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國網完成一系列境外收購 變身跨國能源投資公司

  • 發佈時間:2014-08-04 07:27:2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李新民  責任編輯:陳晶

  7月31日,羅馬。在義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中國駐義大利大使李瑞宇、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的見證下,中國在義大利最大規模的投資———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簡稱國家電網)21億歐元收購義大利國有 融 資 機 構C DP全 資 子 公 司R E T I35%股權協議正式簽署。國家電網由此間接持有義大利國家級輸電公司和國家級天然氣公司股權。

  國家電網公司國際部負責人程夢蓉在接受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項收購是國家電網繼投資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之後又一次成功投資歐洲成熟市場。一系列成功的境外市場收購,標誌著國家電網已從中國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變身為跨國能源投資公司。

  從菲律賓輸電網到巴西投資平臺海外佈局彰顯全球化雄心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不能偏安一隅,必須走出國門,融入世界。”業界認為,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的這番話,彰顯了該公司“走出去”參與全球競爭的勃勃雄心。

  據介紹,國家電網“走出去”是在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之後起步的。2007年12月,國家電網與菲律賓當地合作夥伴組成的投標聯合體中標菲律賓國家輸電網25年特許經營權,從而成為持股40%的最大股東,該項目于2009年1月正式運營。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批示稱,這是中央企業“走出去”戰略的重大突破。

  諸多投資機構對此評價説:“與很多企業走出去戰略不同,國家電網收購菲律賓電網資産既不是去收購礦産,也不是去借鑒成功經驗,而是輸出中國電網管理運營的先進技術和經驗,賺取穩定收益。”

  據了解,當時中菲關係友好,菲律賓的電力市場改革參照英國的方案,與諸多發達國家電力輸配模式相同,拿下菲律賓市場,成為了國家電網海外業務開拓的一個標桿。雖然近幾年南海形勢複雜多變,海外環境風險重重,但國家電網克服困難,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和管理特長,大力強化運營管理,顯著提升了菲律賓電網安全運作水準,並最大限度確保了資産收益。

  步步為營方為制勝之道。海外市場開局之後,國家電網開始用更為審慎的目光、更宏大的視野尋找著下一個落子之點。

  巴西是拉美第一經濟大國,地域遼闊,輸電規模及互聯電網跨度龐大,加之電力監管政策穩定,巴西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之前西班牙企業掌控巴西的部分輸電網,但一直對其投資有限,巴西輸電網建設遠遠落後於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瞄準巴西電力市場的巨大潛力,2010年12月和2012年12月,公司分兩次收購了巴西12家輸電特許權公司100%股權。由此,公司正式進入南美洲電力市場。

  “日益嚴重的歐債危機讓不少歐洲能源企業收縮擴充步伐,尋求戰略自保,出讓部分優質資産以渡過難關。”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分析認為,國家電網本次收購正是緊緊抓住了歐債危機為中國企業提供的大好良機,“這將給企業帶來穩定可觀的現金流”。

  在巴西能源領域有了話語權,國家電網對巴西輸電項目進行了深度整合,打通資産結構,在裏約熱內盧建設了電網集中控制中心,加強人員培訓,深入開展本土化經營,各項經營指標穩步提升,年收入扣減(PV )水準居於行業前列,設備運作可用率大幅提升,停電率顯著降低,被巴西權威媒體評為“巴西電力行業最佳公司”。

  在今年世界盃足球賽事期間,國網巴西控股公司為包括決賽在內的24場比賽提供了穩定可靠的供電服務,運營的線路運作平穩,安全、高效地向裏約熱內盧等城市供應電能,圓滿完成保電工作,在國際大型賽事上樹立了國家電網負責任的企業形象。

  從葡萄牙澳大利亞到義大利海外戰略步入“品牌投資”新階段

  據程夢蓉介紹,菲律賓和巴西項目的成功,在為國家電網贏得可觀回報的同時,也使其在國際市場上站穩了腳跟。以拉美投資平臺為杠桿撬動世界板塊,公司開始進軍歐洲與大洋洲。2012年5月,國家電網成功收購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R EN )25%股份,首次以戰略投資者和單一最大股東身份入股歐洲國家級能源網公司,成為歐洲電力資産股權並購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葡萄牙財長阿爾布開克評價此次收購“將為雙方開啟互惠互利的大門,中國國家電網擁有的尖端技術,也將給R E N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援”。

  2012年12月與2014年1月,國家電網又成功收購澳大利亞南澳輸電網公司46.56%的股權和新加坡淡馬錫集團下屬新加坡能源公司擁有的新加坡能源國際澳洲資産公司60%股權和新加坡能源澳網公司19 .9%股權。自此,國家電網境外資産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

