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微信朋友圈各種行銷轉發讓人不勝其煩 或暗藏騙局

  • 發佈時間:2015-10-31 16:26:4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隨著微信用戶的激增,越來越多的不法之徒將目標瞄準了微信用戶,國外代購、愛心資訊、虛假客服等等都可能藏有騙局,甚至搶個紅包都可能造成財産損失。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朱巍,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律師胡鋼參與了節目的討論並作出了分析。

  有媒體報道,90後女孩小翁參加了福州易行數位科技公司發出的iphone6手機微信砍價活動,通過大量轉發,最後以4300元砍得一部iphone6手機。嘗到甜頭的小翁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親朋好友。在砍價成功後並幫大家墊付了18部手機的錢,可沒想到一部手機都沒收到,而自己準備嫁粧的近8萬元全都打了水漂。據了解,和小翁有同樣遭遇的,還有200多人。

  這種微信“砍價”是一種什麼樣的行銷方式?騙局是怎麼設下的?

  胡鋼:總體上來説,它是通過網路的方式,讓很多人來參與,讓你感覺很簡單,填點自己的個人資訊或者少量付一點錢,或者讓朋友一起來做什麼事,可能就是按幾下就能獲得很大的收益。這種行為當然不排除一些商家在特定時段對於特定商品或者服務的短時促銷行為,但是更有可能被相關的詐騙分子所利用。所以網上的這種行為我們要慎重參與,尤其是不要輕易洩露自己的個人身份資訊,還有個人財務資訊。對於這種所謂的小便宜,適當遠離可能比較保守,但也許是一種可靠的方式。

  朱巍:微信現在已經變成最大的、最普遍、最流行的即時通訊工具,它已經變成了生活的一種方式,這就是一個大的數據庫,廣告商就會想辦法來嵌入到微商的微信行銷之中。據我所知,微信屬於自媒體,自媒體廣告是否立法,現在還在困惑之中。現在微信上確實存在一些問題,這種行銷大概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它轉發過來資訊我直接點“砍價”,它會自動吸收我的名字;還有一種是要自己重新註冊,這種要額外小心,因為它既然需要重新註冊,就説明它沒有跟微信建立對接的關係,它只是把微信做為一個平臺,把你的個人資訊轉到另外一個平臺上去。那麼這個時候消費者上當受騙能不能找微信平臺呢?我個人覺得是不可以的。因為微信作為一個技術仲介,每天有各種資訊在上面,它沒有主動審查的義務,這種時候只能寄希望於找到這個騙子了。

  微信朋友圈裏還經常發佈“生病求獻血”、“貧困求捐款”、“幫忙找孩子”等傳遞正能量的文章,但這些看似“正能量”的內容,也可能暗藏詐騙電話。朋友圈這些消息中往往包含電話、銀行卡號等資訊。 對這類情況,消費者怎麼破解?

  胡鋼:有愛心是人的本性,非常值得弘揚。在網路時代的求助的資訊,有些顯得不是特別急難險重的,不妨稍微等一兩小時或者等個幾天,也許它的真實性就顯露出來了。我們稍微慎重一點,對於我們的愛心來説是一種保護,也是一種激勵。同時我們也提醒一下有些人,如果你在網路這種公共場合散佈虛假資訊,那麼可能涉及多種罪名,包括馬上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九,利用資訊網路散佈虛假警情等資訊,有可能承擔刑事責任,而不僅僅是行政責任或者簡單民事賠償責任。

  逢年過節或者過生日通過微信發紅包很常見,但紅包也能成為詐騙手段。記者了解到,常見的微信紅包詐騙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微信AA紅包詐騙,不法分子利用文字遊戲把“AA付款”偽裝成“AA紅包”,利用部分用戶對微信AA收款功能的不熟悉,誘導轉賬。第二種則是將“紅包大盜”手機木馬偽裝成微信紅包,竊取手機用戶的銀行卡號等資訊。它設計的頁面跟微信錢包十分相似,點擊後界面會提示輸入一個密碼,輸入後會出現一個“恭喜你成功領取紅包多少元”,不知情的人會真的以為領取到了紅包,其實在不知不覺中,用戶銀行卡內的餘額可能就已經被盜走。消費者應該怎麼應對?

  朱巍:領紅包支付密碼,這不是胡説嗎?這就缺乏常識了。我覺得紅包很有意思,它變成一個生活方式,領紅包是一種單方接受受益的行為,怎麼可能要求你的銀行密碼呢,這個行為肯定是假的,如果在你手機裏出現了,我推薦首先卸載微信,把木馬病毒殺一下,然後再使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