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國務院出臺新政幫扶“小微” 六策助推萬眾創新

  • 發佈時間:2014-09-18 07: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康亮  責任編輯:孔彬彬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會議指出,小微企業是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的重要源泉。在推進簡政放權,尤其是實施商事制度等改革後,新設企業大幅增加。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特別是在改革中“呱呱墜地”新生者的扶持,讓它們在公平競爭中搏擊壯大,可形成示範效應,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能增添社會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民生改善。

  小微企業助推中國式創新

  所謂小微企業,根據此前中國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主要包括: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人民幣,下同),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産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産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中國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在接受中新社記者表示,此次官方的幫扶政策很有必要,特別是考慮當前中國的小微企業正處於關鍵的轉型時期。國內的小微企業不再是落後、小型服務業的代名詞,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等新興産業所佔的比重已經越來越大,“如果及時加大支援力度,小微企業有望成為中國式創新的強大助力”。

  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綜合處處長童有好亦持相同意見。童有好指出,據統計,約三分之二的新發明、新創造都是中小企業做出的,微軟、蘋果、阿里巴巴、百度等高科技公司最早都是小企業孵化而來的。中小企業具有“船小好掉頭”的優勢,具有空前的創新精神和力度,但同樣也存在缺錢、缺人、缺市場等瓶頸問題,需要扶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前召開的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首次提出自己的“創新觀”;強調要從中國國情出發,努力成為創新大國;並承諾為企業創新鬆綁。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小微幫扶政策即為李克強創新戰略的新措施。

  “其次,從就業層面而言,小微企業加上個體工商戶,在城鎮就業中所佔的比重大概在30%-40%,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大利器。”白景明指出。

  對此,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亦持相同意見。但李慧勇提醒中新社記者,當前中國經濟整體面臨下行壓力,小微企業天生抗壓力弱,必須加以保護。“比如,小微企業的稅負痛感較強。”

  今年4月,中國光大銀行與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聯合發佈的《中小企業稅收發展報告》顯示,12.93%的企業認為“較重的稅負”是經營過程中除“用工成本上升”及“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外最主要的困難。在所得稅率上,小微企業的稅收負擔明顯高於大中型企業,差距甚至接近一倍。就增值稅而言,小微企業和大中型企業的稅收負擔比例大致相當;不過,在所得稅率上,小微企業的稅收負擔明顯高於大中型企業,差距甚至接近一倍。

  李慧勇進一步指出,綜合來看,中國經濟增速也已經明顯換擋,不可能再持續過去8%以上的高速。中國經濟能否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能否順利切換至中高速發展階段,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激發小微企業的發展潛力和民眾的創新能力。“此次官方對小微企業的幫扶政策,亦與新一屆政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國家創新能力的戰略密切相關。”李慧勇説。

  隨著中國經濟提質增效進程的推進,官方對於小微企業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今年以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扶持小微企業,特別是致力於解決其融資成本高企的固疾,僅在7月份就4次提及“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相關問題,並出臺了十大舉措。

  全方位的政策扶持

  為進一步扶持小微企業的發展,當天會議確定,在繼續實施好現有小微企業支援政策的同時,重點推出以下新政策:一是加大進一步簡政放權力度。加快清理不必要的證照和資質、資格審批,為小微企業降門檻、除障礙。

  二是加大稅收支援。在現行對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暫免征收增值稅、營業稅的基礎上,從今年10月1日至2015年底,將月銷售額2—3萬元的也納入暫免征稅範圍。對小微企業從事國家鼓勵類項目,進口自用且國內不能生産的先進設備,免征關稅。

  三是加大融資支援。採取業務補助、增量業務獎勵等措施,引導擔保、金融和外貿綜合服務等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單列小微企業信貸計劃,鼓勵大銀行設立服務小微企業專營機構。推動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銀行等金融機構取得實質性進展。

  四是加大財政支援。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小微企業,給予社會保險補貼。政府以購買服務等方式,為小微企業免費提供技能培訓、市場開拓等服務。高校畢業生到小微企業就業,由市、縣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免費保管檔案。

