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油價低迷致光環褪去 頁巖油“夢想難照進現實”

  • 發佈時間:2015-02-09 07: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日前,據多家成品油機構分析,由於本計價週期內國際原油價格大漲,今日(2月9日)晚12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可能會迎來8個月來的首次上漲。對於近日國際油價的上升,多數分析認為,與美國石油産業工人罷工,以及美國就業形勢良好等有關,但事實上整個市場的供需格局並未打破,國際原油價格將呈震蕩走勢。

  而這一未被打破的供需格局中的“供”則與美國頁巖油開採狀況緊密相關。數年前,頁巖氣革命的成功,讓頁巖油革命在喧囂中展開。在國內市場,大批頁巖企業也隨之響應。但相較頁巖氣,頁巖油的發展始終受到自身開採成本的約束。如今油價低迷,隨著美國WBH能源公司破産、國內遼寧成大(600739,收盤價21.4元)發出頁巖項目盈利預警,頂著光環的頁巖油何去何從已成為業界和社會關注焦點。

  《《《

  企業現狀

  頁巖油企業風險凸顯 高衰減率成“致命傷”

  幾年之前曾颳起能源替代浪潮,在高油價時代,企業紛紛將重心移向頁巖油開採,令頁巖油一度在美國極其繁榮。然而,頁巖油開採的高衰減率等問題始終困擾著企業。因此業內對頁巖油繁榮能否持續,能否替代普通油田一直持懷疑態度。

  如今隨著海外頁巖油企業出現破産,以及國內遼寧成大預警頁巖油項目業績,引起外界對頁巖油行業的真實現狀,以及行業發展受制于哪些因素的極大關注。對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部分企業出現經營風險

  2015年1月15日,遼寧成大一則油頁巖綜合開發利用(一期)項目進展及風險的提示公告,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遼寧成大在公告中表示,公司2014年度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新疆寶明礦業有限公司油頁巖綜合開發利用 (一期),該項目産品頁巖油的銷售價格受國際原油價格的影響。公司表示,雖然沒有直接的線性關係,但根據以往歷史價格走勢分析,二者直接存在大概的對應關係,而且一般來講國內頁巖油的銷售價格要高於國際原油價格。如最近一期撫順頁巖油的招標價格平均約為2804元/噸(含稅),換算後約為55美元/桶(匯率參考目前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而同期NYMEX油價為45.22美元/桶。按照目前預計的本次募投項目達産後的頁巖油生産成本來看,如果NYMEX油價進一步下跌並長期保持低位運作,則本次募投項目將處於微利或甚至虧損的情況,對此次募投項目産生不利影響。

  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令遼寧成大有些措手不及,面臨油價“跌跌不休”,該公司暫時並無好的應對辦法。

  遼寧成大稱,公司沒有變更募集資金投向的計劃,新疆寶明可能通過採取調整生産計劃、新疆本地租賃儲油庫增加庫存、調整銷售節奏等措施減少油價下跌帶來的不利影響。

  記者了解到,遼寧成大預警頁巖油項目風險並不算偶然,在市場相對成熟的美國,一些企業因已扛不住油價下跌,出現經營困難。

  當年美國的頁巖油氣革命無疑是重塑了全球石油市場格局,當時在高油價誘惑與美政府政策鼓勵下,有大批中小企業懷著“美國夢”邁入頁巖油開採行業。如今,國際油價驟降,頁巖油熱潮消退,不少中小企業高成本等弊端逐漸顯露出來,恰似又印證了巴菲特的那句名言:“退潮後才知道誰在裸泳”。

  2015年1月初,美國首家頁巖油開採企業——WBH能源提交破産申請,這家位於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私營公司稱,目前債務總額在1000萬~5000萬美元,貸款人拒絕再給貸款。

  1月21日,世界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宣佈,到2015年6月將停産40%的美國頁巖油鑽井。無獨有偶,石油巨頭法國道達爾公司也宣稱,將關閉位於美國的頁巖油氣井。

