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阿裏上市誰最神傷:高盛曾投500萬美元幫馬雲起步

  • 發佈時間:2014-09-23 08:05:00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一家中國公司登陸紐交所,並創下美股史上最大規模IPO(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記錄,這註定被國人視為“走向世界”的驕傲、被世界視為“中國崛起”的信號,向世界講述了一個中國故事。

  “很多年前,我們公司的創始人們就渴望成立一家由中國人創辦,但是屬於全世界、屬於這個時代的公司。15年過去了,我們在中國已經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現在,我們也已經準備好讓全世界來認識我們。”馬雲意氣風發。

  但,是故事就有悲喜,有人舉杯相慶,就會有人黯然神傷。

  同時造就中國新首富和世界新首富

  雅虎或將起死回生

  9月19日,答案終於揭曉:阿里巴巴在紐交所正式進行IPO,股票代碼為“BABA”。9月15日,阿里巴巴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將其IPO的定價區間定為66美元到68美元。按照其上限68美元計算,阿里巴巴IPO的融資金額將超過218億美元,阿里巴巴的總估值也將高達1749億美元。此前美股最大的IPO為信用卡組織VISA于2008年3月創下的,當時VISA共融資196.5億美元。

  這些數字意味著美股歷史上,當然也是全球股市最大融資紀錄的誕生,阿里巴巴的總估值也“完爆”了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截至9月17日,其市值約為1500億美元)。

  説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在近兩周時間裏火爆了整個世界也不為過。從紐約首站路演就被擠爆,到股票遭遇機構投資人瘋搶而超額配售,再到屢次上調股票發行價和公司總體估值……

  投資之所以如此傾心和慷慨是因為阿里巴巴真的是帶來了有史以來中國公司上市時最誘人的好故事:低資本密集程度卻擁有驚人的現金流創造能力,已經有巨大的體量卻仍然擁有高速持續的增長性,即使對比美國的明星公司臉書(Facebook)、谷歌(Google)和亞馬遜(Amazon),阿里巴巴的業績數據也足以“傲視群雄”。

  硬料之外,還配以了馬雲標誌性的充斥著“心靈雞湯”味道的激情與夢想的布道:在過去的15年裏,阿里巴巴是如何幫助Little Guy(小企業和小人物)實現夢想,如何改變數億計人的生活方式,如何通過網際網路連接中國與世界……

  9月10日是馬雲的50歲生日,今年馬雲的生日禮物很特別,那就是一頂嶄新的首富桂冠。根據阿里巴巴的估值和馬雲的持股比例計算(馬雲個人持股阿里巴巴比例約為8.9%),馬雲的身家超過200億美元,將超過李彥宏、馬化騰和王健林,成為中國的新首富。

   

  

   

  

   

  

   

  

   

  

  

   

  

   

  

  

  

  

  但是,阿裏的成功IPO有一個人會笑得比馬雲還要燦爛,那就是日本軟銀(SoftBank)集團董事長孫正義(Masayoshi Son)。這位身高僅1米5左右的韓裔日本人在全球投資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此次他憑藉14年前對阿里巴巴的成功投資或將問鼎世界首富,至今孫正義掌控的軟銀集團仍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4.4%,即便按68美元每股的發行價計算,孫正義持有的阿裏股票價值也超過600億美元。

  根據2014福布斯富豪榜的排名,比爾·蓋茨的總資産為760億美元,孫正義的資産為184億美元,此次阿里巴巴IPO後,孫正義的資産極有可能超過比爾·蓋茨。

  孫正義對阿里巴巴的第一次投資是在2000年1月,金額為2000萬美元,彼時馬雲剛剛創立阿里巴巴一年。2004年,軟銀又對阿里巴巴投資6000萬美元。而據公開數據顯示,軟銀至今對阿里巴巴的累計投資為2.6億美元,這與獲得的600億美元回報相比,回報率驚人。

  當然,偷著樂的還有業績一直難見起色的雅虎,根據阿里巴巴最終提交的招股説明書顯示,雅虎持有阿里巴巴22.6%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對應股票價值約為395億美元。2005年,為了解決資金的燃眉之急,馬雲同意雅虎以10億美元投資加上雅虎中國資産獲得阿里巴巴40%的股權。

