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內地中小企業處半停工狀態 成本增量幾乎吃掉利潤

  • 發佈時間:2014-10-20 10: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江蘇蘇州盛澤鎮,年産各類紡織品百億米,以“衣被天下”聞名,是全國紡織業的風向標。不過,今年以來,盛澤的紡織企業主有些迷茫。

  8月,盛澤鎮南麻商會主動發通知提醒,“今年紡織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各企業要適當減産,並降低庫存。”9月,反映全行業景氣度的盛澤絲綢化纖指數則從去年1月的110,跌到了不足100,創造了近三年來的新低。“停工快死,不停工慢死,不是今年死,就是明年死,小企業反正要死”的悲觀論調一時盛行。

  以中小企業起家的盛澤,迎來了新的轉型關頭。

  傳統旺季卻遭遇行業寒冬

  訂單減少、利潤萎縮及資金緊張令企業信心不足

  10月14日,距離首屆江蘇(盛澤)紡織博覽會只有兩天時間了,盛澤鎮的紡織企業老闆劉紅衛還在為能否爭取到一個展位而煩惱,這可能是扭轉今年一直下降的銷售曲線的最後機會。

  按慣例,9月是紡織業的傳統旺季,紡織企業都會備足原料,開足機器。但今年的這個紡織訂單期,劉紅衛沒敢備料,企業的部分織機已經停工,少了往年機器滿負荷運轉時的緊張場面。

  “家紡布料的傳統旺季一般從9月下旬開始,但到目前訂單還很少。與去年同期相比,最主要的變化還是在價格和利潤方面。”劉紅衛經營的織造企業主營家紡類布料。作為産業鏈的中間環節,布料企業一方面受到下游貿易商不斷壓價,價格整體下跌;另一方面今年以來染費持續上漲,成本支出又在增加,“織造企業處於産業鏈的‘夾心層’,行業稍有調整,我們利潤萎縮就比較明顯。”

  不僅布料企業,紡絲企業也是處於半停工狀態。“我對市場的信心仍舊不足,半停半開觀望市場。”吳先生的企業生産錦綸長絲,企業前期停機一個月後在9月3日試開機,開機後負荷僅在五成。“雖然産品價格仍維持前期的水準,但企業還是虧損嚴重,已經虧了好幾百萬元。”

  除了訂單減少,下游企業資金緊張,回款週期長,甚至資金鏈斷裂,也是造成行業中端企業信心不足的原因。“雖然前期賬款已基本追討完畢,但資金問題仍然很大,下游客戶情況仍不好。”在重新開機後,吳先生對下游客戶實行強硬的“不欠款”措施,“寧願不做,也不接欠款的單子”。對於後市,他有些悲觀,“如果情況不好的話,11月份可能還會再停。”

  盛澤鎮經濟發展局數據顯示,今年1到9月,紡織業佔工業比重超九成的盛澤鎮,工業增加值完成96.2億元,下降8.21%,工業總産值523億元,下降15.5%。9月的盛澤絲綢化纖指數則跌到了不足100,創造了近三年來的新低,相當數量的中小布料、紡絲企業處於半停工狀態,甚至不少大型企業也感到了寒意。華福織造有限公司,年銷售額達20多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董事長施清島感慨,今年不少外貿訂單利潤下降,內銷訂單則是數量減少很多,“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市場調整期可能要持續一兩年。”

  成本增量幾乎吃掉全部利潤

  規模小不是問題,低端産品供大於求才是原因

  劉紅衛經營的織造廠裏,偌大的車間大約只有一半的機器在運作,幾個工人穿梭其中,地上雜亂地擺放著幾個零件、幾個空箱子,有的地方還有一片污漬。盛澤部分小微紡織企業的生産現狀,從劉紅衛的企業可見一斑。

  規模小並不是問題,檔次低卻是致命傷。根據盛澤鎮經濟發展局相關工作人員的介紹,當地2500多家的紡織企業中,産值在億元以上的企業只有近80家,剩下的2000多家企業多屬於小微企業,管理相對比較粗放,創新能力普遍不強,主要集中在低端生産製造環節,因此,在産業調整中首先遭遇衝擊。

  “盛澤紡織業這艘大船的總噸位大,看起來很美,但主要是由眾多小舢板組成的。風暴一來就現了原形,抗不了風險。”劉紅衛説。

  作為低端生産製造環節,盛澤織造受生産要素成本上升的困擾尤甚。“現在每年工人工資漲幅都在10%左右。”經營織造企業的吳先生告訴記者,公司現在有員工600多人,根據工種不同,工資也有所差異,如擋車工目前的月薪在5300元—6000元之間;保全工目前的月薪在10000元以上。與去年相比,工人月薪普遍上漲近兩成。勞動力成本的增量幾乎就吃掉了全部利潤。“此外,物流、融資、環保等成本以及人民幣升值,都是企業需要面臨的挑戰。”

