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醫藥 > 制藥企業 > 正文

字號:  

私募基金操盤綠葉制藥 37億“天價”收購嘉林

  • 發佈時間:2014-09-30 06:59:2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不久前宣佈收購北京嘉林藥業,綠葉制藥創下了醫藥行業近期收購的天價———嘉林藥業57.98%的股權賣了36.8億元。

  醫藥界不少人士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紛紛表示,“綠葉制藥是土豪,開出了天價”“嘉林藥業估值太高了,其未來發展未必對得起這個價碼”。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綠葉制藥從退市、港交所上市、收購嘉林藥業背後都有私募基金的影子,其中北京中信投資中心在嘉林藥業中持股超過10%。

  主打産品上過度重復藥品名單

  “沒有想到出價能這麼高。”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這位人士透露,此前其所在公司曾與北京嘉林藥業有接觸,商洽收購後者50%以上的股權,當事雙方所談的價格也就在“10億元左右”,但因種種原因並未能談妥“我們覺得嘉林藥業主打産品—阿樂的市場前景並不如描述中那麼好。”這位人士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嘉林藥業成立於1998年12月,主要開發、生産、推廣及銷售心血管系統及腫瘤藥物産品,其若干知名産品包括阿樂(阿托伐他汀鈣片),可用於降低及治療高膽固醇,鹽酸曲美他嗪膠囊,可治療包括心絞痛在內的心血管症狀。

  據悉,嘉林藥業近5年來90%以上的銷售額均來自於阿樂(阿托伐他汀鈣片)。嘉林藥業2011年度、2012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33億元、8.22億元,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1 .5億元、1 .96億元。截止2013年12月31日,根據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嘉林藥業2013年度審計報告顯示,總資産10.1億元,營業收入11.1億元,凈利潤2.5億元。

  嘉林藥業的主打産品阿樂(阿托伐他汀鈣片)是1999年獲得國家批准的二類新藥。目前,國內共有3個廠家獲得阿托伐他汀鈣片的生産批文,其他2家分別為浙江新東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目前許多國內廠家都在申報該産品。

  而國家食藥總局的一份公告印證了上述人士的判斷。食藥總局9月12日公佈的《第一批過度重復藥品品種目錄的公告》中,阿托伐他汀鈣排在過度重復申報註冊的藥品品種目錄第一位,相同活性成分、相同給藥途徑藥品註冊申請數量在50個以上。

  食藥總局稱“發佈了第一批過度重復藥品品種目錄是提醒社會投資方和相關企業,注意評估研發風險,慎重進行投資經營決策。這批過度重復藥品已經有大量企業生産或正在申報投産,市場需求已經飽和或者接近飽和。”

  三私募藏身綠葉制藥

  市場飽和産品的企業還能賣出高價,難到是綠葉制藥看走了眼?

  公開資料顯示,綠葉制藥是一家以研發藥物為主的制藥企業,前身是煙臺綠葉制藥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抗腫瘤、心血管和消化與代謝藥是綠葉現今的核心産品。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其營收數據顯示,抗腫瘤藥佔營收約44%,心血管藥佔比約為29%,消化與代謝藥佔比約為23%。

  綠葉制藥的招股説明書顯示,2011年、2012年及2013年,公司總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7 .7億元、21 .3億元及25 .1億元,期間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9 .1%。2011年、2012年及2013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 .66億元、1 .75億元及3 .27億元,期間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40 .5%。2011年、2012年及2013年,公司毛利率達到83.0%、83.5%及83.6%。

  綠葉制藥最近幾年的成功得益於董事長劉殿波。2004年,劉殿波帶著綠葉制藥以“A siaPharm”(亞洲藥業)為名,于新加坡交易所主機板上市。在國際化融資進行一段時間後,綠葉制藥認為制藥企業的研發投入和研發週期都比較長,且新加坡市場交投不活躍,中國概念股市盈率低、再融資困難,私有化更有利於綠葉制藥長遠的規劃。

  2012年,鼎暉創投、中信産投及新天域以每股0.22美元(約1.74港元)的入股成本收購55%股權,出資協助綠葉成功私有化退市。綠葉制藥在招股説明書中透露,已引入6名基礎投資者,募資約2.8億美元。包括惠理基金斥資1億美元、麥格理基金斥2500萬美元認購、五礦資本、D ragonBillionC hinaM aster Fund等,約佔總募資額的38.42%。

  其後綠葉制藥於今年7月9日在香港上市,向全球發售9.99億股,其中約8.99億股發售股份將用作國際配售,其餘約9996千萬股發售股份在香港發售,作價每股5.38港元至5.92港元。據悉,綠葉制藥是近期香港資本市場募資金額最大的一次上市計劃。截止9月26日收盤,綠葉制藥的股價為10.40港元。

  其中,中信産業基金持有2 .2億股、佔比6.8%;新天域持股1.79億股、佔比5 .4%;鼎暉創投和C D H IV H oldingsC om panyLim ited分別持股6.4%。C D HFlow er由C D H PIL的子公司,而C D HPIL由C D H FundIV全資子公司。C D HIV H oldings C om panyLim ited為C D HFundIV的普通合夥人。

  高價甩嘉林給綠葉

  香港上市成功時,董事長劉殿波曾表示,成功上市是公司邁向國際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公司將發揮在各業務領域的優勢,持續投入創新研發,不斷增加在中國醫藥市場的份額,通過並購在業務上具有優勢或巨大潛力的醫藥企業,以及擁有獨特産品線、研發能力及銷售網路的制藥企業,增強公司的競爭力。

  在港交所上市一個月後,綠葉制藥即拿出了上市時承諾的收購項目。這些私募基金幫助綠葉制藥退市、上市外,還幫助綠葉制藥尋找收購項目,甚至高價騰挪手中股份。

  8月25日,綠葉制藥公告出36.8億元收購北京嘉林藥業57.98%的股權,此外作為第一筆協議項下擬進行之交易,美林控股已承諾,其將竭盡全力促使其他目標股東向買方出售其于目標持有之剩餘42.02%股權。

  此公告一齣,醫藥界譁然。康恩貝6月14日曾公告,受讓華商盈通持有的嘉林藥業1 .1%股份的轉讓價款合計人民幣3600萬元,相當於按2013年凈利潤計PE為13倍,按凈資産計PB為4.倍6。而此次57.98%的股權作價36.8億元,遠超2個月前康恩貝參股的價格。

  《經濟參考報》記者對比發現,這一評估價格與綠葉制藥公佈的收購公告中一致。換言之,參照康恩貝的參股價格,綠葉制藥出價高出了約一倍。綠葉制藥如此精明,不可能看不透這一切。可它為何還給出了如此高的價碼?一位於消息人士透露,此次高價收購主要是中信産業投資基金主導。

  收購前,北京嘉林制藥的大股東有美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新疆梧桐樹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北京中信投資中心,其中北京中信投資中心為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0.26%。公開資料顯示,北京中信投資中心(有限合夥),註冊成立於2011年10月28日,是中信證券旗下中信産業基金公司發行的中信股權投資基金三期。

  綠葉制藥的收購公告中顯示,綠葉制藥收購的股份分為三筆買賣協議,一筆是美林控股、一筆是嘉林藥業、一筆是中信投資收購10 .26%的股權。“經美林控股告知,以北京中信為受益人,已質押部份第二筆股權(即目標之15%股權)作為其若干付款責任之擔保(中信股權質押)。根據第二筆協議之條款,解除中信股權質押是完成第二筆收購的先決條件。”公告稱。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分別致電綠葉制藥、嘉林藥業相關人員,他們都表示,目前交割沒有完成,不方便評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