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英媒:北美石油供應過剩導致此次油價大跌

  • 發佈時間:2014-10-21 14:5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英國《金融時報》21日刊登了署名丹尼爾·尤金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寫道,近日油價大跌20%,反映出世界石油新時代的現實,其特徵是由北美供應石油的復興。

  文章稱,近來一點兒也不缺少地緣政治風險。“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佔據了伊拉克的大塊國土。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發生了武裝衝突。利比亞處於混亂之中。與伊朗的核談判仍籠罩著不確定性。

  不過,這些風險的總和比不上老式的供求力量。如果説必須有樣東西要付出代價,結果這樣東西被證明是石油價格。儘管世界上的地緣政治風險有增無減,但石油供應量的過剩更厲害。

  文章指出,雖然歐洲和中東有些人對此感到懷疑,但美國頁巖氣和緻密油革命是真實的。美國原油産量自2008年以來上升了近80%,目前比那時每日多供應290萬桶,高於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12個成員國中,除沙特外任何一個國家的産量。

  同期,加拿大油砂也令北美供應量增加了每日100萬桶。德克薩斯州鷹灘和北達科他州巴肯等已經赫赫有名,作為新的大型産區,成為這一技術突破的象徵。

  文章稱,若不是世界經濟放緩,新興市場對石油需求降低,這些額外供應可能被吸收。據估計,2014年歐佩克以外國家的石油産出將每日增加170萬桶,而需求增量僅為每日90萬桶。到2014年底,需求量甚至可能降得更低。

  直到不久前,北美産量猛增的效果才被世界其他地區的供應中斷所抵消,令市場保持了一種不穩定的平衡。國際制裁阻礙了伊朗出口石油。利比亞、尼日利亞和蘇丹等國也發生供應中斷,這幫助維持了高油價。但接下來,儘管處於混亂狀態,利比亞在過去幾個月仍把産出提高了3倍。在市場趨弱的同時,甚至有更多石油在尋找銷路。

  文章指出,如果發生新的供應中斷,油價仍有可能再度上漲。畢竟,2014年夏初油價曾猛漲,當時“伊斯蘭國”對伊拉克南方主要油田的生産構成了潛在威脅。但這沒有持續太久。一旦這些基礎設施的安全不成問題的局面變得顯而易見,油價就跌了下來。

  而油價將降到多低,這一問題的答案在美國。跟傳統油田不同,美國正在開採的緻密油要求持續投資新油井,才能維持産量。油價走低導致這種投資的吸引力變小。但其效果可能比許多人認為的更小,顯現得更慢。

  文章稱,唯有沙特可以削減足夠産量以平衡市場。今夏,沙特為回應市場狀況,將日産量減低了40萬噸。像其他所有人一樣,沙特人也在評估油價跌幅及其應對方式。但他們不可能單方面大幅降低産量,因為那樣將讓伊朗、伊拉克等國獲得更大市場份額。由於沙特外匯儲備接近8000億美元,沙特人有實力撐過這輪週期。如果油價進一步下降,可能導致歐佩克國家嘗試一致削減産量,但具體每個國家將減産多少的問題將引起大量爭論。甚至到11月27日的下一次歐佩克會議上,它們可能也無法達成一致。

  文章還稱,獲益於油價下跌的國家之一是美國。美國的進口占石油消費的比例已從60%下降至30%,非常規油氣革命已成為美國經濟復蘇的一個關鍵因素,支撐了200萬多人的就業。儘管如此,油價在6月曾高於110美元/噸。如果油價降至80美元/噸並維持一年,美國駕車者的口袋裏將多出1600億美元,這相當於規模可觀的減稅,而且甚至不必徵得國會同意。

  另一方面,俄羅斯高度依賴石油收入,而且正在應對經濟增長緩慢和經濟制裁問題。俄羅斯超過40%的政府預算來自於石油。油價降低加劇了該國的經濟困境,可能將其經濟推入衰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