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服務:改制與市場雙輪驅動
- 發佈時間:2014-08-05 10:29:44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封媛媛
公立醫院的轉制以及國家政策的鼓勵,令民營資本大量涌入醫療服務領域。但醫療服務業雖然空間很大,卻是一個中長期投資的産業,穩定但不是暴利,因此應對其冷靜看待。
醫改一直是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而其中公立醫院的轉制又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好像是永遠也邁不過去的一道坎。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第一次醫改,到最新的醫改,都是圍繞著公立醫院的轉制問題。
2013年和2014年,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行業的若干規定和政策。這令大量的社會資本開始跑馬圈地。
但是,民營資本進入醫療行業,並沒有想像中的前景一片光明。因此,民營資本進入醫療領域,應該慎之又慎。醫療服務業的空間很大,但卻是一個中長期投資的産業,穩定但不是暴利。因此,那些有著過高期待的投資人,應該遠離。
在白熱化的投資潮中,醫療服務業也面臨人才瓶頸、管理困境等難題,而醫療服務業到底是紅海還是藍海的討論也已經開始泛起,機會肯定有,但如何把握,只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要耐得住寂寞
相比過去的私人投資熱,現在醫療行業出現了資本投資熱。私人投資和資本投資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變化説明,現在很多人,包括資本,都看重醫院是一個産業。過去醫院被稱為醫療服務公益事業,而現在國家稱之為健康産業,雖然事業和産業僅一字之差,但卻差別甚大。
在目前醫院轉制和轉型的過程中,社會資本躍躍欲試,甚至狂熱。尤其是鳳凰醫療集團于2013年年底在香港上市後,給業內大開了眼界,原來託管也可以上市,這進一步促進了公立醫院轉制的提速。
中國優質的醫療資源並不多,而對這種資源的爭奪已經趨於激烈,國內、國外的各種資本都在跑馬圈地。這導致地方政府、醫院領導班子及職工期望值大幅提高,醫院收購價格不斷攀升。“四五年前,我們收購醫院的價格很低,談判也不困難,現在全亂了,大家不管價格多少,先把資源圈下來再説。”大仁醫療産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醫療發展部總經理田立偉表示。
醫療服務業不是暴利行業,利潤並沒有外界想像中的高。北京美中宜和醫療集團總裁胡瀾説:“這個行業與其他行業有很大不同,投資週期非常漫長。全世界著名的梅奧診所,新開一家醫院達到盈虧平衡需要25年。在中國,南京的寧濟醫院達到盈虧平衡用了11年。而且,規模越大的醫院,可能投資回報週期越長。”
田立偉認為,投資意願應該是一個長期的産業投資,而不是一個急功近利的短期資本運作。這就像種草和種樹的區別,種草是一歲一枯榮,種樹是十年樹木。“在醫院工作這麼多年,我有一種體會,醫院單純靠收支結余來發展,在市場上運作,基本是不可能的。醫院不是暴利行業,只適合長線投資,要發財,做任何事情都比醫院好。”
醫療服務業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給予資本的投資機會也很大。但是紀源資本合夥人金炯認為,我們現有的資本形態與醫療服務業長期投資的屬性是不匹配的。“醫療健康服務都是中長期投資,投藥物可能需要七八年,醫療器械需要3~5年,而醫療服務可能更長。然而我們的基金,早期是5年期,現在延長到7年,但人民幣基金很少有超過10年的。”
細分領域的機會
IDG資本是國內比較早的基金之一,很多人熟知IDG是因為其成功投資了騰訊、百度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其實,在中國的網際網路項目之外,IDG在醫療領域的投資也已經有10年的歷史。其大約投資有醫療類公司20多家,其中6家已經在國內外成功上市。IDG在醫療領域涉獵較廣,制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都有涉及,可以説已經做到了大健康行業的全覆蓋。
具體到醫療服務領域,IDG資本合夥人余徵坤介紹,公司比較偏重於專科連鎖中偏服務類機構。
“醫療服務可以分很多種,像體檢和坐月子的服務,就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醫療機構,其是以非治療為主的,偏重服務;還有一類就是醫療機構,如婦産醫院。而在治療性醫院領域,我們只投那些專科連鎖,綜合性醫院一般不去碰。”余徵坤表示,之所以不做綜合性醫院,原因在於通常一個好的綜合醫院,必須要有一個好的醫學院作為支撐,可以為其提供全科優秀的醫師資源,沒有拔尖的人才和領軍人物,很難把綜合醫院做好。而正常情況下,經營狀況較好的醫院也不會進行轉制,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投資機構在這個領域的機會也會很少。
投資專科連鎖的好處在於,在某個專科領域,一個創業者或者醫院管理公司,還是比較容易在全國找到領軍醫生的,而引進這樣的人才又可以慢慢培養在這個專科領域好的醫師團隊和梯隊。
