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是世界汽車工業的發源地,但是當下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大眾汽車德國關廠裁員事件仍在持續發酵。當地時間週一起,9家大眾汽車工廠的工人們將開始警告罷工,每天停工幾個小時。
作為德國最大的僱主,大眾汽車在德國經營著10家工廠,雇傭了約30萬名員工。據外媒報道,本週開始的罷工行動涉及沃爾夫斯堡、不倫瑞克、漢諾威、薩爾茨吉特、埃姆登和卡塞爾的工廠以及一些子公司約12萬名員工。
工會消息人士稱,僅在大眾汽車位於沃爾夫斯堡的主要工廠,兩個小時的罷工就意味著數百輛汽車無法生産,其中包括品牌標誌性的高爾夫汽車。
大眾汽車在上週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尊重工人參加警告罷工的權利,並已採取措施確保向客戶提供基本水準的供應,並將罷工的影響降至最低。
此次罷工主要與大眾汽車此前計劃關閉至少三座工廠,解雇數千名工人並降薪10%有關。這是該公司87年曆史上首次在國內關閉工廠,此舉引發了其與工會以及勞資委員會的激烈衝突。
據悉,工會于上周提出了一系列措施,稱可節省15億歐元(約16億美元),其中包括放棄2025年和2026年的獎金。然而,大眾駁回了這一建議。
大眾汽車品牌負責人舍費爾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大眾汽車在德國關廠裁員是不可避免的。舍費爾認為,大眾汽車要擺脫目前的困境,不能只靠“創可貼”式的措施。大眾汽車的人力成本目前是其他歐洲同行的近兩倍,需要在3至4年內減少40億歐元。
大眾汽車表示,“日益惡化的經濟形勢”需要“根本性重組”。包括大眾在內的歐洲製造商正面臨需求疲軟、生産成本高、來自中國競爭對手的競爭以及電動車轉型慢于預期的困境。
據悉,大眾與工會之間的第四輪談判定於12月9日舉行。大眾汽車勞資委員會主席丹妮拉·卡瓦洛表示,“這次談判要麼雙方能夠達成一致,要麼彼此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升級”。如果下一輪談判未能達成協定,罷工可能升級為24小時或無限制的停工,這將減少大眾汽車的産量,而大眾汽車已經面臨著交付量下降和利潤暴跌的局面。
分析指出,隨著德國製造業下滑、海外需求減弱以及更多競爭者進入歐洲市場,大眾承受重壓,不得不採取大幅度削減成本的措施以保持競爭力。大眾汽車急於削減成本擺脫競爭力下滑困境,但其措施令企業勞資關係更加緊張。另一家德國車企梅賽德斯-賓士公司的一名發言人告訴德新社,該企業今後將以每年數以十億歐元的規模減少開支,但該發言人拒絕透露是否考慮裁員以及會在哪些方面減少開支。
歐洲汽車産業的裁員潮,與疫情以後歐洲車市的持續低迷直接相關。2020年,歐洲新車銷量同比下降24%至1196萬輛,這也是自1990年有記錄以來出現的年度最大降幅。2021年,疫情再疊加晶片短缺的影響,歐洲汽車銷量進一步下滑至1175萬輛。2022年,歐洲新車銷量跌入谷底,為1129萬輛。
大眾CFO安特利茨曾表示,自疫情以來,歐洲的汽車需求一直未能恢復,整個歐洲地區汽車交付量相對於峰值縮減了大約200萬輛。大眾損失了約50萬輛汽車的銷量,相當於大約兩家工廠的産能,因此需要進一步降低成本並提高生産力。
除了受銷量不振影響外,一場更大的變革正在向歐洲大陸製造業的支柱蔓延。在全球汽車電動化大勢下,歐洲已經出現了脫節。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歐盟純電動汽車的新車註冊量下降了4.9%,至117萬輛,這主要是由於德國的電動車銷量同比下降了近27%。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專家預計,到2035年,德國汽車行業的電動化轉型可能導致18.6萬工作崗位流失。
企業經營方面,今年三季度,歐洲車企的主要財務指標幾乎全面潰敗,幾家頭部車企的凈利潤同比下跌幅度都在兩位數。大眾汽車第三季度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43.4億歐元降至15.7億歐元,同比下降63.8%;營業利潤為28.6億歐元,同比大跌42%;營業利潤率從6.2%下降至僅3.6%,為四年多來的最低水準。
而作為豪華車第一梯隊的BBA(賓士、寶馬、奧迪)更是凈利潤下滑的“重災區”。今年三季度,賓士凈利潤為17.19億歐元,同比下降了53.8%;寶馬凈利潤為4.76億歐元,同比下降多達83.8%;奧迪營業利潤僅為1.06億歐元,同比大跌91%。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