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前線評論 > 正文

字號:  

放開藥品價格應“且放且觀察”

  • 發佈時間:2014-11-02 08:40:24  來源:東方網  作者:吳應海  責任編輯:孔彬彬

  重磅思考

  江蘇 吳應海

  近日,發改委向各省物價部門發文,討論全面放開藥品價格。年底前將最先放開血液製品、國家統一採購的預防免疫藥品和避孕藥具、一類精神和麻醉藥品,以及專利藥等四項藥品價格。此外,醫保目錄內藥品價格擬改由相關部門制定醫保支付標準,實際價格由市場決定。(據《中國證券報》10月31日報道)

  過去,傳入我們耳朵的,一直是發改委在限制藥價,不時下調藥品價格以緩解老百姓的“看病貴”、“看病難”問題。現在一聽説國家要放開藥品價格,不少人都驚出了一身冷汗,擔心如此一來,藥品市場會亂成一鍋粥,變得不可控制。

  其實,這種擔憂也許是多餘的。我國目前對藥品實行三種定價方式:佔總數77%左右的藥品實行市場調節價,22%左右的藥品實行最高零售限價,只有0.8%的藥品實行政府定價。也就是説,市場上絕大多數藥品早就放開價格,實行了充分競爭,現在要繼續放開的只是另外一小部分。已放開價格的藥品和未放開價格的藥品許多都可以相互替換,市場應該亂不起來。

  當然,這並不是説,放開所有藥品價格不會有任何問題。畢竟,整個藥品鏈條的逐利者眾多,藥品市場錯綜複雜,稍有不慎就會出問題。最容易上演的,是部分藥企故意抬高成本,乘機漲價;最可恨的是,有些藥企在參與政府招標時壓低價格,以超低價中標,然後再打通關節,以次充好,大發不義之財;最讓人害怕的是,有些大企業先拼命壓價,以虧本的方式進行惡性競爭,等擠垮了對手,再仗著一家獨大的身份拼命上調價格。所以,筆者認為,順應市場潮流放開對藥價的干預,讓市場進行調節,這是大勢所趨,但應“且放且觀察”,及時發現和處理新問題,最終讓藥價新政實行“軟著陸”。

  一方面,應睜大眼睛,捕捉市場上的每一個微妙變化,提前進行適當的干預和引導,最好能制定相關預案,以備不時之需。另一方面,應仔細觀察監管部門執法能力,及時發現問題,採取得力措施加以處置。如果一切順順噹噹,那就按計劃穩步推進;如果市場一時亂象紛呈,監管者又無力把控,那就不妨暫緩一下改革的步伐。欲速則不達,停一步甚至退一步,是為了邁出更大的步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