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民營鋼企去年近半虧損賠本賺吆喝:賣一噸鋼賠20元

  • 發佈時間:2016-04-11 07:29: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梁倩  責任編輯:王斌

  “現階段鋼企虧損情況嚴峻,去産能難,不去産能更難。”全聯冶金商會常務副會長張偉祥在10日舉行的全聯冶金商會2016年現場交流座談會上表示,2015年我國鋼鐵消費與産量雙雙從峰值弧頂區開始下降,行業整體虧損,進入嚴冬期,民營鋼企噸鋼平均利潤率從2010的100元,降至負20元,這意味著,對於鋼企來説,每賣一噸鋼虧損20元。

  數據顯示,冶金商會統計的130家民營鋼鐵企業銷售收入1.27萬億元,利潤-43億元,由盈轉虧,其中重點企業虧損16億元。從虧損面來看,2015年122家民營鋼企中虧損58家,虧損面達47%,近半虧損,同比增加28%,合計虧損更是從2013年的30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78億元,再到目前的159億元,虧損幅度增加高達103.8%。

  對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劉振江日前表示,鋼鐵協會會員鋼鐵企業主營業務已連續12個月虧損。

  “不少企業靠少提折舊擺平,會員企業鋼鐵主體折舊率從2004年平均9.31%下降到2015年的4.78%,若折舊率保持不變,實際上從2008年開始就已進入銷售利潤率為零的時代。”劉振江直言道,目前的銷售利潤率已降至-2.23%。

  近幾年商會統計的民營鋼鐵企業噸鋼平均利潤顯示,2010年噸鋼利潤高達100元,2012年56元,2013年64元,2014年68元,而到2015年則噸鋼利潤轉為每噸虧損20元。

  虧損面擴大,企業盈利進一步減少。數據顯示,民營企業中盈利10億元以上的有2家,較2014年減少3家,沙鋼集團盈利18.97億元,新武安集團盈利16.36億元;盈利5億元以上企業為5家,較上年減少6家;盈利3億元以上企業減少5家,盈利1億元以上企業減少13家。

  國有大型鋼企虧損更為嚴峻。全聯冶金商會原專家組組長劉勇昌表示,對18家虧損額度較大的國有企業統計,2015年産鋼1.6億噸,鋼鐵主業虧損742.9億,平均噸鋼虧損462元。其中噸鋼虧損超1000元企業達4家,最高噸鋼虧損1431元。

  劉勇昌指出,企業資産負債率越來越高,平均負債率為83%,其中最高資産負債率高達96.5%。産能越大,虧損越多,負債越重,有的被迫成為“僵屍企業”。

  全聯冶金商會原名譽會長趙喜子也指出,應高度重視鋼企普遍存在的負現金流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鋼企虧損的原因仍是産能過剩。趙喜子建議,為化解産能,應停止對“僵屍企業”的輸血。與此同時,內陸地區的鋼廠相比沿海、準沿海和沿江地區已無優勢,“僵屍企業”相比沿海沿江地區將逐年增多,也不再會是兼併重組的重點對象。

  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16年的鋼鐵市場是充滿未知數的一年,利好與利空兩方面因素將繼續相互交織。(記者 梁倩 實習生 杜宛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