  值得注意的是,標準普爾研究發現,在美國100家中小型頁巖油企業中,有四分之三由於高負債有破産倒閉風險。如不出意外,2015年一季度大部分美國頁巖油企業會面臨銀行信用額度的縮減,再加上收入和盈利下降,將被迫削減資本支出。由於頁巖油井産出率半年後會大幅下降,需要大量的投資才能維持産出水準不變,所以資本支出的下降將導致頁巖油企業減産。

  另據S&PCapitalIQ數據顯示,2010年,美國油氣生産公司負債總計為1280億美元,而最新季度數據顯示,他們的負債總計為1990億美元,大漲了55%。這些頁巖油公司負債纍纍,因此即使油價暴跌至50美元/桶下方,他們也不得不選擇繼續生産。然而,低油價令油企資金鏈更加緊繃。一些中小頁巖油開採企業因入不敷出,資金鏈斷裂申請破産保護等負面消息相繼傳來。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頁巖油田具有高衰減性,需要持續資本支出,沒有自有現金流,油田開發嚴重依賴外部融資。一般而言,一個頁巖油氣井打下去,壓裂、出氣或者出油後,續産量會逐月減少,年衰減率達到60%~70%,因此必須再壓裂一次,或者通過增加更多的井口才能維持産量,導致頁巖油開採成本不斷高企。

  開採成本高和高衰減性決定了頁巖油開採只有在高油價時期下才有價值。頁巖油企業抗油價波動風險的能力很低,一旦油價長時間低位運作,企業一般只能選擇關井。

  當下有著成熟市場的美國頁巖油行業尚且如此,國內的頁巖油行業情況又如何呢?

  中石油一位不願具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頁巖油在美國生産過程中的衰減率超過40%,需要用密集鑽井才能維持産量穩定,且成本高昂。目前一些大型能源公司對頁巖油産業是採取保守態度,多是以出售技術和收購儲備優質戰略資源在頁巖油領域運作的。而相較有著先進技術、低資金成本和經營環境相對開放的美國市場而言,目前國內從事頁巖油開採的公司面臨技術上相對落後、資金成本高、優質資源稀缺及環保壓力等諸多問題。同樣是在油價低迷環境下,現階段國內的頁巖油開採企業需要承受更嚴峻挑戰。”

  高衰減率成行業致命傷

  美國頁巖油公司的破産並非偶然,折射出在油價下跌背景下,國內外頁巖油相關企業面臨的困境。通過對頁巖油勘探開採與傳統石油的對比,記者發現,頁巖油開採後的高衰減率成為行業的致命傷。

  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郭荊璞表示,“傳統石油開採屬於地下層空腔有油,打井後自然噴發,在經歷一段時間自然噴發後,依靠簡單的電力運作就能維持出油,整體來講打井後維護成本較低。但頁巖油在打井後,需要依靠壓裂技術才能出油,且一年後出油率會大大降低。根據地質等條件不同,一年後衰減率在40%~70%,第二年再衰減30%~40%,3~5年後甚至不會出油,或只能保持低産量。”

  銀河證券的研究資料顯示,3年前美國頁巖油公司Bakken的頁巖油衰減曲線,第1月的産量普遍達400~500桶/天,峰值在500~600桶/天;考慮到頁巖油的衰減性,一年後單井産量普遍衰減60%~70%到150桶/天,第2年再衰減30%~40%到100桶/天,3~5年每年再衰減25%~30%,三年後到60~70桶/天,五年後到30~40桶/天,往後可以生産20年左右。

  郭荊璞進一步指出,“高衰減率意味著企業必須依靠二次壓裂才能保持高産,而壓裂本身很花錢,也就是説企業必須長期高投入,資本開支保持高位,這就使頁巖油的賺錢效應大打折扣。”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頁巖油的開採技術越來越成熟,但還不能完全解決行業高衰減率的問題。資料顯示,2012~2013年,新投産的頁巖油井第1月的産量普遍達到500~600桶/天。到2014年,新投産的一部分高産頁巖油井第1月産量普遍超過900桶/天。但行業衰減率並未因此有所下降,只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在同樣的衰減率下,産油量有所增加。

