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能源 > 鋼鐵有色 > 正文

字號:  

境外買黃金須注意多事項 內地回購價格沒優勢

  • 發佈時間:2014-08-17 11:3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薇  責任編輯:馬巾坷

  適逢暑期旅遊旺季,不少人選擇出境遊玩,歐洲正是打折季,除了買名牌服飾、包包,有遊客發現設計新穎、款式精美的金飾品也頗為吸引,最重要的是價格算起來還不貴。而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金飾品的價格更是便宜到誘人。有遊客不禁動起了腦筋:要是在國外買便宜黃金,回國後再賣出去賺差價,不是旅遊的同時順帶還賺錢了?要是有這種想法,可千萬要打住哦,因為文化、歷史背景等的不同,國外在金的認知上和我國有一定差異,別到時候沒賺錢還虧了。

  歐美東南亞買金 黃金成色很可能不夠“千足金”

  最近正逢歐洲百貨打折,有遊客發現,同樣是一款寶格麗的玫瑰金手鐲,國外價格算起來要比國內便宜近10%,其他金飾品價格也都不是特別貴,加上款式精美、設計獨特,大大勾起了人的購買欲。

  不過,對貴金屬有較多了解的金女士前段時間去歐洲卻發現,這裡的“金”和國內説的“金”並不是一回事。首先歐洲人似乎並不特別熱衷於買金。“我走了西歐好幾個發達國家,發現即使是在倫敦、巴黎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商業街上的黃金首飾專賣店也是鳳毛麟角。德國法蘭克福等城市街上更是見不到任何黃金專賣店。”好不容易在倫敦海德公園東北角的兩家首飾商鋪看到金飾品,但她發現,店員口中的“黃金首飾”絕大多數並非中國人所説的“千足金首飾”,而是類似于中國人説的K金,含金量在65%-90%不等(商標上都有明碼標注成色)。即使是會講中文的店員,也不知“千足金”。

  也有在東南亞等國旅遊回來的人發現,買到的金首飾經鑒定後才知道,有的成色是三個999(表示其中包含有99.9%的黃金含量),有的是三個9加一個5(含金量為99.95%),有的金含量只有75%,也就是我們常説的18K金。雖然這些成色大多都在票據上有標注,但只因價格便宜,很多人買時就完全忽略了,回來才發現不夠國內千足金(含金量99.99%)的標準。

  “情況確實是這樣的。”廣東省黃金協會副會長朱志剛告訴記者,歐美國家並不注重成色、純度,大部分都是18K金(75%),22K金(純度91.6%),沒有千足金的概念。原因在於黃金的可塑性較弱,千足金首飾遠不如合金首飾那麼容易加工。像歐美這些國家的居民,生活水準到了一定層次,就更追求産品的款式、設計、時尚感,可塑性強的18K金也就成了首飾用料的主力。只有中國、印度這種傳統黃金消費大國才特別注重黃金的純度和成色。“這個跟我國之前實行黃金統收專營有關,當時只有銀行能賣黃金,非常稀缺,定位為保值增值工具,所以很注重純度,不太注重工藝,這些年消費旺起來才開始注重工藝設計的。”他還透露,歐美投資者做貴金屬投資主要是炒類似于紙黃金的産品或購買投資金幣,後者“升水”極低,投資功能強。

  即使在亞洲國家,“足金”的概念也並不一致,多數東南亞國家的黃金成色達到三個九,就可以被稱為足金了,但我國的足金首飾指代的基本上都是含金量高達99.99%的千足金産品。

  香港買金 “兩”的含義不同

  歐美、東南亞國家黃金成色不一而足,大多無法達到千足金標準,這個問題在中國香港、澳門就不存在,而且香港金飾品價格相對便宜,款式、設計也比內地多且更時尚,吸引了不少內地客前往購買。但在香港買金時也要注意,由於重量、價格定價上與內地有差異,所以購買時也要算清楚才能得到真實比價。

  比如香港的金飾店基本都以“兩”來標價,如果你認為這個“兩”和我們常説的“兩”一樣,按50克來算賬,那就大錯特錯啦!內地一斤等於10兩,一兩就是50克,但香港一斤600克,合16兩,一兩就是37.5克,兩者相差12.5克之多。在香港買金,要把兩換算成克,計算每克多少錢,就要把金飾價按當日匯率換成人民幣後,除以37.5才能得出每克價錢,而非除以50。

  此外,內地金飾品的價格是掛牌金價加上每克8-15元不等的手工費,香港、澳門則一分為三,是“純金價格”+佣金(一般為純金價格的2%-3%)+手工費(一般為純金價格的0.5%-1%),只有把這三者加起來,才能再換算比較。

  一般香港與廣州的首飾金價差在10%-15%,部分産品價差甚至接近20%,相對來説還是到香港買金飾划算些。

  投資金條方面,多位行內人士就表示,香港和內地的價格實際上已差不多。“內地的投資金條是原料金價加8-10元手續費,香港的投資金條如果算上匯率優惠和手續費,和內地差不多,沒太大必要專門去香港買投資金條。”朱志剛稱。東山百貨經理戴崇業也表示,如果買的量不是特別大,就無需到香港買,“算上交通成本、時間成本,加上安全問題,去香港買未必划算”。

  回購 境外買金內地回購價格沒優勢

  除了成色、價格等問題,境外買金拿回來賣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回購。

  “我們可以提供對金飾品、金條的回購,即使是在國外買的也行,但前提是要符合回購標準。”朱志剛稱,像K金這種,由於成色離千足金差距較大,回購價格會很低。“曾經有個老伯拿了一堆在泰國、馬來西亞買的金來我們這裡回購,一鑒定是22K的,回購價就很低,賣了反而就虧了。”

  即使是在香港買的成色足的投資金條,回到內地賣也可能吃虧,原因就在於回購價格上。“在香港買的金東百也提供回購,但價格會不同。東百自有投資金條回購價格是金交所價格減去3元,其他品牌投資金條是減去7-8元,金首飾回購價最低,要減去差不多10元左右,而且要高溫熔化,一旦簽協議同意熔化,反悔就來不及了,因為回不去原形。”戴崇業稱。朱志剛也稱,由京鑫黃金自有或代理銷售的金條回購是按上金所的價格減去3元,但其他品牌包括香港的要減5元,而且相對的鑒定手續也會多一些。

  總結:

  由上可以看出,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背景差異會帶來貴金屬消費和投資的不同。如果想買物美廉價的金首飾,不妨去港澳地區採購,但維修保養相對麻煩一些,買投資金條內地就可以解決;追逐時尚的消費者可去歐美買K金首飾,但這更注重的是穿戴、美觀和品牌效果,不太具備投資價值,想做投資可以在這些國家買些投資幣,但要流通性好的美國鷹洋幣、加拿大楓葉幣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