  五是加大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對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的支援,鼓勵地方中小企業扶持資金將小微企業納入支援範圍。

  六是加大服務小微企業的資訊系統建設,方便企業獲得政策資訊,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提供更有效服務。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要確保政策儘快落實,並適時提出進一步措施,幫助小微企業贏得“大未來”。

  “此次的國務院出臺的政策對於小微企業而言,不再局限于融資成本,還包括人力資本、物理環境、信用體系等等,屬於全方位的政策扶持,將産生實質性的幫助。”白景明説。

  針對財政支援政策方面,白景明認為,該項政策有一箭雙雕的作用,不僅有利於緩解小微企業的資金壓力,亦有利於增強小微企業的人力資本;儘管諸如培訓等費用對大中型企業負擔不重,但小微企業的資金承受力相對較弱,有了財政補貼,則既減輕了企業負擔,又能夠提高小微企業的人才競爭力,“免費保管檔案看著小,但對於小微企業留住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就融資政策方面,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儘管國內大中型商業銀行在戰略上更加重視小微企業的信貸需求,但由於小微企業信貸操作成本和不良率高等因素,在戰術上仍未予以足夠的重視,故有必要進一步鼓勵大銀行設立服務小微企業專營機構。

  但趙慶明亦強調,必須承認,大銀行對接大企業,小銀行對接小企業。這基本上是一個定律。美國小企業融資問題解決的相對較好,主要得益於美國有一大批小銀行。即使未來金融脫媒促使大型商業銀行信貸客戶重心下移,它們選擇的客戶往往也是規模較大的中小企業,或者説是中小企業中的較為優秀的那一小部分企業,絕大部分小型和微型企業難以成為大銀行的信貸客戶。

  趙慶明進一步指出,小微企業信貸需求往往具有短、頻、急的特點。同一區域內的小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上,往往比大銀行更有優勢。小銀行只在較小的地域範圍內營業,小銀行的所有者、經營者與小企業主往往都是鄰居,屬於熟人社會,他們之間基本上不存在資訊不對稱問題,因此,小銀行更容易了解和把握區域內小企業以及小企業主的信用狀況和還款能力,更能有針對性地提供金融服務。

  “同樣都是500億元的資本金,50家資本金規模為10億元的民營小銀行比5家資本金規模100億元的民營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信貸需求方面會做得更好,更有效率。相對於當前的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成立一批民營小銀行將遠勝於成立幾家大型或中型民營銀行。”趙慶明説。

  李慧勇則強調擔保等産業的作用。李慧勇指出,國內小微企業規模小、實力弱、信用級別較低,與大企業相比屬於弱勢群體,需要擔保仲介機構提供外部增信服務,以便獲得融資;有必要引導擔保等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李慧勇建議,未來可繼續通過財稅政策推進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推動擔保機構加強業務創新,探索低成本、可複製、易推廣的融資産品和服務模式,強化其分散風險、增強信用功能,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看來,就當天出臺的六項政策中,加大服務小微企業的資訊系統建設給其留下較深的印象。

  曾剛對中新社記者指出,就中國的金融現實而言,短期內仍將以間接金融為主,但在目前信用環境和信用氛圍不理想的情況下,部分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報表數據的規範性和真實性欠缺,導致銀行盡職調查成本較高,這是導致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原因之一。因而有必要儘快建立了一個包括小微企業在內的完善的信用系統,提高小微業務授信效率。

  根據央行的數據,央行于2006年建成的全國統一的金融信用資訊基礎數據庫(即企業和個人徵信系統),截至今年6月底,僅收錄1940多萬戶法人和8.5億自然人的信用記錄,仍有待進一步充實數據。

  曾剛進一步指出,未來中國的徵信系統應向多層次的方向發展,即以官方系統為主,吸納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等相關民營企業進入徵信領域,儘管央行的數據相對較為全面、權威,但阿里巴巴等企業在網路交易信用方面的數據亦很用代表性。(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