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混改趕新潮跨界混搭 稱像是給小夥找媳婦
- 發佈時間:2015-01-25 08:2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馬巾坷
近日,中國石化一系列動作令人眼花繚亂。先是公告稱,其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公司增資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的批復,公司正據此辦理後續交割手續。至此,這個被稱為央企最大的混改項目正式落地。
接著,中石化掌門人董事長傅成玉在1月15日公司2014年工作會上,提出要探索研究3D列印材料,被評價為“60多歲的傅成玉這兩年因為接觸網際網路的東東,思想越來越新潮”。不僅如此,在他謀劃的中石化未來經濟增長藍圖上,勾勒了非油品業務發展路線圖,車聯網、金融、O2O、廣告等都要涉足,他更因聲稱“羊毛出在豬身上,未來加油不花錢”引得各方熱議。
其實,在過去一年中,中國石化的混改一直備受關注,其中不乏批評爭議之聲,輕則有社會資本的懷疑,重則有國資流失的指責。不過,中國石化似乎不為所動,按部就班一路走來。據稱,下一步,中國石化有意讓銷售公司上市,將混改之路走到底。
對中國石化而言,作為央企混改中第一個吃螃蟹者,必定在風口之上。而有專家表示,對於改革創新者,關注和爭議本身正是其意義所在。
混改路開工不停蹄
2014年2月19日,中國石化發佈公告,率先在油品銷售業務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實現混合經營,授權董事長在社會和民營資本持有銷售公司股權比例不超過30%的情況下,確定投資者、持股比例、參股條款和條件,組織實施該方案及辦理相關程式。
此消息立即引起震動,而與此同時,也陷入增資方案是“餡餅”還是“陷阱”的爭論中。
2014年4月1日,中國石化銷售公司完成業務重組。23天后,採取量化考核的方式進行公開選聘,確定中金公司、德意志銀行集團、中信證券、美國銀行集團等4家公司為銷售業務重組財務顧問。不久,銷售公司審計評估完成,引資工作採用多輪篩選、競爭性談判的方式,分階段實施。
2014年6月30日,中國石化公佈銷售業務“混改”引資方案,提出引資採用多輪篩選、競爭性談判的方式,分階段實施,承諾引資過程要做到“三公一透”。
2014年7月,中國石化宣佈,完成投資者資質認證,登記其初步投資意向,投資者名單出爐。直至此時,國資委的改革試點方案出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中,中國建材、中國醫藥等6家央企榜上有名,而中國石化不見蹤影。人們不禁問:為什麼走在前面的中國石化沒有入列?
儘管混改試點裏沒有,但是中國石化並沒有停下步伐。2014年8月底,中國石化通過競價談判,確定入圍投資者名單;9月12日,與意向投資者的交易文件簽署;兩天后,中國石化發佈公告:與25家境內外投資者簽署增資協議,以29.99%的股權,獲得1070.94億元的現金增資。
今年1月6日,中國石化稱,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已獲得關於本次增資的相關批復,包括《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並購增資項目核準的批復》和《商務部關於同意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增資事項的批復》等。
先破壟斷還是先混改
對於中國石化混改的批評來自不同的兩個方向。一個方面説中國石化可能“關門打狗,騙民營資本入甕”;另有聲音説中國石化“搶跑”,可能致國有資産流失。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曙光公開認為,民企參與中石化混改是“傻瓜才會幹這種賠本又不賺吆喝的事情”。
財經評論員葉檀也説,“中石化在資本層面的引資合作,目前還看不出除了融資然後上市圈錢之外的意義。”