  郭荊璞表示,“技術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産油量,但高衰減率難以改變。因為衰減率決定因素是地質條件,比如滲透率、地下壓力等。”

  油價高於55美元才能盈虧平衡

  頁巖油因為其特有的開採條件與技術要求,生産成本遠高於傳統石油。記者通過對各大企業的生産成本以及産量稅比較得出,主要頁巖油企業盈虧平衡測算在55美元~65美元/桶區間,在此盈虧平衡價下,多數企業選擇減産或者是停止項目。

  銀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美國頁巖油一旦量産,純生産環節的成本其實不高、普遍6~8美元/桶;生産環節的稅費主要是産量稅,按實現收入10%徵收,前段時間普遍8~10美元/桶,油價下跌後相應降低一些;最主要的成本是折舊成本,普遍在25~30美元/桶;另外銷售管理費用和管輸費用,一般在5美元/桶左右。綜合來看,美國頁巖油的主流盈虧平衡點在50美元/桶左右。

  據銀河證券測算,美國Williston Basin、Powder River、Mid-Continent、Permian等四個産區的盈虧平衡線分別為45~60美元/桶、60~70美元/桶、45~70美元/桶、45~61美元/桶。

  郭荊璞向記者表示:“當國際油價擊穿頁巖油企業的盈虧平衡線後,企業盈利能力將遭受重創,面臨融資困境。具體來講,高油價下,頁巖油的現金回流特別快,投資收益率很高。在高額回報下,過去幾年,很多頁巖油企業都保持高負債運營,油價下跌後企業盈利指標也迅速惡化,企業將難以通過融資維持經營。有些頁巖油企業將被迫減産、停止項目,甚至破産清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油價下跌將直接影響頁巖油企的資本開支。在高油價下,非常高的單井投資回報激發頁巖油企進一步加大杠桿而高負債經營。以KOG和Carrizo公司為例,在頁巖油大規模開發以來的幾年裏,其資本開支大多為經營性現金流量的1.5~2倍。油價下跌,企業的經營現金流減少,難以支撐高額資本開支。而在高衰減率下,頁巖油企業也就無法保證過去的産量,陷入量價齊跌的困局。

  《《《

  行業發展

  環保壓力加大 國內頁巖油“雪上加霜”

  國際原油價格一度跌破了每桶45美元,低迷的油價讓曾經快速成長的美國頁巖油産業陷入陣痛。

  根據摩根士丹利證券研究團隊的估算,在美國18個頁巖油生産地區當中,僅有4個地區的西德州原油損益兩平油價是在52美元/桶以下,其餘的14個頁巖油産區損益兩平均價至少為61美元/桶。

  這意味著,儘管部分北美頁巖油公司可以承受較低的油價,但油價如果長期位於每桶60美元或以下水準,仍會傷及眾多高成本的頁巖油公司,低油價的衝擊讓整個頁巖油産業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與此同時,國內行業、企業除面臨國外同行所面對的困境外,又遇到了哪些難題?

  油價下跌已經讓頁巖油企業苦不堪言,而我國2015年1月1日實施的新《環保法》,更讓國內頁巖油企業面臨新的考驗。

  被業界稱為“硬拳頭”的新《環保法》將對一些高污染行業産生巨大衝擊,而頁巖油開採企業由於目前技術的特殊性天生就會帶來諸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廢物處置等環境問題。

  近年來,石油開採過程中的放空燃燒是公認的環境問題,尼日河三角洲和伊拉克等産油區的熊熊火光,也象徵著發展中國家石油生産帶來的環境代價。

  研究環保問題的大型投資者聯盟Ceres的安德魯·洛根(AndrewLogan)曾表示,放空燃燒激增威脅到頁巖油行業的增長。過度的放空燃燒不僅對環境有害,還浪費了寶貴的資源。

