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市民委託黑仲介提取公積金 11500元險些被私吞

  • 發佈時間:2014-09-10 16:59:07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總計11500元的住房公積金,讓省城市民老陳最近頗感頭疼。老陳的老父親病重,為給父親看病,外債纍纍的老陳想提取公積金,但因房主名字是兒子,這筆公積金取不出來。後來老陳選擇了仲介“專業提取”,提供了身份證及公積金審批表後,仲介偽造了戶口簿等其他手續,還給老陳虛構了個“媳婦”。7月2日,老陳的公積金全都騙提到這個“媳婦”的賬戶內。公積金雖然提出來了,仲介卻再三找理由,始終不願把這筆錢給老陳。

  省城市民老陳已經內退,最近,年近80歲的老父親突生重病,花掉了十幾萬的積蓄,家裏再也拿不出去北京買藥的錢了。

  在家人提醒下,老陳想到自己公積金賬戶上還有一筆錢,自從三四年前單位開始給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幾年下來賬戶上有了11500元。“內退人員提不出來,原想正式退休後提出這筆錢,可現在實在等不及了。”

  老陳的戶口落在省城一個鄉鎮上,家裏房子的房主是兒子,兒子的戶口又在省城的一家單位。老陳來到派出所,派出所開具了相關證明,證明他們是父子關係。帶著這份證明,6月份老陳到了濟南市住房公積金中心,但是因為不符合相關的提取條件,這筆錢沒有提取出來。

  公積金提取失敗,在回家的路上,老陳看到地面上張貼著一張小廣告,上面寫著“專業提取公積金”,老趙半信半疑聯繫了對方。

  根據對方提供的辦公地點,老陳來到那家公司,這是一個只有三四個人的小公司,更準確地説是一家“仲介”。“仲介”人員告訴老陳,只需要提供本人的身份證複印件和加蓋了老陳所在單位公章的公積金審批表,審批表不用填寫。

  “他們説,別的事情全由他們來操作,事後收取百分之十的仲介費。”老陳説,這家仲介的工作人員告訴他,他們有內部人員和內部渠道,提取公積金不是難事。

  6月底,老陳再次找到那家仲介,提供了相應文件。“這家公司員工很少,但進進出出的人不少,電話也不斷,看來想提取公積金的人不止我一個,所以我也沒太多想。”

  7月中旬,父親的病情穩定以後,老陳又一次聯繫這家“仲介”,電話中“仲介”的説法完全變了樣,“他們説,為了提取我這筆錢,光是請客送禮就花了好幾千。”

  剛開始老陳覺得,仲介是嫌百分之十即1000元的仲介費太少,他們想再多要些。老陳最初還想討價還價,可到了後來,仲介不但沒有還公積金的意思,而且説法又變了。“仲介説,提取公積金的時候被公積金執法處查住了,錢不但沒提出來,還罰了5000元錢。讓我再繳納5000元。”

  公積金一分錢也沒見到,仲介還不斷加價改説法,這讓老陳無法接受。“我就想去公積金中心看看,這筆公積金到底提出來了嗎?”

  老陳再次來到濟南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查詢。相關記錄顯示,老陳這筆公積金已于6月30日審批,7月2日,資金已轉入審批時登記的老陳本人的銀行賬戶。

  “我當時並沒給仲介提供銀行賬戶。”調取資料後老陳發現,此筆公積金提取業務經辦人為耿春天(化名),提供的申請材料包括購房協議及發票、申請人及經辦人身份證、戶口簿,其中戶口簿資訊中顯示老陳與購房人耿春天為夫妻關係。“我壓根就不認識這個耿春天,更別説她是我媳婦了。”老陳説,原本以為仲介真是通過“內部關係”提取公積金,現在看來是弄虛作假,他深怕自己的公積金被這些人私吞,“事後證明,這個戶口簿是偽造的。”

  老陳質疑,為什麼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沒能辨認出這個戶口簿的真假,以及自己與耿春天並非夫妻關係?公積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員解釋稱,目前公積金中心與民政局的資訊還沒聯網共用,單憑肉眼無法辨認這些證件的真偽。

  8月15日,濟南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向科院路派出所報案。此前老陳多次聯繫這家“仲介”公司,對方找各種理由,就是不還這筆錢。但是公積金中心報警後,事情出現了轉機。“8月15日,這家仲介給我打電話求饒,讓我提供銀行卡賬號,他們説把錢給我打過來。”8月16日,11500元的住房公積金,一分不少打入了老陳的賬戶,連仲介費也沒扣。

  老陳説,聽説找這家仲介提取公積金的,還不止他一人,這家“仲介”編造虛假材料取出錢後,還想吞下這筆錢。“要不是我盯得緊,這筆錢估計就沒了。”而老陳委託仲介騙提公積金的行為,也受到了3年內限制提取公積金的處理。

  為防止有人用假房源資訊騙提公積金,2014年6月濟南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與市房産登記中心建立了房産資訊共用平臺,實現資訊聯網,核驗房産資訊真實性。公積金中心審批人員可憑房産證號碼校驗房産資訊的真實性。

  工作人員登錄房産資訊查詢系統,錄入申請人提供的房産證號,可即時生成該房産的相關資訊。

  偽造戶口簿、夫妻關係騙取公積金的行為是否也會杜絕?民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民政系統與公積金系統尚未聯網,不能實現資訊共用。“除了夫妻關係無法查詢外,單身證明的開具,也需到民政系統,公積金中心無法查詢。”如何避免利用資訊的不對稱騙提公積金?市民希望有關部門採取相關措施堵住漏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