯藏布江上”、“藏木水電站對當地以及下游的環保、地質方面是否會有消極影響”等問題,華能西藏公司副總經理陳啟湘28日接受了中新網記者的專訪。

  中新網:大型水電站是如何定義的?據您所知,業界對開發西藏水電資源持何種態度?為何選在這個時間段在西藏修建大型水電站。

  陳啟湘:按現行規範,裝機容量在30萬千瓦以上為大型電站,藏木水電站總裝機51萬千瓦,是西藏第一座大型水電站。

  我國的水力資源居世界首位,但是目前水電的開發程度還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水準,大力發展水電是中國今後電力建設的重要任務。在水電界有句名言:“中國水電甲天下,西藏水電甲中國”。據統計,西藏的水能理論蘊藏量達2億千瓦,居全國第一,是我國西電東送的重要接續基地。開發西藏豐富的水能資源,實現藏電外送,既能使水電逐漸成為西藏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産業,又能為內地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同時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環境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西藏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城(農)網建設改造不斷完善和擴大,進一步提高了城鄉用電水準,用電形勢呈持續高速增長態勢,對電力的需求不斷攀升。用電負荷需求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裝機容量的增長速度,西藏中部電網從2004年拉閘限電開始,供電缺口逐年增加。

  電力供應不足始終是制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給西藏各族人民群眾生産生活帶來較大影響。每到冬季,在對工業用電進行限制和停供的情況下,西藏中部電網還要依靠柴油發電廠保障生活用電。一些單位為應對拉閘限電不得不採取自備柴油發電,這不僅成本高而且污染環境。鋻於嚴重缺電的形勢和西藏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電力需求,若不抓緊開展大型水電站建設,將遠遠不能滿足系統的用電需求。在這樣的形勢下,國家批准開工建設藏木水電站。

  中新網:西藏有數條大江,為什麼將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修在了雅魯藏布江上,又是如何選址的?

  陳啟湘:西藏中部地區是西藏經濟、科技、文化相對發達的地區,同時人口總數也接近全區一半,在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未來西藏經濟起飛的依託所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幹流河段和支流河段,正處於這個區域。因此,為解決西藏當前電力緊缺矛盾的電力開發,首先選擇了雅魯藏布江中游。2006年12月,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會同西藏自治區發改委對雅魯藏布江中游開發方式進行了審查。審查認為“藏木水電站是雅魯藏布江中游開發條件較好的大型電站之一,位於西藏中部電網負荷中心,地形地質條件、樞紐佈置條件、施工條件均較好,水庫淹沒小,環境影響小,上下游梯級銜接合理,裝機規模適中,技術經濟指標較優。藏木水電站的興建對滿足西藏中部電網負荷需求,帶動雅魯藏布江水能資源開發,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中新網:在西藏修建大型水電站和內地有何不同?阻力和困難在哪?你們都做了哪些工作?

  陳啟湘:西藏高海拔、低氣壓、缺氧、強紫外線輻射、日氣溫大溫差等自然環境和工業基礎都與內地有較大不同。相比內地而言,在世界屋脊的西藏建設大型水電站會遇到許多新的問題和困難。就施工本身而言,我認為主要有幾個方面的不同:一是大量的物資、材料、機電設備從內地運到西藏,運距遙遠且交通條件較差,大大增加了物資材料和機電設備的價格,並且也加大了物資材料和機電設備組織的難度;二是機電設備機械和電器性能在高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三是巨大的溫差和冬季施工對混凝土澆築品質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四是大量的建設管理和工程技術人員從內地到西藏工作,生理和心理的不適造成的工作效率的下降。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在物資供應保障方面強化了計劃管理,超前採購,合理倉儲,道路保通等工作。在機電設備採購上,我們都要求廠家進行了高原符合性設計。對混凝土澆築施工,我們採取了更嚴格的溫控措施。對進藏工作人員,我們制定了定期健康休假制度,較好的避免了高原對健康的損害。

  中新網:藏木水電站在西藏水電史乃至中國水電史上的意義是什麼?它將在西藏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對華能來説,它的意義又何在?

  陳啟湘:藏木水電站是西藏電力發展史上第一個大型水電站,是雅魯藏布江幹流上建設的第一座水電站、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水電站。藏木水電站是西藏電力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和標誌性工程,它的建設和投産發電宣告西藏電源結構將由弱到強,從此進入大水電時代,掀開了西藏水電開發的新篇章。就中國水電史來講,藏木水電站拉開了雅魯藏布江水電開發的序幕,吹響了西藏建設國家“西電東送”接續能源基地的號角。

  藏木水電站作為藏中電網的骨幹電源,將很大程度上緩解西藏電力緊缺問題,特別是對冬季嚴重缺電的藏中電網如雪中送炭。對促進西藏經濟發展、保障民生發揮強有力的能源支援作用。電站的成功投産,是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與西藏自治區政府戰略合作的重大成果。必將為華能集團公司進一步實施在西藏的戰略發展規劃,落實與西藏自治區政府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新網:藏木水電站對當地的環保、地質方面有著什麼樣的影響?雅魯藏布江水電開發對下游有沒有什麼影響?藏木魚道工程有什麼特色?

  陳啟湘:建設藏木水電站在生態環境的保護上是經過非常謹慎的,充分的科學論證,採取了最嚴格的環保措施。工程開工以來,我們把做好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要前提,前後投入3.2億元建設過魚設施(魚道)、魚類增殖站、太陽能光熱系統、污水處理廠、垃圾回收站等生態環保設施。這些設施均為目前西藏自治區規模最大的環保水保項目,為今後西藏水電開發的生態環保工作提供了範本。藏木水電站不僅不會對當地的環保、地質方面産生不利的影響,水庫的形成還將有利於庫區植被的生長、水土保持和庫區環境的改善。

  雅魯藏布江水電開發對下游也不會産生不利的影響,因為水電站攔蓄作用並不會改變河流的自然下泄水量。事實上,水電站對下游的防洪度汛有著積極的作用。

  藏木水電站魚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魚道。在過去的水利工程中,我國已建設了幾十座魚道,但在大型水電站建設魚道還為數不多。藏木水電站是雅魯藏布江幹流第一座水電站,建設這樣的過魚設施可以給後續的水電站開發提供科學研究參考。

  中新網:在您心裏肯定有一張西藏未來電力發展的藍圖,它是什麼樣的?

  陳啟湘:西藏巨大的水能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寶藏。西藏的大水電開發不僅能為西藏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生活水準提高形成可持續發展支柱作用,其強大的電力也能為內地的經濟發展提供綿綿不絕的動力。同時,水電是清潔、安全、可靠的能源,藏電外送能為中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環境起到積極的作用。以藏木水電站為起點,展望未來,西藏電力開發前景無限光明!(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