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關注焦點 > 正文

字號:  

景區門票漲價到底誰説了算?

  • 發佈時間:2014-09-28 16:48: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廬山門票180元;“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白帝城門票120元;“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黃鶴樓門票80元……

  一些網友戲言,遙想李白當年,閱盡大好河山,卻沒買過一張門票。換到現在肯定要花不少銀子。“十一”國慶長假將至,又到了旅遊的時候,可各大景區門票普遍漲價讓許多消費者惱火。到底是誰推動景區門票漲價?又該由誰來規範?

  門票漲價,誰是推手?

  進入9月以來,國內多家景區紛紛上調門票價格:廣東丹霞山景區的門票由原來淡旺季的160元、180元,統一漲到200元;保定淶源十瀑峽景區從35元漲到50元;玉龍雪山從105元漲到130元……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發佈的分析報告,目前全國5A級景區共有171個,門票的平均價格早已邁入“百元時代”。

  門票漲價,究竟誰是推手?

  專家指出,旅遊産品結構不合理,景區的攀比心理和地方財政對門票收入的依賴是門票頻頻漲價的三大推手。

  “現在國內旅遊很大一塊是指向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的景區。從國際上看,這樣的景區往往作為公益性機構對外開放,如果通過收取門票維持發展,跟國際慣例比是不吻合的。”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

  去年11月,嵩山少林寺狀告登封市嵩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違約,要求後者支付約5000萬元的門票分成及違約金。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解釋説,門票收入是少林寺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不僅是文物維修、殿堂重建的經費保障,也是維繫日常僧眾生活、開展佛事活動的經濟來源。

  “不僅如此,現在許多5A級景區標準相互攀比,廁所都要五星級,門票價格不漲才怪。”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樓嘉軍説。

  不靠門票,錢從哪來?

  旅遊業專家説,國外許多景區的門票價格佔每人平均月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過1%。國內一些景區的票價動輒一兩百元,遠遠高於這一比例。

  剛從美國旅遊歸來的遊客徐平告訴記者,他們全家在美國大峽谷遊玩時,只需支付入門費25美元,一家三口買一張票就可以在7天內自由進出景區,景區內也沒有“景中景”這樣的重復收費。

  不靠門票創收,錢從哪來?

  戴斌説,美國國家公園為非營利性公益組織,由美國內政部下轄的國家公園管理局負責管理,經費主要由該機構撥款,還有一些經費由社會團體、基金會或私人捐贈。

  而目前我國景區基本上是管委會體制,以自負盈虧為主,即使有政府補貼佔比也很小。國內景區收入來源單一,難免過分依賴“門票經濟”。

  “現在不少古鎮都攔起來收費,這樣的發展思路就有問題。應鼓勵遊客遊覽古鎮,品嘗特色美食、買旅遊紀念品,通過這些來獲取收入。”樓嘉軍認為,地方政府應改變發展思維,鼓勵景區結構調整。

  在眾多景區漲價的同時,也有一些景區“逆勢而行”。湖北三峽大壩旅遊區宣佈對中國遊客免費開放,北京、濟南在國慶節當天公園、景區全部或部分免費開放。

  “過度依賴‘門票經濟’是短視行為,而景區的免費將帶來周邊商業價值的提升。”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認為,“像西湖景區免費開放,其綜合旅遊經濟收入和社會效益不降反增,其經驗值得各景區經營者好好總結學習。”

  隨意漲價,誰來規範?

  “可以考慮通過修訂旅遊法,對國家層面的5A級景區進行價格限定。”樓嘉軍建議。

  上海財經大學旅遊管理系主任何建民説,對具有壟斷性的國家旅遊資源來説,必須引入監管機制,景區的收入與支出的透明化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第三方的介入。

  如何規範景區門票價格,在網上也引起熱議。網友“鐘學城”認為,有關部門對漲價不能視而不見或只是階段性地監管,必須建立長效機制。對於不正當收費應及時制止和查處,以保障旅遊市場的健康發展和消費者利益。

  “要倒逼旅遊景區轉型,進行産業結構調整,由原來的‘門票經濟’轉向走産業化道路。或可採用服務補貼、服務外包等形式,實現公園免票或低票價。”樓嘉軍説,同時要通過發展和旅遊密切相關的周邊服務産業,開發休閒度假、商務會議等多種旅遊類型,實現旅遊景區收入的多元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