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財經 > 醫藥 > 前線評論 > 正文

字號:  

“外來和尚”能否念好醫療這部“經”

  • 發佈時間:2014-08-29 07:23: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與其他領域相比,醫療市場的開放步履蹣跚。外資獨資醫院進入,仍存三大瓶頸:外籍醫師註冊、高端設備引進、國際商業保險對接。

  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商務部發佈《關於開展設立外資獨資醫院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福建、廣東、海南7省市開展設立外資獨資醫院試點工作,外資獨資醫院的設置審批許可權下放到省級。

  與其他領域相比,醫療市場的開放步履蹣跚。從衛生部、經貿部早年出臺《關於開辦外賓華僑醫院、診所和外籍醫生來華執業行醫的幾條規定》到今天外資獨資醫院試點,整整走過25年。外資獨資試水中國醫療市場,既是醫療改革的必然,也是市場倒逼的結果。醫改大方向就是政府投資的公立醫院保基本,體現醫療服務的公益性,而基本之外的高端服務交給市場,給外資獨資醫院預留的就是這個份額。

  巨大醫療服務需求是倒逼醫療市場開放的內驅力。目前,中國的衛生總費用佔GDP的比重在5%左右,與國際9%的平均水準有較大差距,説明這個市場存在巨大上升空間。消息也從海外醫療旅遊火爆中透露,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參加海外醫療遊的患者數量已從2006年的2000萬人次增長至2012年的4000萬人次。

  頂層設計者似乎更願意將外資獨資醫院看作一條被放進沙丁魚群裏的“鯰魚”。在“通知”給外資獨資醫院所設的準入門檻中,就有“能夠提供國際先進的醫院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能夠提供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醫學技術和設備”的表述。去美國接受腫瘤治療,到日本做癌症早期篩查,到英國進行心臟手術……從海外醫療遊的路徑重合度足見國際領先醫學技術的矩陣,這恐怕也是外資獨資醫院進入中國的底氣。醫學技術之外,管理理念也富啟迪意義。譬如國內醫院普遍存在、飽受詬病的行政後勤人員比例過高問題(普遍在20%以上),在國外的醫療機構就不存在。

  “鯰魚”最終是激活了沙丁魚群,還是被沙丁魚咬得遍體鱗傷,現在還不好判定。必須指出的是,外資獨資醫院進入中國將遇到的困難,要比想像的多得多,叫好容易叫座難。在一個非完全市場化的醫療體系中,純市場化主體的進入,勢必會與舊有秩序産生摩擦、衝突,從而産生磨合風險,這是必然的。具體地説,外資獨資醫院進入,仍存三大瓶頸:外籍醫師註冊、高端設備引進、國際商業保險對接。按《外國醫師來華短期行醫暫行管理辦法》規定,外籍醫師在華只能從事不超過一年期限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業務活動。這個“暫行規定”,顯然不是為外資獨資醫院進入中國而準備的。

  倘若,外資獨資醫院未能實現從醫療設備到醫學人才的“原裝進口”,要在本地引進人才進行“貼牌生産”,還牽涉到與國內醫療體制銜接問題。雖然,醫生“多點執業”漸行漸近,那都是在體制內流動,肥水不流外人田,要被外資獨資醫院挖角(而且多半是高端人才),利益受損的醫院幹不幹?要是外資獨資醫院成為國內高端醫學人才的“抽水機”,去服務高端人群,導致公立醫院人才“貧血”,相信普通公眾也不會答應。還有,在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的情況下,發生醫療糾紛,外資獨資醫院又如何化解“醫鬧”風險?

  外資獨資醫院進入中國是一盤很大的棋,每一步都是挑戰,需要認真面對、解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