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醫藥 > 制藥企業 > 正文

字號:  

康恩貝轉型求快 接連收購兩公司大踏步“觸網”

  • 發佈時間:2015-06-16 09:14:1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臧允浩  責任編輯:朱苑楨

  6月6日,停牌一個多月的康恩貝宣佈復牌。此前的5月27日,康恩貝馬不停蹄地公告稱收購浙江珍誠醫藥線上股份有限公司、嘉興益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部分股權。

  康恩貝接連涉足兩家帶有網際網路概念的醫藥資産,這背後,除了能看到康恩貝“觸網”的決心外,其“求快”的轉型策略也顯而易見。

  不久前,康恩貝董事長胡季強曾公開表示:“康恩貝要用包括並購在內的一切方式,在最短時間內,建立起B2B、B2C、O2O的醫藥健康産業網路生態,為在網際網路時代生存發展創造更多條件”。

  不過,在越來越多傳統藥企快步“觸網”的同時,網際網路醫藥領域的諸多瓶頸卻遲遲不見突破。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醫藥電商面臨的規模局限及盈利問題,主要是受醫藥電商自身發展瓶頸所致,如需要面對處方來源、醫保支付、物流配送等問題。除此之外,國家對處方藥網上銷售放開的政策至今仍未落地,這意味著讓市場千呼萬喚的處方藥網售蛋糕仍是泡影。

  發力“網際網路+” 康恩貝接連收購兩公司

  5月27日晚間,康恩貝發佈公告,公司擬作價2.33億元現金方式收購和瑞控股、通聯創投、上海國藥合計15名交易對方持有的浙江珍誠醫藥線上股份有限公司26.44%股份,佈局藥品電子商務行銷。收購完成後,公司將合計持有珍誠醫藥57.25%的股份,為其第一大股東。

  據介紹,珍誠醫藥是一家醫藥健康電子商務及渠道增值服務運營商,為首批獲得醫藥分銷B2B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質的企業,擁有自主開發並運營的醫藥B2B電子商務平臺“醫藥線上”。

  康恩貝表示將實現自有醫藥品牌線上下傳統渠道的基礎上打通線上渠道,增強産品行銷的廣度與深度,加快推進公司內部行銷資源整合,同時也將為珍誠醫藥加快佈局“藥聯5萬家”提供豐富的藥品資源,拉動公司原未上市、交易量少的品種的上市、上量,發揮出康恩貝藥品資源豐富的優勢,提升公司總體盈利水準,進一步打造開放型的醫藥交易平臺。

  華泰證券的一份報告也同樣提到,康恩貝將借助珍誠網路,以及“藥聯5萬家”和“雲聯千商”等網際網路虛擬整合模式,獲得更多渠道以及物流配送能力,實現線上線下渠道業務融合和相互提升,有利於增強産品行銷的廣度與深度,部分OTC品種有望借助線上迅速放量。

  不過,相關公告顯示,珍誠醫藥資産負債率較高。2013年末和2014年末珍誠醫藥的資産負債率分別為61.40%、62.22%。同時,由於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購買商品及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波動,標的公司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波動較大,2013年、2014年,珍誠醫藥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829.52萬元、?863.74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珍誠醫藥曾兩次折戟創業板。公司分別於2010年、2012年兩次向證監會提交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但第一次由於經營規模較小而撤回申報材料,第二次則因“鉻超標膠囊”行業性事件以及與客戶票據糾紛撤回申報。與此同時,公司還于2014年9月向新三板提交掛牌申請,但由於去年12月康恩貝受讓公司股份而撤回申報材料。

  除了收購珍誠醫藥外,同日,康恩貝還公告擬出資3000萬元以增資入股的方式取得外診斷試劑類公司嘉興益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20%股權。出資分兩期完成,首期出資額為2,000萬元,取得標的公司15%股權。公司首期出資完成後,由標的公司出資800萬元收購李志華及其關聯方持有南京檢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杭州檢儀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公司稱,此次投資標的公司係公司嘗試進入體外診斷試劑行業,以及進入智慧穿戴設備領域。

