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多地樓市衝高回落 北上廣深漲幅跌出“第一梯隊”

  • 發佈時間:2016-05-03 14:36: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龐無忌  責任編輯:潘雯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武俊傑 攝

  狂飆式升溫之後,中國多數大中城市房價漲幅開始收窄。昔日領漲全國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房價漲幅也跌出前十的“第一梯隊”。

  中國指數研究院日前發佈的報告顯示,2016年4月,中國受監測的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11467元人民幣,環比上漲1.45%,漲幅較上月收窄0.45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全線降溫,漲幅排名前十的城市被一線周邊以及熱門二線城市所取代。

  以北京為例,據我愛我家集團數據中心統計,2016年4月北京二手房網簽環比下降約30%,日均網簽量下降17.4%;成交均價則與3月持平,大致為每平方米4.3萬元人民幣。由於網簽數據具有一定滯後性,我愛我家集團數據中心出示的一份內部數據顯示,從2月底至今,北京區域二手房實際交易量已經連跌7周,4月份北京區域二手房實際交易量較3月下降了52.5%,與春節所在的2月基本持平。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3月份,多個重點城市房價和成交量均攀升至歷史新高,但衝高後4月市場有所回落。如:滬深兩地在嚴厲的新政出臺後,4月樓市成交均出現顯著回落。

  一線城市降溫後,“接棒”的是哪些城市?中國指數研究院報告數據顯示,4月環比漲幅最高的10個城市為惠州、昆山、中山、廈門、蘇州、廊坊、南京、珠海、東莞和武漢,這些城市房價環比漲幅均在3%以上。但同時,包括徐州、唐山等在內的25個城市房價環比下跌。

  房價持續分化,也讓各地因城施策的趨勢更加明顯。如:廊坊、惠州等一線周邊城市,承接部分來自特大城市的外溢需求,樓市量價齊升,當地政府緊急出臺限購、提高首付比例、規範開發商行為等降溫政策;南京、蘇州等城市房價水準較高且上漲勢頭較快,政府出臺限價政策,平抑房價漲幅;而吉林、長沙等部分城市庫存壓力依然嚴峻,政府通過提高貸款額度、給予財政補貼等措施刺激需求釋放,鼓勵庫存消化。

  未來,政策“托底蓋帽”並存的狀況或將進一步持續。3月份,上海、深圳、南京、武漢、合肥、廊坊等多個城市出臺了力度或大或小的約束性政策。房價上漲較快的地方可能仍將“跟進”這種調控約束性政策,以限制樓市過熱;而高庫存城市仍將繼續加大力度鼓勵需求釋放。不過,張大偉提醒,儘管政策干預可以改變短期市場的格局,但是中長期的房價走向,依然取決於供求關係的基本面。

  從房價上看,中國指數研究院報告預測稱,一線周邊及熱點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動力仍然較足,但隨著穩房價政策效果的顯現,漲幅將逐漸趨緩。(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