  另一方面,頁巖油在開採過程中還需要面臨諸如水污染、廢物處置等環境問題。世界能源研究所(WRI)稱,超過五分之三的中國頁巖油氣資源位於水資源缺乏地區,而開採頁巖資源離不開水。現有的開採技術,將消耗數以百萬升計的水、沙子和化學藥劑作為代價,一起注入頁巖井下,壓裂岩層,使頁巖氣溢出。作為研究可持續資源管理的非政府研究機構,WRI表示,在美國,僅鑽井就需要20萬至250萬升水,水力壓裂環節對水的需求量則高達700萬至2300萬升。

  一位在國外從事石油工程的專業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業界對開採頁巖油所産生的環境影響,還都各執一詞,並沒有統一的定論。開採頁巖油的主要影響是需要使用大量含化學品的水進行壓裂,一是水資源的問題,二是污染地下水的問題。一些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可以對返排後的水即時處理和再利用(迴圈利用),影響會小一些;污染地下水的問題,還要到具體開採區對地形等綜合因素進行評估,不能一概而論”。

  由此可見,在新《環保法》正式實施的今天,企業如需有效利用好頁巖資源,環保方面的投入是相關企業面臨的新考驗。

  《《《

  發展趨勢

  行業孕育新一輪整合重組機會

  風險之下總是伴隨著新機遇。經過一波優勝劣汰的行業洗牌之後,頁巖油有望獲得“重生”。

  技術創新是關鍵

  目前,頁巖革命的主要技術和設備都掌握在美國企業手中,如斯倫貝斯和埃克森美孚,其中斯倫貝斯是全球最大的油田技術服務公司,這兩家公司在全球頁巖革命的大潮中受益匪淺。

  相比美國,國內的頁巖油氣技術體系還未完全建成。

  業內人士稱,目前,圍繞我國頁巖油氣開發的研發體系仍未建立健全,適應我國特點的工藝、裝備、技術標準和生産規範等技術體系尚在形成之中。另一方面,我國傳統能源體制積累的油氣開發的主要技術掌握在三大石油公司手中,對於新進入頁巖油氣開發領域的其他企業來説,很難得到專業化的技術服務。

  中石油一位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相較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具有高投入、高産出、高衰減的特點而言,目前國內頁巖油(氣)設備存在中等投入、低産出的特點,中等投入雖説可以降低生産成本,但是也因為頁巖油産出量較少,工作效率低下而無法形成規模優勢,想要短時間內讓頁巖油獲得石油那樣的地位還是相當困難的。”

  “綜合來看資源類企業的競爭還多是圍繞著盈虧平衡點進行,國內企業要想在今後的頁巖油産業中分一杯羹,攻克技術壁壘,降低生産成本,提高開發效率是重點。”上述人士補充道。

  並購潮帶來契機

  拋開技術創新,油價持續下跌,也將在頁巖油行業孕育出一輪新的産業整合浪潮。

  2014年下半年,油價下行勢頭顯現時,美國便開啟了一輪頁巖油氣的並購高潮。

  根據伍德麥肯茲的數據顯示,2014年年初以來發生的油氣並購高潮,都集中在以美國為核心的北美地區,且交易客體主要是頁巖油氣。2014年10月,頁巖油氣交易在全球油氣交易高峰中擔當主體,很大程度上説明美國頁巖油氣産業在低迷形勢下具有頑強的自救能力。

  業內人士指出,若今後油價繼續下行,北美市場將再掀起新一輪的並購潮,且交易結構發生變化。數以萬計的企業將參與到頁巖油氣産業經營中,客觀上為並購的“潮起”提供了條件。眾多企業的參與一方面能産生協同效應,同時也能産生競爭效應。

