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自住房品質問題頻現 專家:品質一樣誰還買商品房

  • 發佈時間:2014-09-17 07:45: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資料圖

  資料圖

  層高縮水、窗戶太小、採光不佳……自入市以來,北京自住型商品房品質問題便受到購房者的諸多吐槽。近日,目前北京單價最低的自住房項目——採育自住房部分混凝土強度不達標、6—8號樓施工已停工月余的消息,更使輿論對自住房品質質疑聲再度升級。

  自住型商品房品質問題為何屢傳不止?在業內專家看來,開發商對利潤的追求,成為導致自住房品質降低的關鍵因素。“自住房本身價格的限制,使開發商的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為了儘量減少成本,很可能在偷工減料上做些文章。”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原所長牛鳳瑞分析稱。

  品質問題不斷 網友吐槽:小心自住房中的“樓脆脆”

  日前,據北京日報報道,採育自住房因混凝土供應商將貨單轉給某家沒有資質的“分站”,導致了部分混凝土強度不達標,相關3棟樓已停工一個多月。一時間,這一被稱為“北京迄今最便宜”的自住房項目,成為了購房者熱議的焦點。

  “自住房中會不會也出現‘樓脆脆’?”對於採育自住房項目混凝土問題,有網友在自住房相關論壇上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另有網友則直言,希望有品質問題的自住房房屋進行“推倒重建”。

  對此,採育自住房項目相關負責人向中新網房産頻道回應,目前住建委等已經全面介入,本週五前將會公佈專業評測報告。並表示,採育項目方面將依照檢測報告及相關要求進行執行。但對於為何不具備資質的“分站”未被開發商及時審查發現,該項目人員並未給予具體解釋。

  據昨日北京市住建委披露,包括採育自住房項目混凝土問題涉事單位——北京正華混凝土有限公司大興區長子營鎮分站在內的9家無資質混凝土企業已被查處。

  事實上,自北京自住房入市以來,對於品質問題的質疑一直困擾著自住房的申購者。 “窗戶非常小,採光不好”、“高密度大高樓”、“房子去掉了陽臺”、“位置不佳,為別墅遮擋灰塵和噪音”等諸多品質問題,在北京自住房論壇中頻頻被網友提及,也成為大量自住房申購者棄選、棄購的一大誘因。

  北京住建委發文 要求自住房與商品房同質

  針對屢遭詬病的自住房品質問題,9月11日,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下發通知,要求從戶型設計、工程品質等方面對自住房參建各方加強監管,並保證自住房與商品房同品質。

  通知對自住房戶型設計、施工總承包單位材料採購、自住房竣工驗收等方面,均作出了相關規定。另外,通知還強調,對於業主提出的工程品質等問題,開發企業應及時回復疑問,並做好維修工作。

  但這一規範的提出,似乎並未得到購房者和業內人士的普遍認可。“沒有具體數據的規定,通知將很難執行。”一網友就此評論稱。

  “政府政策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實際上有些不切實際。” 中國房地産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在接受中新網房産頻道採訪時分析,北京很多自住房與其他商品房配建,不同價位,但按照同樣的品質標準建設,會對開發商商品房銷售造成巨大壓力。

  以恒大東壩地塊為例,陳國強分析,該地塊含自住房、限價房還有少量商品房,前兩者的售價限定在一萬元左右,但商品房售價卻為兩萬多,“若要求自住房與商品房品質相同,開發商商品房該如何去化?”

  專家解讀品質問題背後 利潤壓縮影響建設標準

  為何備受“夾心層”期待的自住型商品房會頻頻出現品質問題?

  “自住型商品房價格比周邊便宜三成,這樣的價格限制,使開發商的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為了儘量減少成本,很可能在偷工減料上做些文章。”牛鳳瑞向中新網頻道分析。

  牛鳳瑞認為,與商品房品質直接影響銷售不同,自住型商品房作為政策的産物,價格優勢使開發商對品質約束相對下降。

  另一方面,在陳國強看來,自住房不斷出現品質問題,與今年以來房地産市場的大調整不無關係。“去年政府出臺自住房政策,一開始申購人數很多,但隨著市場的下行,出現了大比例棄選、棄購。面對市場調整,業主對品質問題容忍度將大幅降低。”

  與此同時,多位業內專家指出,自住房相關政策的不完善、監管不力等,也是品質問題頻發的重要原因。

  對於如何最大程度避免自住房品質問題的出現,陳國強分析,並不能強求開發商在自住房上運用與商品房相同的品質標準,但都應堅持最基本的建築規範要求,政府部門需要履行相關監督責任。

  另外,陳國強認為,購房者也需要調整心態,不要對自住房品質有過高的預期。“花的是兩萬的錢,為什麼非要要求5萬的品質?這放在任何市場都是不正常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