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英媒:製造業基礎脆弱 “印度製造”難追趕中國

  • 發佈時間:2015-01-04 08:51:58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外媒稱,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在思考他的“新年決心”時,有一個目標特別突出:加倍努力把印度打造成一個可以媲美中國的世界製造中心。對印度的未來而言,很少有哪個目標比這個更重要。但是,可能也很少有哪個目標比這個更難實現。

  據英國《金融時報》2014年12月31日報道,印度製造業的脆弱從數據上可以看出來。製造業僅佔該國國內生産總值的15%,尚不及中國的一半。沒有哪個亞洲窮國是憑著如此弱的數據晉級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的。所以,莫迪在2014年9月大張旗鼓宣佈的“印度製造”計劃顯得非常緊迫。

  印度在某些高科技製造行業具有優勢。福特、現代(等許多公司都在該國經營著世界最先進的工廠,工廠裏配備了大量機器人。許多跨國汽車製造商把印度視為一個重要的出口基地。但是,印度在服裝和電子産品等低技能、勞動密集型的産業上比較遜色,這引起了擔憂,因為到2030年前,印度每年必須創造出1200萬個新工作崗位,才能滿足即將到來的人口激增大潮所帶來的就業需求。

  諾基亞的事例就充分體現了印度的這些困難。直到去年,這家芬蘭科技集團還一直在金奈經營著一家現代化水準非常高的大型工廠,雇用了約8000名工人,向全球各地出口産品。當地圍繞該工廠建立了一條供應鏈,吸引了中國智慧手機生産商富士康等公司。但這一切都發生在印度稅務部門盯上這家企業之前。兩項有爭議的課稅要求,導致將該工廠移交給微軟——作為一項全球收購交易的一部分——的計劃落空。如今,該工廠將被賣掉或關閉,將工人和供應商都置於危險之中。

  更糟糕的是,今後其他手機生産商不太可能像諾基亞那樣做,以免重蹈覆轍。儘管國內需求急劇上升,但Micromax等本土生産商幾乎完全依靠中國供應商。中國的小米打算在印度發展,計劃在班加羅爾設立一間研發實驗室,但起碼到2016年才會在當地進行生産。在印度尋求在製造業取得成功之時,手機等勞動密集型産品應是一種理想的選擇。然而,行業組織警告稱,明年印度手機出口可能下降至零。

  扭轉這種趨勢將很難,使得莫迪本來值得稱讚的“印度製造”計劃所取得的有限進展更加令人沮喪。“印度製造”的説法成了曲意逢迎的實業界人士的口頭禪,但沒能推動多大政策變化。“歸根結底,説得多,做得少,”莫迪所屬黨派的一名前部長上月哀嘆道。

  經濟學家阿爾溫德·帕納格裏亞表示,這種缺乏具體措施的情況確實令人失望,但出口導向型製造業依然是印度經濟的最大希望。他主張,“印度製造”計劃應被視為印度有必要進行廣泛改革的一個理由,比如廢除過時的勞動和土地徵用法規。這非常合理,但也令人警醒。它表明,印度要實現製造業抱負,就必須在所有經濟領域進行艱苦卓絕、乃至不太可能完成的變革。

  更糟糕的是,亞洲製造業的性質正在發生變化,這使印度的任務變得更加棘手。廉價勞動力依然是一個優勢,但要吸引跨國企業轉移生産地點,物流和能源成本等因素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印度在這兩方面並不佔優。即使在中國運營的製造商面臨薪資上漲的壓力,也並沒有出現大批製造商轉戰印度的跡象。

  然後,需求也是一個問題。“整體而言,世界不大可能容納另一個類似于中國的出口導向型國家,”印度央行行長拉古拉姆·拉詹12月在警告打著支援製造業的幌子在關稅方面暗中向個別行業傾斜的做法時這樣表示。

  這並不是説印度不可能有所進步。波士頓諮詢公司最近發佈的一份報告對25個出口大國的製造業成本進行排名,印度僅次於印尼,排在第二位。印度製造業面臨著無數的障礙,但反過來這也表明,印度至少有可能去除這些成本中的一部分,比如通過改革過度嚴厲、打垮了那家諾基亞工廠的稅制來使成本降低。

  然而,印度成功把自身打造成一個中國式出口強國的可能性很小。但如果能在這條路上走出一段距離,對印度的發展也能起到關鍵性的促進作用。在莫迪思考2015年的首要任務時,他或許會想到,完成計劃的一部分總比完全不作嘗試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