  記者注意到,世界目光開始聚焦國家電網,諸多海外媒體用“ag-gressive”(有進取心的)一詞來形容國家電網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崛起。專門從事電力交易的全美最大的律師事務所之一普衡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佈雷特·金對此評價:“中國在海外收購方面正變得愈發積極,他們將成為今後國際電力領域的主要參與者。”

  長期的海外市場投資管理經驗,更讓國家電網擁有了敏銳的市場眼光。今年1月,國家電網以基石投資人身份認購上市公司香港電燈有限公司20%股權;2月7日,國家電網再與巴西國家電力公司組成聯營體,中標美洲第一個特高壓工程———巴西美麗山水電±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送出特許經營權項目;7月31日,國家電網再度出手收購義大利國有融資機構CD P全資子公司R ETI35%股權。

  據程夢蓉介紹,國家電網以澳大利亞項目為標誌,海外投資開始步入“利用境外資金、投資境外資産”的新階段。國家電網已成功發行兩筆共計55億美元海外債券,債券利率在中資企業同期發行的美元債券中處於最低水準。澳大利亞項目正是依託公司良好的國際信用等級,利用海外發債資金和境外融資,投資境外優質資産,不再依賴國內注資,實現了國際業務的內生發展。在巴西美麗山項目中,國網巴西公司第一次利用自身在當地的經營積累和獨立信用,投資新的重大項目。這意味著國家電網品牌在海外市場已經生根發芽,實現了自我“造血”,具有蓬勃生機。

  從菲律賓、巴西等新興發展中國家,到葡萄牙、澳大利亞、義大利等成熟發達國家,國家電網國際業務模式實現了從傳統的産品勞務輸出型向技術、管理輸出型的完美蛻變,形成了增長前景良好、監管環境穩定、業務風險可控的長期基礎設施資産投資組合。美國《財富》雜誌撰寫文章評價,作為中國國有能源企業,國家電網比歐洲同行處於更好的經營發展狀態。

  境外投資回報率遠高國內一流技術成為“走出去”堅強支撐

  據了解,對於國家電網的海外並購之舉,國內也有眾多質疑之聲。其中代表觀點是:“國內的電網還沒有建好,為什麼要去建國外的電網?投資會有回報嗎?”

  “我們到國外投資,不是做公益事業,而是積極投資境外電力能源監管資産,既輸出了公司在輸配電領域的領先技術,又在規範、透明的監管框架下實現穩定回報和通脹保護,確保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程夢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截至2014年6月,國家電網境外投資實際自有資金出資近30億美元,境外股權項目投資總額超過110億美元,境外資産規模超過230億美元。從2009年至2013年,公司境外投資業務利潤從不到8億元人民幣增長到32億元人民幣,增長了309%,投資回報率遠高於國內水準。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國家電網“走出去”還不止步于國有資産的保值增值,其更深次的原因和目的是推動公司發展方式的轉變。劉振亞指出,國家電網要建設世界一流電網、建設國際一流企業,就必須“走出去”。全球500強的大部分企業都通過實施國際化實現企業的跨越發展。

  國家電網“走出去”決勝海外市場靠的是什麼?劉振亞的回答是一流的電網技術和管理水準。他説,“我國在國外收購項目一定要掌握控制權,才能實施在國內已有成熟經驗的特高壓和智慧電網技術,通過技術和管理提升快速創造了價值。”

  據介紹,國家電網近年來在特高壓輸電、智慧電網和設備製造方面攻克了一系列重大技術難題,佔領了輸電技術國際制高點,這為其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了堅強支撐;同時,國家電網在“走出去”進程中充分發揮大電網運作管理的先進經驗,提升當地電網運營水準和安全可靠供電能力,不斷提高國家電網品牌的知名度。

  比如,今年2月7日,國家電網與巴西國家電力公司組成聯營體,中標美洲第一個特高壓工程———巴西美麗山水電±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送出特許經營權項目。業內人士認為,繼高鐵外交之後,特高壓將成為“中國製造”的又一張外交名片。國際電工委員會(IE C )主席克勞斯·武赫雷爾亦表示,中國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準,在全世界有廣泛應用前景。英國康橋大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彼德·諾蘭認為,中國在以電網為代表的基礎設施項目融資建設和運營方面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將形成巨大的全球競爭力。

  國家電網“走出去“參與國際化競爭中,還帶動了中國裝備業“痛痛快快”地走出國門。據統計,中資企業2013年在非洲的電力總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超過50億美元,完成營業 額4 0億 美 元 , 同 比 增 長 超 過25%。其中,輸變電工程、新能源發電和電網改造項目佔到電力總承包工程項目的1/3。國家電網子公司中電裝備公司于2013年簽署的衣索比亞500千伏輸變電項目,合同總金額超過10億美元,是目前公司在海外最大的電力工程總承包項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