財經作家吳曉波坦言,不太看好目前能源央企進行的混改。從民營資本的角度而言,之前被允許進入某個行業卻遭遇了投資的玻璃天花板,現在被邀請進入某一個具體的企業,可能也會如此。
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則表示,中石化有這麼多加油站,如果能夠引入在網際網路和金融業務上有優勢的企業,那麼想像力會非常豐富,復星也會積極參與。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復星已經參與到一些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國企當中,卻都沒有話語權,經營上也沒有改變。
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則有另一種擔心。他在解讀國資委混改試點企業為什麼沒有中石化時説,“改革要有個順序,我們一定要從國家利益來考慮這個問題。壟斷行業的改革有兩個重要任務:首先是打破壟斷,然後才是發展混合所有制。如果説還沒有打破壟斷就去搞混合,實際上是把國有資産給流失了,國資委之所以將對壟斷行業的改革放在後面,沒有進入試點,我認為主要還是從保護國有資産的角度出發的。”
因此,對於中國石化混改,彭建國一直持非常謹慎的態度。他堅持認為,壟斷企業是因其壟斷地位才會産生壟斷利潤。這個壟斷利潤並非員工的努力而得到的,壟斷利益應該是國家的,不應該把國家的這塊蛋糕量化到局部或者個人。
“大家都知道,一個加油站就相當於一個印鈔機,過去全是國家的,現在你分給增資的人,其他人不是受損失了麼?”他如此提問。
國企不差錢,差的是活力
對於外界的質疑,中國石化一直在解釋。其新聞發言人呂大鵬説,中國石化的混改就是將成品油銷售板塊進行包裝,如同把一個小夥子打扮好,給他穿上西裝、架上眼鏡,然後給他找了一個“媳婦”。“混合所有制不是把小夥子的胳膊卸掉賣了,而是給小夥子找‘媳婦’成家,而且這個新的家庭將來會給社會帶來更好的服務。”他笑言,“在家庭內部,誰專業就聽誰的。賣油應該是中國石化比較專業,但非油,中國石化可能得聽‘媳婦’的”。
更多的人希望從董事長傅成玉的言談中解讀中石化的動向。傅成玉明確表示,“中石化不缺錢,缺的是活力”,引資的關鍵是改變機制,通過混合所有制把國有經濟搞活,實現公司的真正市場化治理。
去年他在天津達沃斯論壇上説,國企缺活力,這一輪改革要實現或提升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國企代表了中國經濟的實力,民營企業代表經濟的活力,實力加活力就構成了中國經濟的競爭力。通過混合所有制,充分釋放、持續釋放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紅利。通過混合,國企要體現活力,非國有企業不僅帶動國有企業的活力,還要提高自身發展力。這樣才實現雙贏,最終體現和實踐制度優勢。
在傅成玉看來,改革不會造成國有資産流失。他的理由是,改革不是讓國有企業、國有經濟越做越小,控制力越來越弱。改革更不是私有化。他解釋説,中石化第一步是通過增資擴股,而不是賣老股,賣老股會造成國有的東西越賣越少。增資擴股,是原來國有的股份沒變,但是餅做大了,餅做大了控制力就增強了。“另外,國企有沒有賤賣,價格由市場説了算,要相信市場定價能夠真正發現最好的價格。從認購價格上看,市盈率為14.28倍,估值高於同類資本8~10倍,結果説明一切”。
對於“搶跑”之説,呂大鵬稱,中國石化的這一輪改革其實早在2011年就明確定位並啟動實施。2013年5月煉化工程公司在香港上市。一年多,8家企業重組的石油工程公司也成立了。2014年9月12日,中國石化與儀徵化纖簽署《資産出售協議》和《股份回購協議》,石油工程板塊整體上市取得重要進展。此外,石油機械板塊將借殼江鑽股份上市。
“中國石化帶頭搞混改,是因為兩年前已經做了很多工作,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完全一致,這是改革走到那兒了,而不是搶跑。”他説。
改革沒有終點。中國石化新的改革願景是,未來實體經濟面向市場化,總部集團成為控股公司,進而向投資管理公司轉化。中石化混改前景如何?傅成玉的改革棋盤還有哪些佈局?人們試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