  前幾年的行情好,當地紡織企業大幹快上,又導致了低端産能嚴重過剩。蘇州志向集團董事會秘書丁結緣説,“2011年的行情是,只要你有錢上機器就能夠賺錢,根本不注重創新,導致了很多企業盲目擴張,最後産品供大於求。”

  盛澤絲綢協會會長蔡雪熊也認為,因為行情好,前些年上的機器大多技術水準不高。據協會了解,在當地近1000家擁有噴水織機的工廠中,技術檔次低的噴水織機佔了大部分。“許多企業技術裝備水準不高,織機是運轉了十多年的陳舊機型,織機簡陋,輕型狹幅,只能生産比較低檔的産品。”

  低水準擴張導致低檔次産品供大於求,價格下跌嚴重,使資金壓力雪上加霜。蔡雪熊介紹,盛澤黃家溪村一家生産倣真絲“雪紡”的企業,今年每米銷售價下跌一半多,庫存有200萬米,應收款500萬元,銀行貸款800萬元,資金壓力很大。“這種情況在大部分創新能力較弱的小微企業中較為普遍。”

  在蔡雪熊看來,盛澤紡織業的不景氣,更是紡織業大趨勢的一個微觀反映。“歐美日的一些低端紡織品及服裝的訂單已向東南亞及南亞地區轉移。服裝訂單轉移了,服裝廠所需的布料就相應減少,而且這種産業轉移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

  “小而美”也能驅寒過冬

  在産業轉型升級中,小企業也能活得更好

  危機危機,危中有機。“市場不好也給了企業進行轉型升級的壓力和動力。”中國綢都網副總經理沈劍認為,盛澤鎮能夠成為全國知名的紡織重鎮,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當地的中國東方絲綢市場。這個目前交易額在1000多億元的專業市場,是資源集聚的世界級平臺。

  “如果説盛澤發展的劣勢在於企業技術力量不夠、産品檔次不高以及成本增大,那麼盛澤發展的優勢就在於産業鏈完備和有了東方絲綢市場這個平臺。”沈劍説,市場帶來了人流、資金流、物流,也帶來了資訊和理念,這些都是盛澤轉型升級的優勢。

  以市場專業資訊引領研發,加大創新投入,讓華福織造多年來一直是盛澤的排頭兵。如今,在蘇州華福織造公司數千平方米的展廳裏,展出的自主研發布料達上萬種。“專業市場的存在,讓我每天都能了解到最新的市場資訊。這是我們研發的可降解布料,對環境相當友好。”施清島指著一塊紅色的薄薄的布料對記者説,這塊布料的附加值“高得嚇人”,儘管售價高但訂單卻不愁。“我們每年投入銷售額的5%用於研發,研發出的新産品達到500多個,這讓企業既獲得發展的源源動力,也增強了抗風險能力。”

  把握製造業發展趨勢,從生産型向生産服務型企業轉型,也是企業的轉型之道。2011年,盛澤紡織業達到高峰期,當年只要投資擴大産能,企業就能獲得豐厚的利潤。不過,志向集團的董事長黃志向反而把276台機器賣得只剩下99台,然後又購進22台新機器。

  “我把生産部門完全取消,這121台機器只用於試驗。” 為了向微笑曲線兩端攀升,黃志向把生産環節全部外包給其他織造企業,公司集中精力投入研發和銷售。如今,志向集團每年投入研發的經費佔銷售額的10%以上,開發的四個系列新布料已經成為紡織業的技術標準,並成為在新三板上市的高科技企業。“我還想向微笑曲線的更高端發展,那就是制定技術標準和引領流行趨勢,獲得市場的定價權。”

  注重時尚潮流分析,與古為新,也能做到“小而美”。蘇州鼎盛絲綢有限公司投入鉅資收購了一家以難以為繼的宋錦生産廠家,通過技術改造重新實現宋錦的産業化。“現在宋錦這種高檔絲綢布料,不僅能做服裝,還可以用於製作箱包。”公司董事長吳建華拿出一件具有傳統服裝樣式的宋錦布料外套表示,這件由知名設計師設計的服裝,在北京的專賣店裏已賣到上萬元。另一件宋錦布料的手提包則成為國禮送給外國政要夫人。他介紹,與公司普通的布料比較,一般布料的利潤在5%,而宋錦的利潤則高達30%,目前公司正在增加織造宋錦的機器,宋錦産品的銷售額佔比逐年提高。“我現在正在提升宋錦和上久楷品牌的附加值,我們不求企業成為大象,但求把它打造成‘小而美’的私人定制高端品牌。”

  “在産業轉型升級中,小企業也能活得更好。盛澤優勢小企業的轉型成功,讓我們在平淡的市場中看到了轉型的路徑,也讓我們看到了美好的未來。”盛澤鎮黨委書記李建炯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