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醫藥 > 正文

字號:  

保健品市場亂象背後:商家玩技巧 監管缺機制

  • 發佈時間:2015-10-08 09:08:00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李國 黃紫玉 周洋  責任編輯:李春暉

  日前,重慶涪陵區一舉搗毀了一個涉及全國12省市、以電話詐騙方式銷售假劣保健食品、涉案金額650萬元的特大犯罪網路……該市在為期兩個月的保健食品銷售市場專項整治行動中,共查處66件違法違規銷售保健食品案件。其中,租用賓館通過“會議行銷”和非法集會等形式違法銷售保健食品的最多,老年人成為虛假違法保健品銷售的最大受害者。

  保健品“陷阱”防不勝防

  “我爺爺一個月只有2000元的退休工資,全部用來買保健品。”家住重慶沙坪壩的王嫻近日對記者説,她爺爺有高血壓,那些推銷保健品的年輕小妹三天兩頭登門推銷。如果你隔一兩個月沒有買她們的東西,她們就會提著色拉油、米等到府來看望,比我們這些孫女還想得週到。

  無獨有偶,最近一段時間,家住重慶北碚區的黃大爺,每天早上6點鐘準時起床外出。黃大爺詭異的行蹤讓一家人都十分疑惑,後來才知道,黃大爺是前往某健康體驗店內聽“講座”,並瞞著家人買回15盒“松花粉片”。這種保健品每盒160元,為此黃大爺花掉了近半年的積蓄。

  兩位老人對保健品的癡迷反映的正是當前保健品市場的旺盛與混亂。中國消費者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40%的受訪者表示經常服用保健品,75%的受訪者在近半年內購買過保健品。但這份數據同樣顯示,30%的受訪者有過購買保健品上當的經歷。

  據了解,大肆推銷“三無”保健品,或者對正規保健品進行子虛烏有宣傳,坑蒙消費者的現象在保健品市場上層出不窮。尤其是養老保健品領域,亂象叢生。記者調查了解到,除了誇張的虛假宣傳外,有的違法企業利用暴利作誘餌,鋪設了遍及全國的非法傳銷網路。

  而針對老年人,不法商人有著特殊的銷售“技巧”。“聽課有獎、免費旅遊、回收藥品、免費體檢、家訪送禮等,都是保健品公司和老年消費者建立聯繫的常用路數。”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一旦確立起聯繫,受過專門訓練的銷售人員便利用老人比較孤獨或者渴望治病、保健的心理,先以關心換取對方信任,再通過體檢“有問題”忽悠老年人,然後誇大宣傳、刻意推銷,最後完成産品銷售。

  由於騙術環環相扣,還有多個步驟鋪墊,很多老人招架不住落入“陷阱”。

  市場亂象叢生

  有業內人士坦言,保健行業亂象的根源在於資訊的不透明。消費者在採辦商品前無法獲知其品質資訊,在購買使用後,短期內也無法判定其效果,很容易被虛假宣傳和強調的療效所誤導。

  此前,重慶查處的假保健品“延臻青胎盤素”,宣稱可以讓人青春永駐、返老還童、提高免疫力、恢復生理功能等,是世界上唯一一種能逆轉衰老的物質,産品熱銷國內外。後經重慶忠縣檢察院審查,“延臻青胎盤素”沒有國家批准文號,其中“延臻青紫和真青膠囊”的保健食品批准文號係涉嫌盜用;“延臻青駐顏健體膠囊”所標注的保健食品批准文號則查無記錄,涉嫌造假。然而,消費者看到對保健品功效宣傳、批准文號的相關資訊卻無從辨明真偽,最終這款虛假保健品在市場上大行其道。

  另外,目前我國保健食品監管存在“重審批、輕監管”的問題,審批時間長、門檻高使新功能産品入市難度大。相當一部分企業在難以取得生産許可證和批號的情況下,選擇擅自生産保健食品並銷售,並在巨大的經濟利益刺激下違法添加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

  近三年來,在重慶一中院審理的涉及生産、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中,生産、銷售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保健食品案件佔到案件總數的九成。法院總結出違法保健品的幾個特徵:生産者以低廉的生産成本謀取暴利;銷售渠道或較為隱蔽,或流動性強,給監管工作帶來實際困難等。其中,監管機制薄弱是最大問題。

  凈化市場須重拳出擊

  有專家表示,在當前旺盛的養生保健市場需求下,許多消費者缺乏理性、科學的消費觀念,盲目跟風,甚至“只買貴的,不買對的”,讓不法分子鑽了空子。

  重慶主城區的解放碑、觀音橋、沙坪壩等核心商圈曾經是一些保健品商家必爭之地。重慶發起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整治以來,記者連日走訪這些商圈發現,原本熱鬧的宣講已經難尋蹤影。來自重慶食藥監部門相關人士的觀察、暗訪顯示,保健食品銷售商開辦的講座明顯減少。

  重慶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重慶將在鞏固整治成果,建立保健食品銷售市場長效監管機制上下功夫。如實行保健食品經營許可管理,儘快將重慶市申請從事保健食品銷售的經營主體納入食品流通許可,嚴格市場準入。同時,對保健食品經營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打擊態勢,並通過進一步完善食品藥品監管、公安、工商等有關部門的聯合執法機制,確保保健食品市場的規範有序。

  新《廣告法》已經于9月1日正式實施,保健品行業的虛假宣傳亂象有望得到重點整治。新廣告法規定,保健食品廣告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不得聲稱或者暗示廣告商品為保障健康所必需,並應當顯著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