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能源 > 能源要聞 > 正文

字號:  

國際油價下跌造成多重影響 原油國財政面臨風險

  • 發佈時間:2014-10-21 08:56:41  來源:新華網  作者:黃繼匯 吳剛 王波  責任編輯:陳晶

  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國際油價近期大幅下挫。分析人士認為,對全球經濟而言,油價下跌恐將是一把雙刃劍。油價下挫有助於原油消費國降低成本,刺激消費和經濟增長;但對於原油輸出國而言,油價下跌使這些國家的經濟和財政面臨巨大風險。

  油價緣何下挫

  國際油價近期大幅下挫,市場普遍觀點是由全球原油供過於求導致。一方面,全球主要産油國加緊生産;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壓制原油需求。

  供應方面,受益於頁巖油氣技術的發展,美國原油産量持續上升。美國能源資訊局數據顯示,截至10月3日的一週內,美國日均生産原油高達888萬桶,為1986年以來最高水準。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發佈的月度原油市場報告指出,9月份歐佩克原油日産量達到3047萬桶,比前一個月上升40.2萬桶,為2013年8月以來最高水準。目前,歐佩克原油産量約佔全球石油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

  需求方面,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預期打壓了原油市場需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佈報告,下調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警告經濟下行風險加劇。報告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速調低至3.3%,將2015年全球增長預測小幅下調至3.8%。

  此外,分析人士認為,伊拉克、伊朗、利比亞的石油産量和出口量均有所增加,也推動國際油價下跌。同時,全球經濟尚未完全走出2008年經濟危機陰影,美國和歐盟在經濟發展領域面臨一系列困難,限制了國際油價走高。

  利好還是利空

  對於全球經濟而言,油價下跌恐怕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低油價有助於原油消費國降低成本,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是一種利好。以美國為例,消費是美國最重要的經濟推動力之一,汽油價格下降有利於美國家庭增加在其他商品方面的消費支出,刺激經濟增長。

  對於中國而言,國際油價下跌將減少原油進口支出,有利於減輕通脹壓力,相關製造業也將受惠于成本的降低。

  過去,石油價格高企令不少産油國受益,並積累了鉅額財富。但這些國家的經濟與油價息息相關。油價大跌後,原油輸出國的經濟和財政恐面臨較大風險。

  對於俄羅斯而言,由於其財政預算按照原有油價制定,油價持續下跌可能導致財政收入銳減。另外,油價下跌還會導致股票市場混亂,引發資本外逃。其結果可能是國內通貨膨脹率上升,物價上漲,居民消費需求受到遏制。

  近期看,在油價下跌和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羅斯經濟運作風險增加,而這也是多家國際金融機構下調俄羅斯經濟增長預期的主要原因。也有包括俄羅斯專家在內的一些觀察人士認為,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推動油價下跌意在拖垮俄羅斯經濟,引發俄羅斯政治社會動蕩。

  原油輸出國何以應對

  為應對油價下跌,俄羅斯採取的重要手段是使盧布貶值。今年,俄羅斯盧布貶值幅度基本與油價下降幅度持平。

  由於國際石油交易採用美元結算,因而保證了俄羅斯出口石油所得的盧布收益基本不變。不過,盧布大幅貶值也可能導致俄國內通貨膨脹加劇和大量資本外逃。

  此外,俄羅斯政府認識到,必須採取措施加強對國家能源安全的保護力度。俄總理梅德韋傑夫指出,油氣工業是俄羅斯經濟的基礎,當前應尤其注意在勘探和開髮油氣資源中採用新技術,保證俄羅斯油氣工業在世界的領先地位。

  俄羅斯有大約5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每年財政預算都預留出儲備基金,應對經濟發展面臨的風險。此外,俄羅斯也認識到過度依賴能源出口不可靠,改變經濟增長結構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

  作為中東産油大國之一,沙烏地阿拉伯不希望油價進一步下滑,但也不願意單方面減産,希望與歐佩克其他成員國一道減産。分析人士認為,沙特想通過低價手段,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減産以達到擴大市場份額的目的,尤其是低價可以抑制美國等其他産油國通過頁巖油氣技術等手段增加産量的進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