  同樣,面臨油價下跌的考驗,國內的美都能源(600175,收盤價5.21元)已經先行一步。

  日前,美都能源發佈公告稱,公司擬增發不超過14.32億股,發行價5.55元/股,募集資金不超過79億元,戰略抄底美國頁巖油。

  銀河證券指出,美國頁巖油的開採開發技術處於全球領先水準,美都能源目前在美國已有整套完善的油氣開發體系和運作多年的技術團隊;除計劃開發的Woodbine層油藏外,公司所擁有的油氣資源同時具有三個已經被周邊石油開採企業證明的潛力層:EagleFord層、Buda層和Georgetown層。其中EagleFord層已在Manti區塊實現開採,單井日産量高;Buda層和Georgetown層在周邊井區也已經取得較好的開發效果。

  有市場人士指出,國際原油在每桶60美元及以下的行情或將維持很長一段時間,這樣看來,今後還會有其他頁巖油公司倒閉或被並購重組。因此,此輪油價下跌週期,也將是頁巖油行業並購重組的新契機。

  《《《

  市場影響

  股價提前“透支”頁巖板塊關注度逐漸下滑

  美國的頁巖革命,不僅在美國本土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炒作浪潮,在A股市場,也有多家上市公司因涉足頁巖氣、頁巖油,一時間成為資金寵兒。儘管在國內,頁巖油氣的發展遠不及美國,但是資金的蜂擁炒作,仍然讓此概念一度成為股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多家上市公司涉足頁巖油氣

  2011~2013年,美國頁巖油開發發展迅猛,引發世界範圍內對頁巖油的關注。2011年6月,中國國家發改委出臺並實施 《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明確指出,鼓勵頁巖氣、油頁巖、油砂、天然氣水合物等非常規資源勘探。該目錄的調整令頁巖油氣得到了市場越來越多的關注。

  市場普遍認為,只有國際原油價格保持在50美元/桶之上,油頁巖煉油才有利可圖。而在當時約100美元/桶的油價下,利潤豐厚。正因如此,能源巨頭紛紛佈局該領域。頁巖油氣板塊的炒作也宣告正式拉開帷幕,在各家上市公司先後涉足頁巖油氣項目的反覆刺激下,2012年期間,A股頁巖油氣概念板塊走出了一波持續獨立於大盤行情的牛市。

  2011年4月,神霧環保(300156,收盤價19.00元)披露擬動用1億至1.4億元自有資金收購吉林三鳴頁巖科技、長嶺永久三鳴頁巖科技各100%股權。兩家目標公司均擬從事小顆粒優質頁巖陶砂及高效保溫陶粒砂切塊産業技術開發,並利用其掌握的頁巖資源進行新型建材生産加工。當年10月,冠豪高新(600433,收盤價15.35元)披露公司收購茂名油頁巖礦田金塘區採礦權的進展事宜。

  憑藉著産業資本收購,神霧環保和冠豪高新受到資金關注,短期漲幅超過10%,遠遠優於同期大盤指數。隨後,資本也開始真正挖掘相關概念股。

  進入2012年,整個頁巖油氣板塊獨立走強,在山東墨龍(002490,收盤價9.21元)、寶莫股份(002476,前收盤價7.99元)、遼寧成大(600739,收盤價21.4元)、海默科技(300084,收盤價24.97元)等個股的輪翻帶動下,頁巖油氣概念持續大漲,並貫穿整個2012年。

  記者注意到,2012年,滬深兩市分別上漲3.17%和2.22%,而山東墨龍漲幅高達126.35%,遠遠跑贏指數,海默科技、寶莫股份、通源石油(300164,收盤價10.38元)全年漲幅也在50%左右,表現不俗。

  2012年概念股普漲

  記者注意到,頁巖油氣板塊集體大漲是在2012年8月中旬到9月上旬。當時市場傳言,頁巖氣探礦權第二輪招標有望于當年9月啟動。在市場對頁巖氣和頁巖油有更深的認識後,2012年8月15日,整個頁巖油氣板塊集體暴漲,成為當時股市低迷環境中,A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2012年8月,行業龍頭山東墨龍一馬當先,8月1日創下階段新低6.26元後,股價開始持續反彈,借著政策利好刺激,整個8月該股一共7次被封死在漲停板上,單月累計漲幅達到85.49%,最大漲幅超過100%。

