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抱團走出去呼聲再起:三巨頭誰都不理誰
- 發佈時間:2014-11-18 10:08: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馬巾坷
和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在海外互相廝殺類似,中國核電三巨頭同樣存在內耗。如今,南北車計劃合併,而中國核電工業也在醞釀變化。
在10月24日,國務院會議上也強調要對核電等領域進一步引入社會資本,尤其是民資可以參與一些核電項目,此舉用意之一被看作是為核電出海做準備的一步棋。核電和高鐵是國家自去年以來力推走向海外的拳頭産品。
中國核電巨頭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主辦的《中國核工業》雜誌最近刊發了題為《整合資源成立資本投資公司適合核工業強國之路》的文章。文章認為,南北車合併對中國核工業進行資源整合有借鑒意義。那就是,成立一家核工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作為投資運營平臺,以提高核能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水準。
類似的觀點已引發了不小範圍的討論和爭議。支援者有之,反對者亦有之。《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的10余名核電企業在任和退休的中高層、能源主管部門官員以及業內專家,對此意見不一。
“我認為南北車整合的模式是值得核工業借鑒的。”一位受訪者對本報説。另外,他們中有人説,傳言政協正在討論關於核工業資源整合的事宜。不贊同該模式的受訪者則向本報表示,“這是一種壟斷的模式,不利於我國核能在外競爭。”
需要一個模式
“當前中國核工業格局與南北車的格局相似,都經歷了從集中統一到分散的過程,曾經的分拆是為了更好地激發企業競爭力,但現在走向國際市場過程中,都面臨著國家整體實力的較量,也都存在惡性競爭、內耗嚴重等問題。”上述文章説,“在現有核工業産業資源的基礎上整合設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優化核工業國有資本結構和管理模式,能夠有效解決當前制約核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弊端。”
國家能源主管部門一位官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説,中國核電的確存在“惡性競爭”和“內耗嚴重”的現象。對此,另一位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的官員此前對本報的解釋是,三大核電公司都有自身一套相對完善的系統,從而出現了“誰都不理誰”的局面。
“現在三家公司的內耗已經是公開秘密了。”中國某核電設備製造企業的一位副總對《第一財經日報》説。這“三家公司”,指的是中核和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以及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家核電”)。
類似的觀點也得到多名受訪者的認同。而過去的經驗也證明,在海外爭取核電市場時,三家公司的確存在因各自利益而“互相拆臺”的現象,並給中國核電出海帶來不利。
作為高鐵公司的南車和北車在這方面的表現是明顯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向媒體舉例:2011年1月土耳其機車項目招標,南車報價200多萬美元,北車報價120萬美元,後來南車又繼續把價格壓得更不可思議,但訂單最後給了一家南韓公司。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南北車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怎麼投標上,根本沒有心思做高精尖的研究,還滋生了許多招標腐敗問題。”王夢恕説,如果兩者合併為一家公司,則可以避免競爭過程的相互壓價,提高中國鐵路車輛出海的競爭力。他堅信,南車和北車合併是必然的選擇。
從目前的跡象來看,核電和高鐵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中國産品出海的重要招牌。自2013年以來,中國把核電、高鐵“走出去”上升為國家戰略。但它們在出海的過程中進展並不順利。就核電而言,中國目前僅在巴基斯坦獲得了實質性的成果,但這與擁有幾十年核電站運營經驗和核電技術研究的中國並不匹配。
怎麼辦呢?南北車的合併,是不是一個可供核電參考的現成模式?
“沒有正確的選擇”
在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中核董事長孫勤向媒體表示,中國核電在國際市場上面對的都是世界級的競爭對手,要想“與狼共舞”,就需要聯合起來“走西口”。這一表態也得到了中廣核的認同。
“聽説現在是政協在組織論證這件事,但願能早日實現整合。”中國某特大型核電設備製造企業的高層對《第一財經日報》説。他認同上述文章的觀點。
另一家國內特大型核電設備製造企業的高層同樣向本報表示,成立類似于“核工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公司是核電發展的規律。他説:“成立這樣的公司是件好事情,我認為能夠增強中國核電在外的競爭能力。”
但其他受訪者並不這麼認為。“歷史上核工業曾經是壟斷的,但在核技術應用上幾乎一事無成。”中國某核電企業一位退休高層對本報説,“壟斷一定不是好事。”
這位退休高層向本報表示,現在核電的無序競爭都是企業行為,而企業之所以要無序競爭和損人不利己,則緣于當前國內考核機制等諸多問題。“核電走出國門也是國家戰略,但我們最缺的是自有技術、團隊和眼光。”他説,“國家應對各企業下達禁止令,指定各企業的勢力範圍,然後由一家牽頭,聯手産業上下游。”
中廣核總經濟師岳林康14日在微網志上表示,南北車合併,從根本上説是違反有限競爭、設立央企格局的初衷的。“當初如果每個行業只搞一家,就沒有現在這樣發展的規模和價格的降低。”他説,“南北車在國際項目上的惡性競爭,其他行業也有,也説明其上級協調管理不作為。最好是上級協調,或聯合組建國際公司,專營國際項目。”
“資源太過分散,不利於形成市場與發展合力;無序與惡性競爭,那是買進黃金價、賣出白菜價的笑話;過於壟斷、沒有市場活力,那是死路一條。”一位著名核電專家向本報表示,核工業是國家的綜合工業基礎、綜合國家實力、國家安全與文化管理底蘊、戰略威懾能力的體現。
在這位專家看來,中國核電“走出去”較好的選擇是,以中核為主形成燃料迴圈體系,負責軍事核工業的需求與適量核電機組的開發,其他整合成一家集團進行市場化運作,這家集團技術全面、工程化與市場化能力強,以核電持續發展、核電安全與國際國內核電市場應對為發展目標,聯合後參與世界核電競爭以及國內大部分核電機組的建設,不斷降低核電造價,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與經濟性。
在這方面,國內一家核電企業的高層人士對本報説:“我認為沒有正確的選擇,只有更好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儘量避免類似南北車的惡性競爭所導致的內耗嚴重,今年1月份,中國三家核電企業已經聯合其他核電企業成立了首個中國核電技術裝備“走出去”産業聯盟。“但這還不夠。”一名受訪者説,“因為它(核電産業聯盟)缺乏強有力的組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