  儘管這筆資金幫助阿里巴巴成功度過了危機,使得淘寶網和支付寶能夠迅速長大,但是,馬雲也開始走上了漫長的“贖身”之路。

  2012年5月阿里巴巴與雅虎關於股權回購達成協定,第一階段阿裏以76億美元回購雅虎持有的約16%的阿裏股份,這筆交易已經在2012年底完成。根據雙方協議,阿里巴巴可以在上市時以IPO發行價每股溢價110%回購雅虎手中剩餘的阿裏股份。阿裏披露,在此次IPO過程中,雅虎將出售1.217億股阿裏股份,獲得的收益將達到80.3億美元,售股完成後雅虎仍將持有阿里巴巴集團約16.3%的股份。

  保守估計,當年10億美元將為雅虎換回超過300億美元的收益。

  受到阿里巴巴IPO消息的提振,雅虎在9月8日阿里巴巴上市路演當天收報41.81美元,創下2006年以來股價新高。甚至有分析人士稱,這對雅虎而言或許是一次起死回生的機會。

  員工分走466億美元 百萬富翁過萬人?

  或將影響員工去留

  根據阿里巴巴提交給SEC的文件,1999年創立以來,阿裏已經以股票期權和其他股權獎勵的形式,向現任和前任員工總計發放了26.7%股份。根據阿裏的1749億美元的估值計算,阿里巴巴員工通過套現股票可獲得超過466億美元現金,這個金額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家IPO的中國企業。

  當然這部分股權的大頭屬於阿裏的30位合夥人,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規定每位合夥人都要保證一定的持股比例,但在公開資料中並沒有公示具體持有情況,只顯示合夥人共持有阿里巴巴14%的股份。在這30名合夥人之中,有20%是技術人員,女性成員佔9人,21人為70後。

  儘管沒有公開的準確數據,但是阿里巴巴的持股員工規模及員工持股佔比都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之最。阿里巴巴B2B之前在香港上市時的數據顯示,阿裏集團持股員工的比例至少在65%以上,而據《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了解,工作5年以上的員工和管理人員基本都是持股者,據此推理,保守估計,目前阿里巴巴一半員工持有公司股份,而這部分持股比例也不會超過13%。根據招股説明書的確切數字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阿裏共有全職員工20884名,也就是説約233億美元將被超過10000名阿裏員工分享,平均每人超過百萬美金。

  這也難怪阿里巴巴會的第一版招股説明書中特別提到:他們對此次IPO可能為其持股員工帶來鉅額財富感到擔憂,“我們可能很難保留或再激勵這部分員工,這些新財富將影響他們做出是否繼續留在公司的決定。”

  不過,記者也從阿裏內部了解到,大部分員工的股票和期權都是不可能很快套現,除了半年左右的禁售期,很多需要在四到五年中陸續出售和行權。

  誰錯過了阿裏?

  高盛、熊曉鴿、馬化騰、馮侖……

  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使得其貌不揚的馬雲成功躋身世界級偉大企業家的行列,而無論是在資本市場的吸引力,還是在全球的社會影響力,阿里巴巴也正在向世界級企業邁進,甚至已經有創業公司以自己是“非洲的阿里巴巴”和“印度的阿里巴巴”來吸引投資者。

  “昨天你對我愛理不理,今天我讓你高攀不起。”被網友們“編排”為馬雲此時的最佳獨白。“我15年前來美國想要200萬美元,結果被30家VC拒絕了;我今天又來了,這次我想多要點兒錢回去。”馬雲路演時的一句笑談也頗有深意。的確,這些年,錯過阿里巴巴的也人不少。

  最黯然神傷和最令人唏噓的當屬高盛。其實,馬雲的第一個貴人並非孫正義,他真正的伯樂是高盛。1999年3月,馬雲開始創業。同年10月,高盛聯合富達投資等首輪投資阿里巴巴500萬美元,幫助馬雲挨過艱難的起步期。

  但是,隨後全球網際網路泡沫的破滅,高盛開始對網際網路産生了懷疑,於是,2004年,高盛以2200萬美元價格出讓其在阿里巴巴所有股份,正式與這家公司分道揚鑣。如今,高盛的身份只能是阿里巴巴IPO的承銷商,而且是之一。

  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是全世界最大的資訊技術出版、研究、會展與風險投資公司。IDG在中國成功投資了騰訊和百度等諸多網際網路公司,但唯獨錯過了阿裏。2007年,IDG亞洲區總裁熊曉鴿曾在網商大會上表示,“IDG在中國投了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居然就把阿里巴巴給漏掉了,這是我們最大的失敗。”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錯過成為阿里巴巴大股東的還有馬化騰。2013年3月,在參加華夏同學會會議時,馬化騰説:“淘寶網剛辦起來時,馬雲跟我談起過,當時我本有機會去投15%。一是我並不看好,再是我覺得佔比太少,要投就佔50%,現在我悔都悔死了。”

  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也是曾經拒絕了馬雲的投資人之一,馮侖當時更加看好馬雲彼時的競爭對手eBay易趣,因為當時易趣強、阿裏弱,馮侖之後也大呼:我看走眼了!

