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路資訊爆料某金融機構排查借貸風險時,有內部郵件稱獵豹汽車、眾泰汽車、華泰汽車、力帆汽車四家車企年底將進入破産程式,預計涉及上下游汽配供應商産業鏈合計約500億元壞賬。該消息一時間在市場上熱傳。
網傳圖片
隨後,力帆汽車和獵豹汽車回應稱破産事項係“子虛烏有”,眾泰汽車則發佈了《嚴正聲明》,表示消息內容“完全虛假”,並已向公安部門報案。然而,華泰汽車至今未作任何公開回應。
新浪財經注意到,上市公司曙光股份作為華泰汽車目前持有的最主要資産,在國內汽車行業景氣度不斷下行之時,也正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形勢。
大股東陷破産傳言 持有股權被盡數凍結
曙光股份目前第一大股東和控股股東是華泰汽車集團,持有上市公司19.77%的股份,且所持的股權已100%被質押。
不僅是全數質押,10月9日曙光股份披露的《關於大股東股份被司法凍結的公告》稱,根據《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中歐盛世資産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申請將華泰汽車持有的公司約1.34億股無限售流通股及孳息進行輪候凍結,凍結起始日為2019年10月8日,凍結期限為3年。
那麼,華泰汽車還有能力解決曙光股份股權被質押和輪候凍結的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
據媒體公開報道,今年以來,華泰汽車被曝停産、欠薪、遭員工集體維權,大部分4S店選擇關門,企業已一片荒廢景象。
法院對華泰汽車進行資産調查後發現,不單是曙光股份,其旗下所有的子公司都已全部被質押,華泰汽車集團名下的銀行存款加起來僅13萬元,再無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産,且華泰汽車和多家子公司均已被列為失信執行人。
大股東華泰汽車集團的形勢已岌岌可危。上市公司曙光股份自身財務和經營狀況又如何呢?
主業連續8年虧損 資金鏈面臨斷裂
曙光股份主營業務分為輕型車業務、商用車業務和車橋等汽車零配件業務三大板塊,擁有 “黃海客車”和“曙光車橋”兩大系列産品。
公司業績最高點出現在2010年前後,當年曙光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1.09億元,凈利潤2.43億元,此後營收和利潤基本一路下滑。
從扣非凈利潤數據能夠更清楚的看到公司汽車和零部件銷售主業的經營狀況。
2012年,曙光股份扣非凈利首次轉負,虧損0.41億元,到今年年中7年半時間內,主業一直未能實現盈利。同時,公司經營性現金流自2012年以來也多半處於凈流出狀態,與利潤情況吻合。
曙光股份近十年扣非凈利
應收賬款的情況更值得關注,或許將是業績繼續走差的潛在導火索。
年報顯示,2018年曙光股份應收賬款7.28億,其中一年以內佔比最多為3.3億,不過佔比第二大的卻是賬齡在3-4年的應收款,金額高達1.96億,2-3年的應收款1.41億,排在第三。
公司除了有大量長賬齡的應收款外,對壞賬的處理也明顯寬鬆。其中1年內的應收賬款計提比例為5%,1-2年10%,2-3年15%,3-4年30%,4-5年50%,5年以上的也僅為80%,顯著低於同行。
以龍頭公司宇通客車為例,其相應賬齡的計提比例分別為5%、10%、20%、40%、60%和100%,幾乎所有檔位的計提比例均高於曙光股份。
此外,公司的資金鏈也遊走在斷裂的邊緣。
截至2019年中,曙光股份扣除被限制的資金後,可用貨幣資金約為4.8億元,而與此同時短期借款餘額5.4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35億元,合計6.8億元。此外公司還有4.47億元的長期借款。
多年疲弱的主業、“摻水”的利潤、嚴峻的資金鏈形勢,曙光股份的財務狀況已經十分危急。
屢次依靠賣資産求生
多年主業虧損仍不“戴帽”和退市的原因在於公司屢屢變賣資産,以求度過難關。
今年9月25日,曙光股份九屆九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出售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附著物的議案。
公告顯示,瀋陽市鐵西區人民政府擬對公司位於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滄海路14號路8號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附著物等資産收儲。該資産賬面原值為5590萬元,凈值為4190萬元,初步測算的協商補償費用約為人民幣1.46億元。公司預計通過本次交易可實現凈收益約6500萬元。
不過,即使賣地取得6500萬元收益,也不一定能夠使得公司免於被“戴帽”。僅2019年上半年,曙光股份便虧損9052萬元,如果下半年仍無法迅速盈利,在2018、2019連續兩年歸母凈利潤為負後,公司將不可避免被ST。
2017年,曙光股份就曾因變賣大額股權“逃過一劫”。
當年年報顯示,公司與大連新敏雅智慧技術有限公司于2017年2月22日簽訂了《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大連新敏雅智慧技術有限公司關於大連黃海汽車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曙光股份將持有的大連黃海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新敏雅,交易總價為人民幣11.8億元。
通過處置大連黃海汽車公司股權,曙光股份在當年公司合併報表層面取得投資收益49875.74萬元,從而一舉扭虧。
就在兩日前,曙光股份董事長高會恩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長、董事、戰略投資委員會主任等職,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從赴任董事長到離任,尚不足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現在由副董事長宮大代理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一職,原董事長高會恩的離職顯得十分倉促。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