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外媒抹黑中國“攻擊蘋果用戶” 聲稱數據遭盜竊

  • 發佈時間:2014-10-22 08:03: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中國政府的駭客攻擊了蘋果公司在中國的雲存儲和備份服務,竊取中國蘋果用戶的資訊”——號稱專門監測中國網路審查情況的Greatfire.org網站20日在其部落格發表報告,武斷得出這一結論。路透社21日引述美國安全專家的話推波助瀾稱:“所有證據都表明,這是一次真正的襲擊。中國政府正在直接攻擊使用蘋果産品的中國用戶。”這並非中國政府首次因網路安全問題受到西方指責。2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再次闡述了中方在網路安全問題上的立場。她表示,網路攻擊具有匿名性和跨國性特點,這使網路安全成為複雜的全球性問題,需要各方本著建設性的態度和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精神,加強對話合作,共同尋求解決之道。無端臆測、炒作甚至惡意抹黑攻擊,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Greatfire.org網站自稱2011年起開始監測中國的網路審查情況,並稱“由於本站內容的敏感性,我們決定繼續保持匿名狀態”。路透社21日報道稱,Greatfire.org20日發表報告稱,一群身份不明的駭客利用“中間人攻擊法”將其網站插入到中國用戶和蘋果公司的iCloud伺服器之中,截取數據,並可能獲得了密碼、iMessage、相片、聯繫人等資訊。“中間人攻擊法”讓用戶認為自己正在登錄安全的連結,但其實是在登錄由中國政府控制的網站。該報告認為,此次襲擊的背後是中國政府的身影,因為此次襲擊的手法與之前對谷歌、雅虎和hotmail的攻擊類似。路透社稱,該社聯繫了兩名獨立安全專家,他們認為Greatfire的報告有一定可信度。安全軟體開發商F-Secure公司首席研發官海波內恩説:“我所看到的所有證據都表明,這是一次真正的襲擊。中國政府正在直接攻擊使用蘋果産品的中國用戶。”

  今年8月,蘋果公司表示,將把中國用戶的iCloud數據存儲在中國電信公司的伺服器上,以提高對中國用戶的服務速度,這並不會曝光用戶數據。路透社稱,Greatfire的報告認為,如果不了解中國電信等網路服務供應商,這次駭客襲擊不可能發動,因為襲擊“似乎源自中國國內骨幹網路”。《南華早報》21日也援引Greatfire創始人的話稱:“攻擊點是在中國骨幹網路上,這是遍佈全國的網路。這讓我們100%相信,這次攻擊又是中國政府的一次‘傑作’。”Greatfire網站共同創始人查理-史密斯稱:“此前的‘中間人攻擊法’襲擊都表現出與此次襲擊相同的特點。即便蘋果公司不與中國電信産生任何關係,也不能阻止此次襲擊。”報道稱,現在尚不清楚駭客是否仍然活躍。蘋果公司拒絕對此置評。中國電信公司一名發言人説:“這一指責是不真實、沒有根據的。”

  美國“QUARTZ”網站20日還對“中國政府攻擊蘋果用戶”的原因進行解讀稱,襲擊發動的時機“很耐人尋味”。首先,中國政府一直在嚴格控制有關香港“佔中”運動的資訊,獲取蘋果用戶數據對此會有幫助。其次,iPhone6在中國大陸的銷售推遲到10月17日才開始,因為蘋果安裝的新安全軟體被認為會洩露中國國家機密。報道批評蘋果公司稱,蘋果多年來一直在努力改善與北京的關係,甚至對中國大陸地區的應用程式進行自我審查。蘋果8月同意將其中國的iCloud存儲服務挪到中國大陸,以緩解公司與中國政府的緊張關係,“現在看來,這些決定或許並不明智”。

  也有媒體並不認同Greatfire的結論。《華爾街日報》21日發文稱,有安全專家認為,以中國政府掌控的資源,不可能發動一場如此容易被察覺的網路攻擊。牛津大學網絡中心研究院凱文-米爾納稱,“這不像是一個政府發動的,這種方式很容易被用戶發現,這更像是一個資源有限的個人發起的”。報道稱,該事件對蘋果公司將是另一起安全考驗,上月,蘋果iCloud系統遭攻擊,大量好萊塢明星的私人照片流出。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網路安全專家2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西方國家經常指責有“中國駭客”入侵,但這些指責大多沒有充足證據。從技術角度講,找到駭客的IP地址很容易,但是這個IP地址的真正使用者到底是誰,很難確認。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就指責中國政府駭客入侵,沒有説服力。在此次事件中,中國政府根本沒有理由通過入侵蘋果來獲取中國用戶的資訊。他認為,西方媒體將這件事和香港目前的局勢相關聯更是無稽之談。事實上,還有人説香港事件的幕後黑手是美國。如果真是這樣,這就是美國在倒打一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