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環保部長談環評紅頂仲介脫鉤:割自己的肉阻力大

  • 發佈時間:2016-02-19 07:26: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董冠洋  責任編輯:王斌

  “去年年底之前,環保部8家環評機構已全部脫鉤,跟環保部沒有任何關係了,我們兌現了對社會的承諾。另外,全國各地完成了140家環評機構脫鉤工作。今年還有200家類似的環評機構需要脫鉤。”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8日舉行大氣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情況中外媒體見面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回答記者關於“紅頂仲介”的提問時做上述表述。

  陳吉寧表示,“這個工作是非常繁重,坦率地講也很敏感,這是割自己的肉,阻力很大,但是我們堅定不移。”

  2015年初,中央巡視組在環保部巡視之後,反饋意見提出關於環保服務技術領域中存在很突出的“紅頂仲介”問題。當年的全國“兩會”上,陳吉寧曾表示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脫鉤是徹徹底底的脫鉤,人員完全脫離,財務全部脫離,沒有任何資産方面的聯繫”,陳吉寧強調,要避免出現“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以保障制度執行的公正性。

  “我們向社會許諾,就要按時完成”,“必須完成,沒有任何條件”,陳吉寧強調。

  事實上,很多時候,中國環境保護的阻力還來自地方當局。

  “確實存在地方干預的問題”,陳吉寧説。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第六條明確規定,地方各級政府對本轄區的環境品質負責落實地方政府環境保護責任。“怎麼落實這個責任?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包括對環境出問題的(地方)公開約談”,陳吉寧説。2015年,官方共對163個市開展了綜合督查,對31個市進行了約談,對20個市縣實施了區域限批,對176個問題進行了掛牌督辦。

  此外,陳吉寧強調,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還有一項重大環境制度改革,即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目的是建立環境監測監管的統一性、權威性和有效性。“我們在制度設計上存在著地方重發展、輕環保,干預環保的監測、監察和執法,環保責任難以落實,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和違法不究的現象,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陳吉寧説。(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