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調高個稅起徵點 既是供給側改革也是需求側改革

  • 發佈時間:2016-02-01 07:27:1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隨著嘀嘟一聲響,銀行手機短信提醒賬戶變動,辦公室同仁幾乎同時驚異地發現“發獎金了”。隨即,開始交頭接耳,進而轉為公開討論,這數量為什麼比預想的少那麼多?

  在弄清了規則之後,同仁們除了感嘆“理想太豐滿”以外,還發現原來個人收入所得稅總是比預想的高一些。查閱資料發現,我國個稅起徵點自1980年確定為800元後歷經了三次調整,2006年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

  儘管如此,我國的個稅仍然被輿論評價為“工資稅”,中低收入者稅收貢獻率達65%左右。在2015年的兩會上,上調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的呼聲再起,全國人大代表、格力空調董事長董明珠等建議將個稅起徵點上調至5000元。

  通過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可以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通過當期收入增長效應促進消費,可提振市場對短期經濟增長的信心。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1萬億元,同比增長10.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6%。消費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升至66.4%,創15年新高,比2014年高15.4個百分點。這足以説明消費在當前經濟增長中的積極作用。

  在當前經濟結構轉型的背景下,擴大需求與消費升級可以視作穩定經濟增長的一個可靠抓手,而提高個稅起徵點進而增加社會成員收入,對消費需求的增長自然産生推動作用,而且這是一個長效政策,中長期看,個稅起徵點提高對經濟增長具有積極的可持續性意義。

  從現在流行的供給側改革角度看,起徵點提高,稅收減少,相當於勞動工資增加,可以促進勞動力供給的增加,使經濟在供給端得到改善。可見,個稅起徵點的提高是適應供給與需求雙側的一項改革。

  再説,距離2011年上調個稅起徵點,已經四年多時間沒有再調整過。業界對於調高個稅起徵點的呼籲也一直存在,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去年兩會期間表示,簡單地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並不公平,實施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比較科學。個稅改革關乎每個社會成員根本利益,有專家提出按家庭為單位計徵個人所得稅,將子女教育與職業教育列入專項抵扣等多種建議方案,但由於技術操作原因,相關改革一直進展緩慢。不過,今年開始商業健康保險費用在稅前扣除試點實施。這或可看作個稅改革加速推進的一個標誌。

  在同仁們爭論個稅多寡問題漸漸平息時,有媒體報道,個稅改革方案已經完成,預計最快2016年上半年上報,下半年會選擇部分方案實施。希望這個時間表不再後延,明年再發年終獎時,同仁們可以少幾分爭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