  對此,市場人士此前分析稱,山東墨龍是國內主要的石油鑽採專用設備製造商之一,在中石油採購招標的中標額達11.50%、油管銷量排第二位。國內頁巖氣開發技術一旦突破,産業化進度加快,將對國內的油氣特種設備産生巨大需求。因此,山東墨龍成為該板塊的人氣龍頭。

  雖然業務並沒有涉及頁巖領域,但是由於産品涉及採油環節,寶莫股份也在當時受到資金格外關注,該股股價由2012年8月初最低的2.99元直線狂飆,8月累計漲幅達到84.11%。此外,相關概念股如海默科技、遼寧成大等均在2012年8月有不同程度上漲,掀起了一道頁巖油氣概念的普漲浪潮。

  板塊已被市場遺忘?

  記者注意到,雖然在良好預期的刺激下,頁巖油氣概念在2012年走出了獨立牛市,但瘋狂之後市場研究發現,頁巖革命在國內其實基本還是一張白紙,並未能給企業帶來實質性的盈利變化。

  有業內人士指出,頁巖氣與頁巖油均存在於頁巖層中,目前國內並無革命性新技術。其開采收益與油價息息相關,在目前油價短期震蕩的背景下,對上市公司利好並不明顯。在經歷了2012年的瘋狂後,頁巖油氣板塊陷入沉寂,集體表現不佳,龍頭山東墨龍2013年跌幅為3.21%,股價最低一度跌至6.42元。

  在經歷過非理性炒作的喧囂後,即便上市公司發佈利好,也難以引燃資金對頁巖油氣板塊的炒作熱情。

  例如,海默科技2012年10月25日宣佈,其美國全資子公司HaimoOil&Gas以2750萬美元的價格成功收購CarrizoOil&Gas擁有的Niobrara頁巖油開發項目14.2857%的權益。HaimoOil&Gas通過本次交易將購得約6000英畝的頁巖油氣區塊。

  而在當年10月25日 (當天漲幅1.99%)前後,海默科技股價並未因此大漲,表現較為一般,資金對其並未表現出太大熱情。2013年1月4日,海默科技董事長兼總裁竇劍文在“Haimo/Carrizo公司美國頁巖油項目交割儀式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該項目完成交割,標誌著海默科技成為介入美國頁巖油氣勘探開發市場的第一家中國民營上市公司。在如此利好刺激下,海默科技股價依舊未能實現大漲,短期單日漲幅均在5%以下。

  近一年時間,隨著傳媒、體育、國企改革成為新的市場熱點,在資金追逐新標的的同時,曾經大熱的頁巖油氣板塊似乎已被市場漸漸遺忘。

  《《《

  公司掃描

  山東墨龍:比油價更直接的影響是需求波動

  憑藉著在油套管行業的領先地位和其石油開採的上游行業優勢,山東墨龍(002490,收盤價9.21元)曾在2012年間成為頁巖油氣概念的龍頭品種。當年1月,公司股價從最低的4.22元一路上漲,在經歷了逾8個月的炒作後達到了14.55元的歷史高點。

  作為龍頭股,山東墨龍實際經營狀況自然也受到資本市場格外關注。公司2014年3月披露的2013年年報顯示,山東墨龍2013年度出現了1.76億元的巨虧,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1.55億元。雖然賬面上尚有5.98億元貨幣資金,但僅短期借款就高達13.67億元。由於鉅額虧損和現金流轉負,其AA的信用等級被下調至AA-。