  實際上,不僅僅是阿里巴巴,在百度、騰訊、京東等諸多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展過程中,資金大部分來自於國外資本,即使身處民間資本極其活躍的江浙,阿里巴巴的融資過程中幾乎看不到國內資本的身影,特別是早期。時至今日,中國每年真正投入風險投資的資金也不過200億元左右,大概相當於中國房地産年投入的萬分之一。這與本土資本追求賺快錢有著很大的關係,而今天的事實證明賺快錢也意味著最終賺不了大錢。

    A股再次被戳痛點 為何好公司都出海?

  阿裏仍給中國大媽留投資機會

  對於令全球資本市場都興奮不已的阿里巴巴的上市,全球最強投資群體“中國大媽”卻表示很失望,因為她們分享不了這場盛宴,而且A股市場並非好公司太多,而是太少。

  不僅是此次的阿里巴巴,新浪、搜狐、網易、百度、騰訊、奇虎、微網志、京東……這些中國網際網路指標性的公司幾乎都選擇在美國或者香港上市,而作為一手成就了這些公司發展奇跡的國人反而無法分享這些優秀中國公司發展的資本紅利。

  為什麼這樣的好公司都要去海外上市呢?這是一個老話題,但也是一個越來越成為痛點的問題,因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海外市值已經高達2.7萬億元,接近30萬億元A股總市值的10%,今非昔比,而且將來一定會越來越大,於是A股市場需要與時俱進的話題再次被提到臺前。

  其實,A股市場對新經濟的追捧和估值水準,遠遠高於美股,可以説,只要能夠在A股上市,沒有哪家公司願意選擇到境外上市。但是,有太多的因素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不得不棄,不是不願而是不能。

  首先,無論是主機板,還是創業板,國內資本市場的IPO標準都是傳統工業版本的,登陸主機板市場要求“持續三年盈利”,登陸創業板則要求連續兩年盈利,且凈利潤不低於1000萬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營收不低於5000萬元,這是大多數網際網路公司無法實現的。

  網際網路産業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在發展初期主要目標是積累用戶,而並非是盈利。從早期的三大門戶,到現在優酷、馬鈴薯、京東都是虧損上市的。

  其次,準入門檻、市場機制、股權文化、排隊時間也都是重要的制約因素。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大多因為接受境外融資而成為“外資公司”,但根據中國法律很多國內業務的經營牌照只能由內資公司來持有,所以這些公司往往成立由內地自然人控股的內資公司持有經營牌照,然後用合約來規定持有牌照的內資公司與外資公司的關係,這就是始於新浪上市時的“VIE架構”(可變利益實體),這個作為權宜之計的小發明後來被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眾多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所採用。

  這種結構在國內並沒有明文規定其合規,但也沒有規定其不合規,一直處於默許但未正身的狀態,而網際網路公司選擇這種方式其實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但大多數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不過,“中國大媽”們也不用徹底絕望,國內投資者或許還是會有投資阿裏的機會,因為馬雲還有很多“沒有裝進上市籃子裏的好雞蛋”。阿里巴巴旗下業務眾多,並不是所有業務都在此次上市之列。

  根據曝光的阿里巴巴集團招股書,阿里巴巴此次的上市業務包括阿里巴巴B2B、速賣通Aliexpress、聚划算、天貓、1688.com、淘寶網、阿裏媽媽等,而阿裏小微金融服務、阿裏雲、阿裏文化、菜鳥網路關聯公司並不在其中,它們對應的金融、雲計算、大數據、文化、影視、遊戲、娛樂等業務並未包含在此次上市的籃子中,這些現在被馬雲稱為“電商生態圈”成員,而這些顯然是阿里巴巴集團未來更具想像力的資産。

  正如馬雲所説:阿里巴巴已經走過了一段不短的旅程,要讓阿里巴巴成為一家持續發展102年的企業,還有87年的時間需要我們努力。我們深知,今天很不易,明天更加困難,但是未來是無限美好的。因此,我們必須更加努力,才能夠在未來的漫漫征程中贏得勝利。

  故事仍在繼續,但悲喜自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