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醫療專家呼籲:大醫院停止跑馬圈地 多研究學術

  • 發佈時間:2014-10-08 09:52:04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亞紅  責任編輯:孔彬彬

  在近日召開的幾場醫學論壇上,衛生行政部門、醫療界專家呼籲:公立大醫院盲目擴張會吸走基層醫療機構優質資源和病人,進一步加劇患者“看病難”。公立大醫院別忙著擴規模拉病人賺錢了,要少擴點規模,多做點醫學臨床研究。

  專家們認為,大醫院的專家“忙得顧不上喝水吃飯”,更無精力搞醫學研究。其後果是,本該解決疑難重症的大醫院耽擱了醫學臨床研究,而基層醫療資源浪費,破壞分級診療體系。

  近年來,大醫院擴張的速度較快。對此,國家衛生計生委近日提出,要嚴格調整大醫院床位規模和建設標準,堅決制止公立醫院相互攀比盲目擴張。

  有人説,大醫院一床難求,擴大規模,不是緩解看病難嗎?現實是,近年來,大醫院為爭奪病源,增加收入,爭先恐後跑馬圈地蓋大樓、買設備,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患者“看病難”的問題。最終羊毛出在羊身上,大醫院擴建的費用還得由患者埋單。

  當大醫院越來越大時,小醫院就越來越小。醫療專家坦言,大醫院擴張的原因是很複雜的,首先規模大,病人多,創收就多。其次,與政府對醫院補償不到位等等有關。

  當大部分病人涌進大醫院,必然導致大醫院“看病難”,基層醫療資源浪費。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鐘東波等專家表示,要解決“看病難”問題,出路不在大醫院,建立分級診療體系是優化資源配置,解決“看病難”的重要途徑。“分級醫療需要解決三個問題:病人願意去基層;醫生願意下去;大醫院不挖病人不挖優質醫療資源。”

  當前是大小病患者都涌進大醫院,本該解決疑難雜症、引領醫學研究的大醫院的醫生“忙得顧不上吃飯、喝水,搞科研較少”。結果是,“中國的註冊臨床研究項目僅佔世界的2.96%。”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醫院院長王辰説。

  北京同仁醫院院長伍冀湘説,大型公立醫院要做醫療,要搞教學,要搞科研,還要搞學術交流。 在北京同仁醫院主辦的“2014同仁論壇”上,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王曉民提出,希望同仁醫院做人民滿意的學院型醫院,而不是單純的看病掙錢的地方。

  王辰提出,醫生不能僅僅當個‘醫匠’,臨床研究是醫生的天職天命。尤其是大醫院的知名專家,病人資源豐富,更應在臨床研究中有突破。大醫院搞醫學臨床研究也不僅僅為了寫論文評職稱,而是要解決疑難病症,為患者減輕病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