  業績不繼,如今又面臨國際油價下跌,這會給山東墨龍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記者近日以投資者身份對山東墨龍證券代表處員工進行了採訪,公司證券部員工表示,“油價波動對公司産生(的)影響僅是次要的,對公司産生直接影響的還是原油需求波動。(不過)在近幾年經濟形勢低迷和市場需求下降的形勢下,公司一直持續進行新産品的研發以及市場的開拓,陸續開發的X65Q管線管、X52NS大口徑抗酸管線管等順利完成試産並銷售到國內外市場,新開拓烏茲別克、尼日利亞、南美等多家市場和客戶,新取得埃及、亞馬遜等多家石油公司的認證,進一步拓展了國內外市場的範圍和市場佔有率。”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0月,山東墨龍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目前頁巖氣屬於能源行業的一個新興領域,公司目前有部分産品已用於頁巖氣的開採,但國內頁巖氣仍處於試驗性開採階段,公司雖然有部分産品已經應用到了該領域,但數量較少。

  海默科技:公司海外頁巖油開發放緩

  作為國內頁巖油海外開發的先行者,海默科技(300084,收盤價24.97元)深受國際油價下滑影響。油價下跌直接波及公司海外三處頁巖油區塊的開發與産量,尤其是公司的業績“增速器”Niobrara項目。

  資料顯示,2012年10月,海默科技首度投資海外頁巖油區塊。公司全資孫公司海默石油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海默油氣)以2750萬美元的價格受讓Carrizo公司擁有的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盆地的Weld、Morgan和Adam縣的Niobrara頁巖油氣開發項目權益的14.2857%;海默油氣實際將購得大約6000英畝的油氣礦權區塊。2013年9月,海默科技全資孫公司海默油氣再以100.08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Permian盆地Irion縣凈面積為1112英畝 (約合4.5平方公里)的油氣區塊100%的工作權益。2014年8月,海默科技全資孫公司海默油氣再次以714萬美元購入美國德克薩斯州Permian盆地Howard縣凈面積為5712.56英畝(約合23.1平方公里)的油氣區塊租約100%的工作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與Carrizo公司合作開發累積經驗與技術後,海默科技將首次擔任頁巖油氣區塊作業者,負責開發方案設計、生産管理以及部分油田現場服務工作。Permian盆地Irion縣頁巖油區塊成為公司非常規油氣獨立開發的實驗田。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頁巖油資源的運作曾為海默科技高速增長立下汗馬功勞。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4億元,同比增長34.98%;歸屬凈利潤2250.36萬元,同比增長605.14%。對此,海默科技表示:“經營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公司投資的美國丹佛盆地Niobrara頁巖油氣區塊開發項目進展較好。”

  那麼,如今國際原油價格一路下行,這對公司業績影響如何呢?

  記者近日以投資者身份採訪公司,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國際油價拖累公司頁巖油業務,其中對與Carrizo公司聯合開發的Niobrara項目影響較大,項目收入會減少,因為該區塊目前已經處於開採狀態。”

  上述海默科技證券部工作人員進一步指出,“一般來講,頁巖油企業的盈虧平衡點在40美元/桶~60美元/桶之間,Carrizo公司頁巖油開採的盈虧平衡點處於行業中等偏低,就具體的影響程度,數據暫時還未出來。”

  此外,上述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按照目前國際油價走勢,公司總體放緩了開發步驟,只是做了一些前期的儲備工作,投入較小,主要還是地質區塊的勘探,只是打井,並未壓裂。目前只打了一口直井和水準井,整體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小。另外,目前海外頁巖油資産價格確實便宜了不少,公司也在隨時關注。但是具體的還是要看後續油價走勢,公司將相時而動。”

  遼寧成大:新疆頁巖油項目或出現虧損

  在前幾年國際油價高位運作的背景下,遼寧成大 (600739,收盤價21.40元)開始押寶非常規油氣資源油頁巖,並在2013年明確表示,要將能源開發業務打造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