  康恩貝提到,此次投資嘉興益康嘗試進入體外診斷試劑和智慧穿戴設備領域,診斷試劑是公司突破制藥行業重圍的一項嘗試性行動,而智慧穿戴設備領域是公司完善網際網路醫藥産業鏈的重要環節。

  不過,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目前嘉興益康尚處於虧損狀態,財務數據顯示,2014年,嘉興益康實現營業收入4.02萬元,凈利潤-118.49萬元;2015年1月~3月實現營業收入1.40萬元,凈利潤-24.94萬元。

  康恩貝求快:寄望短期建立醫藥健康産業網路

  幾乎在同一時期,康恩貝接連宣佈涉足兩家帶有網際網路概念的醫藥資産。這其中,除了能看到康恩貝觸網的決心外,其“求快”的轉型策略也顯而易見。

  日前,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聯合浙江上市公司協會共同舉行的“到府服務周之走進浙江”活動中,康恩貝董事長胡季強表示:“康恩貝要用包括並購在內的一切方式,在最短時間內,建立起B2B、B2C、O2O的醫藥健康産業網路生態,為在網際網路時代生存發展創造更多條件”。

  據悉,康恩貝産品線豐富,涉足心腦血管、泌尿、消化等多個領域,其中有90多個品種入選國家基藥目錄,150多個品種入選國家醫保目錄,旗下擁有多個知名品牌如前列康、天保寧等。

  胡季強認為,以資訊技術為核心的新的産業革命正顛覆傳統産品和傳統商業模式,這對傳統企業來説既是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機遇。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傳統企業“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因此康恩貝要積極用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不斷顛覆自我,以避免被顛覆的命運。

  康恩貝對於醫藥觸網的熱衷與這一領域美好的前景不無關係。Wind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處方藥市場約8000億元,非處方藥只有2000億元。興業證券認為,按照網售藥品佔市場份額的30%來計算,醫藥電商伴隨著政策的放開將釋放出至少3000億元的市場空間。

  不過,目前醫藥行業的觸網之路仍面臨多重瓶頸,遠非“看上去那麼美”。

  今年3月,《21世紀經濟報道》的一則報道指出,“如天貓、京東等傳統電商主要銷售醫療器械、保健藥品,非處方藥也只佔總比重的20%;而其他藥企自建電商又面臨流量的提升問題”。換言之,目前網上藥店主角的並不是藥品,而是醫療器械。

  此外,政策對醫藥電商的鬆綁也無確切日期。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自2014年5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網際網路+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來,曾一度有傳言2015年年初會頒布相關條例,採用正面清單的方式,對一部分處方藥放開網售。消息人士稱,這類藥品多數可能為慢性病的處方藥。不過至今仍未見到相關政策出臺。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曾表示,目前醫藥電商面臨的規模局限及盈利問題,主要是受醫藥電商自身發展瓶頸所致,需要面對處方來源、醫保支付、物流配送等問題。

  興業證券也表示,藥品電商要獲得實質性發展仍然要面對較多的挑戰。興業證券分析認為,政策困境是中國藥品電商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目前,政策困境是網上限售處方藥、醫藥不分開處方難外流、醫保不能線上支付、醫保統籌賬(醫保佔比最大部分,只在醫院使用)不能用於零售終端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衝在醫藥電商潮前的阿裏健康目前也遭遇了“重大虧損”。近日,阿裏健康公開披露業績預虧情況,稱重大虧損金額截至2014年3月31日為3460萬港元,而2015年3月31日虧損額將增加大約200%。此外,有消息稱阿裏健康在石家莊的試點已停止補貼,導致使用阿裏健康APP平臺用戶量急劇減少。

康恩貝(600572)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