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亞投行以GDP為基礎分配股權 中國需在道德制高點

  • 發佈時間:2015-04-16 13:55:3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昨日(4月15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揭曉了創始成員國的最終名單,橫跨亞洲、大洋洲、歐洲、拉美、非洲等五大洲的57國正式入駐亞投行。有了近乎完美的開局,亞投行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下一階段,應該放棄‘博弈思維’,不應將亞投行作為中國在中美博弈中的勝利,而應將其作為轉變以美國資産為主的全球金融資源配置模式、為世界謀福利的起點,同時也促進中國自身利益,這樣才能始終站在道德制高點,不受到成員國或外部的質疑。”

  就外界關心的投票權分配,各方專家都向記者表示,中國將佔據絕對的主導,但這也同樣意味著最多的出資和最大的責任;就治理模式,昨日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表示:“相關工作得到了世界銀行(世行)、亞洲開發銀行(亞開行)等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的支援。亞投行將充分借鑒現有多邊開發銀行通行的經驗和好的做法,同時也要避免其走過的彎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運營效率,更好地為成員國服務。”

  行長人選、治理、股權分配待解

  隨著意向創始成員國名單的確立,工作才剛剛開始。行長人選、治理結構、投票權分配等關鍵問題都將逐步浮出水面。

  史耀斌表示,各方將於今年4月底和5月底分別在北京和新加坡舉行籌建亞投行第四次和第五次首席談判代表會議,商定亞投行章程草案,並於6月底前簽署章程。

  就股權分配而言,官方消息明確,亞投行的股權分配將以GDP為基礎,其中亞洲成員的股權佔比可能在70%到75%之間,亞洲以外國家分配剩餘的25%到30%股權。這意味著中國成為亞投行第一大股東基本已成定局。

  因此也有媒體估算,中國將佔據約39%的股權,印度佔據8%,此後依次是德、法、韓、英、意。當然,隨著成員國數量增加,每一個國家的股份比例都會下降,中國也不例外。

  對於治理結構,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監事長杜靜近日則表示,亞投行應該實現治理結構動態優化。

  “亞投行治理結構的過程本身是靈活並開放的,中國作為發起方,隨著成員國的增加與開放程度的深入,單向主導其事務的狀態會越來越少。總之,只要亞投行功能作用定位不偏離‘利益分享、發展互贏’的基本方向,其對全球金融秩序和治理結構的改變與貢獻,就一定會的展現出來。因而,大可不必介意別人的説三道四與指手畫腳。”杜靜建議。”

  在治理和規則設立方面,張春也對本報表示:“中國還要學很多國際規則,包括風控、治理結構、透明、反腐,此前中國幾乎沒有相關經驗。”

  亞開行、世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也均表示願意與亞投行開展合作,並與亞投行籌建多邊臨時秘書處建立了工作聯繫,在許多方面給予了支援。

  不過,新佈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執行長Marc Uzan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建議:“亞投行不應該複製世界銀行、IMF的現行模式,要有中國特色,這樣才能確保該多邊機制的決策高效落實,不受官僚政治影響。” 此前,外上述機構的整體印像是過度官僚化,審核、評估過度繁瑣,緊急貸款側重發達國家。

  就行長人選,史武耀表示,根據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的通行做法,亞投行將在正式成立後召開部長級理事會任命首任行長。而當前,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金立群的呼聲頗高。

  官方消息,亞投行將設立理事會、董事會和管理層三層管理架構,並將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確保決策的高效、公開和透明。亞投行將根據公開、透明、擇優的原則選聘行長和高層管理人員。

  揚棄現行國際機構貸款機制

  除了上述問題,亞投行的銀行定位無法避免的就是貸款機制。有媒體報道稱,亞投行第一個項目就是投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地建設,其中一項就是從北京到巴格達的鐵路建設。

  “亞投行專注于各成員國基建投資,基建投資期限較長,且部分國家較為落後,因此需要謹慎地進行貸款項目評估、加強風控,否則屆時出現壞賬、貸款能力受限,難免會影響國際信用。”張春表示。

  新華社舉例介紹,世行和IMF均有專門的審查機制,近鄰的亞開行則成立了一個名為“合規審查小組”的機制,專門對貸款人的資格進行審查。

  不過,亞投行應該揚棄上述多邊機構的審查機制。“一直以來IMF在給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時,往往附加開放市場、體制改革等符合發達國家利益的苛刻條件,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讓發展中國家對IMF的指責聲進一步放大。”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宋錚告訴本報記者。

  新華社建議,亞投行要建立自己的貸款評估機制,嚴格審查貸款的發放、使用和回收。這將是一個系統工程,亞投行在成立之初恐怕不具備完善的評估能力,短期內可能要借助第三方合作,標普、穆迪和惠譽三家美國評級機構壟斷全球評級市場,未來可著手建立自己的評估機構。

  摒棄“博弈思維”優化全球資源配置

  儘管官方尚未就上述繁複的各項理細則作出解釋,但有一點是確定的——亞投行是世界的亞投行。

  張春向記者表示:“亞投行將推動全球金融資源配置模式的改變。當前,中國等國的大量外匯儲備都用於購買低收益的美國國債,這既不利於中國,更不利於美國。”

   “因此,當前中國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投資發展中國家基建,這是非常合理的資源配置,符合全球利益。如果中國能夠順著這個思路前行,便會佔據道德制高點,美國此後也不會繼續反對。歐洲各國正式認識到了這點才相繼加入。”張春對記者表示。

  亞投行的出現,反映了新型國際關係,其目標是促進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會將注意力集中放在經濟發展上。正如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所説:“亞投行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為主導的多邊開發機構,未來會更多考慮發展中國家的訴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