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談樓市限購政策:短期不會全面解禁
- 發佈時間:2014-08-01 07:06:1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孔彬彬
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産市場出現銷售下降、價格下調的情況。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6%,銷售額下降6.7%。不同地區房地産價格出現分化,二、三線城市房地産價格出現下調態勢。據報道,為提高成交量,多地開始取消限購政策,有輿論呼籲儘快全面取消限購。對此,專家指出,面對樓市分化走勢,調控政策將因地制宜,不可能簡單地一刀切。短期內,樓市限購不會全面解禁。
多地相繼鬆綁限購
上半年房地産市場數據偏弱,多項指標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單月房地産投資同比增速徘徊在略高於10%的水準,6月份房地産開發景氣指數已處於歷史低點;6月份70個城市房價指數顯示銷售均價環比下跌的城市從5月份的35個增加至55個,為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準。0.5%的月環比跌幅也是2007年以來的第二大單月跌幅;6月份土地出讓價格較政府基價的溢價收窄至5%,也處於2008年以來歷史區間的較低端。
社科院發佈的報告稱,短期市場供應量過大,全國樓市進入結構性過剩階段,或將進入2—3年調整期。
房地産市場出現調整讓很多地方坐不住了,開始放鬆住房限購,措施包括,選擇性放寬購房落戶要求、取消針對大戶型高檔住宅的限購政策等。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的監測顯示,截至7月23日,在46個限購城市中有26個城市針對限購政策進行了微調,如,限購取消、局部取消、執行層面取消。城市限購“鬆綁”率近60%。
亞太城市房地産業協會會長謝逸楓表示,地方政府不斷實施增加市場信心的政策,主要是為了緩解市場庫存壓力,減少房企資金沉澱,加速資金流動。同時防止房價下跌,引起金融風險。
市場分化使政策調整
“上半年房地産市場出現了分化調整的態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認為,這是市場自身的內生調整需要,上半年房地産市場出現回落也是一種向理性回歸的正常反應。有關調查顯示,出現政策調整的主要是供應過剩、供需不平衡、自住需求旺盛、庫存過高、房價與成交持續下跌、泡沫明顯、影響經濟下行的三、四線城市樓市出現分化,政策自然相應調整。“當時房價過高,政府採取了限購限貸政策,現在有些地方樓市疲弱,所以鬆動限購,這樣才能將正常的市場需求釋放出來,體現了調控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部長徐洪才對本報記者説。
徐洪才認為,二季度宏觀經濟止跌企穩,為維持經濟的穩定局面,地方政府對樓市進行微調是正確的。房地産業對相關産業、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影響很大,地方政府因勢利導,通過差異化調控,引導市場預期,不希望房價出現大幅下跌,正如之前不希望房價大幅上漲一樣。這種做法既有利於維護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運作,也有利於經濟實現穩增長。
“房地産市場的分化調整,短期來講確實對經濟的運作産生一定壓力。從長期來講,既有利於房地産市場本身的健康運作,也有利於國民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盛來運表示。
全面謝幕還需時日
現實決定了短期內限購政策不可能全面解禁。專家分析,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剛性人群需求量還較大,這些地方的限購政策不可能取消。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指出,在常住人口增長很快,公共服務不足的中心城市,購房需求仍然很大。
而目前供大於需的城市多為二、三、四線城市,在房地産市場繁榮時盲目開發,導致庫存加大,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才能消化,這樣的城市更需要鬆綁限購政策。徐洪才指出,一線城市北、上、廣與二、三線城市的情況不一樣,一線城市限購短期內不能放開,調控政策要有差異,不可能一刀切。
專家指出,目前高房價還沒有降到位,房地産業深度調整沒完成,房地産的配套改革措施也還沒到位,這種情況決定了限購等調控政策仍需有所保留,繼續發揮其作用。
但從長期看,行政性的政策必將退出市場。徐洪才説,隨著市場化因素加大,限制買賣的傳統行政手段將逐步取消,市場化中,需求和供給是自發的,政府不要做過多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