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玻璃巨頭華爾潤倒下:市場需求萎縮 盲目擴展戰略

  • 發佈時間:2015-10-29 08: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藝文

  玻璃巨頭華爾潤突然倒下,成為行業標誌性事件,使得一些業內人士驚訝不已。其實,看似突然的背後是有諸多原因的。其中,盲目擴展的戰略、市場需求的萎縮、生産管理的不善等,都是壓倒華爾潤的稻草。

  事實上,通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調查、採訪,發現不僅僅是華爾潤,業內的其他企業日子也不太好過。在行業寒冬下,雖然企業各自使出渾身招數,力求解困,但業內人士卻認為,一些公司必然要面臨洗牌出局,行業調整才剛剛開始。

  玻璃巨頭突然倒下,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

  10月20日,玻璃巨頭華爾潤玻璃産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爾潤)全線停産清算,解雇全部員工的消息,令業界唏噓不已。而在2014年之前,以産能規模計,華爾潤是中國排名前十的玻璃巨頭。

  為此,記者赴華爾潤總部進行調查,並採訪多位行業內人士,發現華爾潤倒下,是因為其在産能過剩之下逆市大擴張,在市場萎縮之下,陷入困境;加之環保違規嚴重,改造成本已是不可承受之重。

  對於華爾潤集團的相關情況,張家港市相關部門及華爾潤集團所在的錦豐鎮鎮政府均未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採訪。記者還就此撥打華爾潤集團原董事長陳惠南及幾位高管的電話,但對方均未接聽。

  總資産達90多億元

  資料顯示,總部在江蘇張家港的華爾潤是國內大型浮法玻璃企業,員工約8000多人,總資産達90多億元,擁有20條浮法生産線。華爾潤官網介紹,自1997年以來,華爾潤已連續13年保持全國玻璃行業産銷量第一,2010年平板玻璃生産規模名列全球第五。

  “我們也不知道企業為何一下子停産了,停産時間是10月20日,停産前一天(10月19日)晚上還在正常上班,第二天早上卻不讓員工進廠區了,説公司正式停産了,大夥兒一下子都懵了。”來自蘇北的員工張華(化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10月25日下午,記者趕到華爾潤所在地江蘇省張家港市錦豐鎮建設路,從大門前望去,廠區佔地近千畝左右,生産車間是十幾座長方體廠房。廠區內隨處可見“建成一流的玻璃産業集團”的標語。記者走進多個生産車間,偌大的生産車間空無一人,幾個生産車間的生産設備還未完全搬走,大部分生産車間已清理乾淨,看不出生産跡象。

  “這麼大的集團説倒下就倒下了,真是可惜。這個企業輝煌的時候産品銷售非常火,幾乎供不應求。但近幾年不知道怎麼回事,説不行就不行了。”一位車間保潔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在廠區外,幾位前往廠區的員工告訴記者,廠區內的一些機器設備和辦公用品在10月20日通知停工後不久就被拖走了。

  隨後,記者走到華爾潤員工宿舍3號樓。有幾位還在宿捨得員工向記者表示,“公司停産前就有些混亂了,經常有些企業來要債,公司突然停産,跟自身管理決策也有很大關係,特別是2008年效益很好的時候,公司開始盲目發展擴張,加速了企業的死亡。”

  逆市盲目擴張成包袱

  “儘管之前就有不少傳言,但真的沒有想到華爾潤會倒下,現在市場上還有華爾潤商標的貨,有些可惜,華爾潤産品價格賣得不高,前期擴張又太快了,貸款太多,後面遇到市場環境變差。”長期跟蹤玻璃行業的生意社分析師張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華爾潤官網披露的“十二五規劃(2011~2015)”顯示,“擴張”是主基調。規劃指出,要在巨野、遷安、張家港新建及改造15條優質平板玻璃生産線,增強環渤海地區(山東基地)、長三角(張家港)、珠三角(江門基地)優質浮法原片供應能力;此外,還要在我國平板玻璃生産能力佈局較薄弱的西南地區完成戰略布點,擴張範圍輻射華東、華南、華北和西南等地區。

  張瓊分析稱,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受房地産行業需求萎縮影響,全行業大面積虧損一度使得玻璃新增産能受到抑制,“在2013年後,玻璃價格俯衝下跌,跌幅達到30%。華爾潤産品價格低,定位為房地産中的中低端,品牌附加值低,最終吞食了盲目擴張的惡果。”

  實際上,早在2009年9月26日,國務院就將平板玻璃列為6大産能過剩的行業之一,要求嚴格控制新增平板玻璃産能,淘汰落後佈局。但在玻璃行業産能過剩之下,華爾潤在2011年之後仍然大幅擴張。“由於管理不善,華爾潤這些擴張的項目進展並不順利,可以説是失敗的。”沙河玻璃網分析師宋丹麗對記者表示,“在市場環境變差之後,巨大的公司規模、龐大的員工數量、旗下眾多的子公司在這時候成為了華爾潤改善經營、産業升級背負不起的包袱。”“市場規律不可逃避,不斷增加的産能和持續下滑的房地産市場,玻璃企業境遇隨之逆轉,像華爾潤這樣大肆擴張的企業將直接面對利潤收縮的現實。”易玻商城執行董事朱傑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高成本、低需求使得企業求生愈加艱難。

  朱傑濤稱,華爾潤在行業開始下滑階段未及時調整産能部署,依舊以産量求生存,在過剩、清退産能的階段,以弱勢背景支援龐大的集團運轉,無疑負擔重重。對比其他大型企業來看,華爾潤自身産品單一、附加值不高、競爭力不強、依賴性強,直接導致在産業洗牌中首當其衝,傳統銷售模式使得資金無法回籠,一旦遭遇行業寒冬,就無以為繼。

  17條生産線長期超標排放

  事實上,除了逆市盲目擴張、管理不善等問題之外,環保問題或成華爾潤倒下的導火索。

  6月23日,環保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對2014年脫硫脫硝設施存在突出問題企業予以處罰的公告》稱,江蘇華爾潤集團旗下的華爾潤等5家玻璃生産企業,共18條平板玻璃生産線。經核查核實,僅1條生産線建成脫硝設施,其他均未建成,氮氧化物長期超標排放。

  為了達到環保部門的標準要求,生産企業必須開工運作新的脫硝脫硫環保裝置,“預計每噸玻璃産品較之前至少增加60元左右的環保成本,這在玻璃價格低迷之下,進一步壓縮利潤。”卓創資訊分析師苗雲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張瓊説,對於長期超標排放的17條生産線加裝環保裝置將是一大筆成本開支,陷入資金困難的華爾潤很難拿出多餘的資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