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董事會試點涵蓋大半央企 形似多於神似淪為花瓶

  • 發佈時間:2015-01-25 10:09: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根據國資委的統一部署,航太科技、國家電網、中國建築等16家央企正式納入規範董事會建設範圍。但是建立了董事會能否做到科學決策?外部董事作為董事會建設的重要內容,能否洗刷“花瓶”的外號?

  大半央企已試點董事會

  自從2004年啟動董事會改革以來,112家央企中的74家已經進入試點名單。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認為,董事會試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引進外部董事。

  “部董事數量上要超過內部董事。在結構上面,外部董事在一些專門的委員會,比如説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這些全都是外部董事。”

  引入外部董事是為了增強董事會的獨立性和專業性,實現企業決策權與執行權的分離,使董事會具備決策能力和對經理層的問責能力。同時避免決策過程中的“一言堂”。

  央企董事會目前“形似”多於“神似”

  面對11年以來的改革成果,有人質疑説,目前的董事會建設只是做到了“形似”,距離“神似”還有一定的距離。中國遠洋集團前任董秘張永堅就是其中一個:

  “真正董事會開會的機會不多。實際上董事會的決策人物是董事長或者總裁。你看現在公司裏出現的問題,很少是董事會發現或者否定的。”

  目前中央企業的外部董事中有半數以上是由央企退休的老同志出任的,或者由大學、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兼任。彭建國認為,外部董事相對於內部董事來説,最大的特點是“敢言”,這也讓央企的決策機制出現很大的改觀。但是受困于産權制度的關係,還是顯得有些動力不足。

  拿別人的錢替別人辦事,容易既不講成本也不講效果。拿別人的錢給自己辦事,一般來説更注重結果,而不注重成本。如果拿自己的錢幹自己的事,那就既要講成本又要講效果。

  事實上確實如此,在缺乏激勵和約束機制的情況下,哪個外部董事會因為某些決策和董事長吵得面紅耳赤?

  儘管如此,張永堅仍然認為,這些非上市公司裏外部董事的作用,仍然比上市公司裏獨立董事的作用要強,根本原因就是這些獨董們揣著“一堂和氣”的信條,忙著和大家搞好關係。

  因為外部董事是由國資委選派的,他們之前可能也是央企的領導人。上市公司裏的獨立董事是大股東選的。除非獨董的表決會導致自己的違法違紀,否則他們一般不會真正的維護小股東和出資人的權益。

  事實上獨立董事“不獨立”的現象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之前中組部關於規範領導幹部兼職的一紙文件曾在300多家上市公司裏引發獨立董事“離職潮”。

  央企董事會如何擺脫“橡皮圖章”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央企業的董事會難免成為“橡皮圖章”。那麼如何讓中央企業董事會的腰杆兒硬起來?彭建國的建議是,應該把外部董事“職業化”:

  三中全會提出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我覺得範圍應該拓展到外部董事。外部董事也應該職業化。只有職業化以後才更有動力和約束力,更專業,可以把所有的時間精力用在這上面。

  而張永堅則認為央企可以考慮交叉持股,用一個大股東去制約另一個大股東。

  很多國有企業都處於産業的上下游,能不能從發展戰略合作關係的角度互相參股。它也有了利益在裏面,就會有制衡作用。

  目前在國有控股和獨資的企業裏,董事長作為出資人代表,由國資委和中組部任命。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瑞提醒説,主管機構“選賢任能”也很重要,對的制度還是要由對的人去完成。

  一個內行當這個頭,他能運作的自如。但是有時候組織安排人啊,有時候是“給位置”。這個人級別夠了,要給個位置。但是這個位置適不適合他的特長,考慮的很少。所以企業的董事長、黨委書記如果要任命的話要考慮到這些層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