而專科醫院中,IDG資本又側重於服務類機構。專科醫院很多,但是像胸外科、心臟手術和腦外科等專業性很強的醫院,難以複製,不適合通過大規模連鎖方式去發展。
“我們在醫療服務領域投了3家,其中一家是做健康體檢的,一家是偏重微整形的美容整形醫院,一家是做婦産的。這樣的機構,重要的是服務,是溝通,不涉及大手術,不容易産生糾紛。只要服務好,品牌好,就能夠快速複製和擴張。”余徵坤介紹。
中融康健資本董事長禹勃則從另一個角度闡釋了來自醫療服務業的三個機會。一是因社會資本介入而形成的差異化服務,即高端醫療;二是基礎醫療,現在醫療服務是“倒三七”,三級甲等醫院承擔了70%的醫療;三是科技醫療,包括網際網路醫療、移動醫療服務。
就基礎醫療而言,禹勃又將其分為兩塊,一是病種清晰的專科連鎖,二是公共醫療最為薄弱的地市和縣級公共醫療投資。這兩者中,中融康健對後者更有期待。“我們成立的兩個並購基金,都是去地市或者縣裏收購醫院。如果你去核心城市群投資公共醫療,可能要30年、50年,花很多的投資,也很難打敗當地市場的老大。但是在市、縣,可能只要很少的投資,短期內就可以做到當地市場的老大。”
可能的瓶頸
醫療服務業是一塊巨大的蛋糕,但是在具體實踐中,創業者或者投資人,可能也會遇到一些瓶頸。
北京美中宜和醫療集團總裁胡瀾認為,最大的瓶頸可能是醫院的核心生産力——醫生的問題。近期國家出臺了一些政策,包括放開多點執業的問題。“但我們的多點執業是不是可以從審批制過渡到備案制?現在還沒有結論。”
“其實,我感覺即便多點執業放開了,就像是為醫生打開了一個窗戶,只是讓他們有機會到外面去看看,並沒有讓他們真正走出來。當然,産生這個問題的因素很多,比如説醫生的心態,我相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讓醫生放棄事業編制,從體制內辭職走出來是很難的。”
胡瀾表示,對於醫院來説,多點執業的醫生或者走穴醫生,實際上心並沒有真正放在這個平臺上,他對平臺的責任心是不一樣的。所以,社會投資醫院的人才問題在短期內還是不容易解決。
瑞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鄒其芳也有同樣的煩惱。在中國,口腔服務領域的想像空間很大。美國每年每人平均口腔消費是400美元,而中國卻不到10美元,中間相差40倍。瑞爾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能夠以最快速度培養出合格的醫生隊伍,以跟上企業發展的速度。
人才之外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專業化的醫院管理。
“管理工作是基礎,是主宰醫院的核心。醫療有三個支點,分別是硬體設施、技術團隊和管理。但是,現在很多的資金都用在了硬體上,卻忽略了管理問題。要建一個好的醫院很容易,但是如何合理佈局,如何讓動線更清晰,讓病人減少痛苦,卻不容易。”怡德醫療投資管理集團董事長周大為表示。怡德醫療是一家專業從事大型醫院管理的公司,目前管理著世界最大的單體醫院——華西醫院。
周大為提到,目前的醫療服務投資熱潮中,很多醫院是地産商、煤老闆建的,醫院投資規模都很大,但花錢建起來的醫院,沒有醫療團隊,沒有管理團隊,佈局也不甚合理,導致誰接手都需要重新投資改造,浪費很大。
而管理中的另一個問題是,國內醫院中普遍缺乏協助院長做管理的行政副院長,而讓醫學專業出身的院長長期被高企的財務報表和複雜瑣碎的行政事務所累,導致管理做不好,本身的專業也荒廢。
找到合適的“戀愛”對象
現在大部分的明星民營醫療機構基本上都有投資機構的身影,創業者如何與投資人相處,也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我本身有做投行的經歷,對於估值以及對資本市場的看法,我和投資人可以説非常有共同語言,而最重要的是如何讓你的投資人了解這個行業。”胡瀾説,“我們這個行業面臨很多問題,比如説投資回報週期較長,什麼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可能的醫療風險在哪等,可能很多投資人對商業化的東西看得很清楚,但是對專業的醫療服務不太了解,雙方要經歷很多磨合才行。”
“現在大家都在瘋狂投資高端産科,認為産科技術性不強,是服務性而不是治療性的機構,其實是不對的。産科是一個風險非常高的學科,如果做統計,就會發現産科是糾紛最多、賠錢最多的。”胡瀾認為,這些問題都需要跟投資人溝通好,獲得投資人的理解。而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儘量做好管理,做好品質控制,將風險降到最低水準。
鄒其芳説,哪一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都需要資本的支援。尤其是在醫療行業,僅靠自身的資金滾動,發展速度肯定受到制約。但是,跟投資人談判的時候,一定是在你最不需要錢的時候。否則,投資人肯定會把價格壓得很低,以追求最大的回報。
另一個就是要像談戀愛一樣找對人,不是有錢就能做你的投資人,“我們在談判過程中都會問投資人一些問題,如果他不了解醫療行業,對回報的期望值太高,我們就不跟他談了”。
鄒其芳認為,與投資者的溝通還要做到透明化:“一定要把問題講明,需要溝通的一定溝通在前面,當然做預測和預算的時候也一定要實事求是,對股東負責。我們每年的預算差不多都是增長40%左右,即使有差距,也不會超過5%。這樣投資人就會與你建立信任關係,以後的合作也會順暢很多。” (企業觀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