  實際上,早在2008年,遼寧成大就已經通過子公司吉林成大弘晟在吉林樺甸地區開展油頁巖開發利用。在儲蓄了經驗與技術後,2010年,公司開始大規模發力油頁巖項目,落子新疆。當年10月25日,公司與陜西古海能源投資有限公司 、陜西寶明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及新疆寶明礦業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新疆寶明)簽署相關協議,合作開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油頁巖綜合項目,由公司投入5億元資金對新疆寶明增資,增資完成後,公司持有新疆寶明60%的股權。資料顯示,新疆寶明擁有四個油頁巖的探礦權。

  2013年2月,遼寧成大公告,為實現公司將能源開發業務打造成為核心業務的發展戰略,公司擬同意控股子公司新疆寶明實施新疆寶明油頁巖綜合開發利用一期項目 (以下簡稱新疆寶明一期項目)。資料顯示,新疆寶明一期項目位於新疆吉木薩爾縣石長溝,預計總投資43.4億元,運營22年。按照設計生産能力,一期項目建成達産後,可每年開採油頁巖原礦礦石1100萬噸,年産頁巖油47.8萬噸。

  2014年9月,遼寧成大發佈定增公告,公司擬以13.96元/股的發行價,向富邦人壽和前海開源基金分別發行1億股,募集資金13.96億元,全部投資于新疆寶明一期項目。目前,該定增方案已經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

  按照計劃,2014年底,新疆寶明一期項目將正式生産。然而,國際油價大跌卻讓遼寧成大頁巖油項目顯得“生不逢時”。日前,遼寧成大表示,按照目前預計的此次募投項目達産後的頁巖油生産成本來看,如果NYMEX(紐交所)油價進一步下跌並長期保持低位運作,則此次募投項目將處於微利或甚至虧損的情況。

  記者注意到,截至2014年6月30日,遼寧成大能源開發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6億元,佔公司總收入的3.67%,能源業務尚處於虧損階段。其中子公司吉林成大弘晟開發的樺甸地區油頁巖實現營業收入1.94億元,虧損1.22億元;新疆寶明尚無收入,凈利潤虧損1711.88萬元。

  記者近日致電遼寧成大,公司證券事務代表王紅雲並不願多説,對記者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通源石油:加大新市場開拓並削減成本

  作為油氣開採的上游行業,通源石油(300164,收盤價10.38元)近年的經營可謂如履薄冰。一方面受國際油價下跌的系統性風險影響,公司業績壓力明顯變大。另一方面,公司在2013年6月的海外並購案,因有關方面涉嫌違法被稽查立案而暫時擱淺,導致主要從事頁巖油生産服務的標的公司——美國安德森未能如期被納入報表。

  資料顯示,美國安德森設立於2010年2月,總部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阿爾巴尼。其主要業務收入源於頁巖油服務的相關領域,其中射孔服務收入佔其營業總收入的75%左右。

  記者注意到,通源石油第一次重組方案曾因涉嫌違法被稽查立案,直到2015年1月21日,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的通知,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産暨關聯交易事項,審核並獲得無條件通過後,此次海外並購頁巖油企業一事才終於告一段落。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並購時間較原計劃有所拖長,由此所産生的資金成本或也會相應增長。

  與此同時,中金公司研報指出,通源石油射孔服務和器材銷售的收入從2011年的2.8億元下滑39%至2013年的1.7億元,公司市場份額下滑,可能由於更多民營公司取得射孔資質,市場競爭激烈。

  記者近日以投資者身份採訪了通源石油證券部,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公司確實存在業績壓力,未來將會(從)加大新市場開拓和削減成本兩方面來著手改善現狀。開拓新市場方面將會把重點放在美國、印度及印尼等國家。公司目前的三費支出還存在下降空間,縮減多餘的支出也是當下公司經營中的重心。美國安德森的主要業務和技術可應用在頁巖油的相關領域,目前整個行業還處在一個不景氣的階段。但此時對産業(進行)並購重組或可以説是個好時機,未來如果有優質的投資標的,公司會考慮進行收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