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中國房企東盟投資方興未艾 購房者漸趨本土化

  • 發佈時間:2014-08-23 17: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受到國內地價飆升、限貸等樓市調控政策以及房地産市場降溫等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中國房企將目光投向海外,形成一股集體出海投資的風潮。

  據中國商務部發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産業對外投資增長53.3%。其中臨近的東盟地區更是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房地産投資的熱門目的地。

  綠地、碧桂園、富力、萬科等一批內地知名房企近年來紛紛斥鉅資在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東盟國家或購地開發或與當地企業進行並購。

  這些投資一方面是中國企業自身的國家化發展選擇,另一方面也對當地的房地産市場帶來極大的影響。

  廣東房企碧桂園將馬來西亞作為其海外進軍的第一站。2013年,單憑金海灣(囊括高層洋房和高端公寓等)一個項目,碧桂園就成為馬來西亞最大房地産開發商之一。該項目也成為當年馬來西亞全國房地産項目的銷售冠軍。

  碧桂園對於馬來西亞的鍾情,可以從其在當地不斷增加的項目數量看出端倪。目前該公司在馬來西亞有三個項目,包括已開盤的碧桂園金海灣、碧桂園鑽石城,以及未開盤的位於雪州萬撓項目。

  碧桂園相關人士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其看好馬來西亞的原因在於,該國目前正朝高收入國邁進,近年維持每年平均5%的經濟增長。同時,當局積極推出經濟轉型政策,並逐步推動各大發展計劃,包括依斯幹達特區、大吉隆坡計劃、隆新高鐵(HSR)等。而穩固的經濟基礎,井然有序的社會發展,都是房産市場的最佳催化劑。

  這些原因也大致同樣被首次海外置地就選擇馬來西亞的富力、雅居樂和新華聯等中國企業所認同。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中國房企的海外房地産開發項目,特別是在起步階段,都以華人作為主要的銷售對象。

  廣西大學東盟研究院博士谷名飛指出,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東盟國家一方面華人分佈廣泛,目標客群較大。同時,購房的價格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更為低廉,也能吸引更多的移民和中國投資者。

  另一方面,東盟許多國家對外國購房者的投資置業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例如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提出包括購房、購車等在內的一系列優惠措施,吸引海外投資;新加坡為了鼓勵外國人購房,提供了很多貸款方面的便利;印尼2年前出臺新政,允許外國人在印尼部分城市購買公寓房,使用期限60年,並且還能再延長60年,同時還規定其可以進入當地房産交易市場。

  中國知名的千億房企綠地集團就有中國移民去到哪,海外投資就跟到哪的策略。不過,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中新網記者,儘管在國際化初期,國內客群確實是綠地海外項目的主要目標,但隨著海外拓展的不斷深入、企業對本土市場掌控力的提升,綠地海外目標客群已從初期聚焦國內客群,向面向本地客群及全球客群轉變。

  今年6月底,綠地集團在馬來西亞新山市投資開發的綠地翡翠灣高端公寓項目首期開盤共計認籌140余套,簽約面積近萬平方米,預售金額超過1.6億元人民幣,再次刷新馬來西亞房地産市場成交記錄。據了解,在本次預售客戶群中,有75%來自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當地,15%來自中國境內,10%來自日本、印尼等其他海外國家。客戶分佈逐漸呈現出的本土化、多樣化特點。

  針對未來的投資計劃,綠地稱,目前該公司在馬來西亞、泰國的投資項目都具有相當規模體量,公司將在確保現有項目順利推進、成功盈利的基礎上,視當地市場需求、市場趨勢積極穩健擴大投資。

  過去,中國和東盟合作度過“黃金十年”,如今又在雙方高層的推動下,開啟品質提升的“鑽石十年”新局。更為密切的相互投資,尤其是房地産領域的投資被視為是鑽石十年的新亮點。(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