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延長油田加入國內油田“停産行列” 去年已現窘境

  • 發佈時間:2016-02-23 07:36:00  來源:新京報  作者:趙嘉妮  責任編輯:吳起龍

  在中石化勝利油田關停四個油田後,延長油田也加入了停産減産行列,停止部分油田開發施工。2月22日,《證券日報》報道稱,延長油田日前發佈了關於停止部分油田開發施工作業的緊急通知。新京報記者查詢到了一份延長油田上周發佈的文件印證了該消息,昨日新京報記者致電延長油田有關部門,但電話始終忙音,未能從集團層面證實該消息。分析稱,國內油田的寒冬還將繼續,更多油田或許會仿傚,加入減産、停産之列。

  部分油田停産求生存,去年已現窘境

  新京報記者查詢到一份顯示為延長油田上周發佈的文件,上面寫到“按照集團公司相關會議要求,從即日起立即停止以下油田開發施工作業:一是停止生産井、水準井、注水井的鑽進和儲備井的投産;二是停止老井壓裂和技改挖潛;三是停止新井投注、採油井轉注和油水井測試。”

  國內油田曾經滋潤的日子,隨著國際油價在2014年下半年開始一蹶不振後,也逐漸消失。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在30美元左右掙扎。而據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秦文平介紹,目前國內油田開採成本是45-53美元/桶,延長油田應該也在這個範圍。早在去年,國內油田的開採成本就長期高於國際油價,也就是説,生産即虧損。

  去年8月份就有延長油田“賠本增産難持續”的報道,該報道分析了延長油田的嚴峻處境。據報道,2015年8月19日,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再創6年來新低至每桶40.46美元,而此時延長集團每桶油的盈虧平衡點約為65美元。此時延長油田仍咬牙堅持不減産。

  減産、增收節支度“寒冬”

  新京報記者也在延長官網上看到,集團認為,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低油價下經營形勢更加嚴峻、企業生存發展異常艱難的一年。因此,今年的工作總基調是“保生存、求發展”。

  除了上述措施,延長油田計劃今年減産20萬噸原油。秦文平表示,這可以降低生産環節虧損。

  此外,為了降低開支,延長石油集團日前發佈了《2016年進一步深化增收節支十六條意見》,將以年度績效考核指標目標值為基準,繼續在降本增效、人力資源管理、物資集中採購、內部産品互供、積壓物資降庫、閒置資産盤活、小改小革和扭虧增盈等方面持續發力。

  - 延展

  國內油田滋潤日子漸行漸遠

  事實上,在延長油田之前,勝利油田已經宣佈停産四個油田。

  大慶油田去年的原油産量也降低到4000萬噸以下(3838.6萬噸)。大慶油田曾經的成績,是在原油5000萬噸以上連續27年高産穩産後,又連續12年實現原油4000萬噸以上持續穩産。

  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勝利油田關閉的區塊都是低效區塊,平均單井年産量不足300噸,含水率已經遠超正常值,可以説已經基本上沒有開採價值。但是前期仍然不斷損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長此以往得不償失。

  張永浩認為,在目前低油價大環境下,果斷地清理低效油田有助於整體提質增效。在現在的大環境下,減産、停産將成為趨勢,勝利、延長之後,可能中原油田、大慶油田等大批油田都會效倣。

  除了中石化旗下的勝利油田、中石油旗下的大慶油田外,“三桶油”中的中海油也一早就宣佈,在縮減資本支出的同時還要減産,預計2016年生産4.70億至4.85億桶石油當量,而2015年該公司的産量約為4.95億桶。

  張永浩認為,短期內油價沒有回暖的理由,國內油田企業的寒冬可能要延續很長時間,這才剛剛開始,這不僅是因為大環境的原因,還有政策變化的原因。對於石油生産,以前政府是要穩産,而現在則是要效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