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奇瑞人事調整升級 陳安寧被指學歷履歷造假

  • 發佈時間:2015-09-08 07: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謝若琳  責任編輯:吳起龍

曾經隨同陳安寧、朱國華一道外派到合資公司的60名奇瑞員工也將面臨“打道回府”的命運

  近段時間,奇瑞汽車備受關注的原因不是其銷量增長和新車的發佈,而是蕪湖總部人事變動頻繁。即使是奇瑞董事長尹同躍近日對外放出分板塊上市的消息,也絲毫不能掩蓋外界對這家曾是自主品牌汽車一面旗幟的奇瑞高層們接連出走原因的好奇。

  《證券日報》記者從多個消息源得知,奇瑞人事地震已經由蕪湖總部發酵到旗下最重要的合資板塊——奇瑞捷豹路虎,僅次於奇瑞董事長陳安寧之後的中方“第二號人物”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黨委書記朱國華將被迫離開闔資公司,接替朱國華人選為奇瑞捷豹路虎製造部執行副總裁陳雪峰。據了解,陳雪峰與陳安寧都曾在長安福特馬自達工作過。

  “朱國華的離任不能簡單理解為任期到了,而是其為合資公司前期戰略方向的錯誤承擔了責任。”一名接近奇瑞高層的人士向記者表示,正如郭謙為觀致的開局不利承擔下課的責任,奇瑞捷豹路虎董事長陳安寧也應該為此承擔責任,但結果卻是由朱國華承擔了。

  不僅僅如此,曾經隨同陳安寧、朱國華一道外派到合資公司的60名左右奇瑞員工也將面臨“打道回府”的命運。接近奇瑞捷豹路虎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總部已經口頭傳達了年底前我們必須回到蕪湖總部的事實,當年不少人拖家帶口來到上海,如今很迷茫該何去何從?”

  “當然,所有外派人員回到蕪湖總部並不包括陳安寧”。該人士透露,早前奇瑞蕪湖總部多位高層出走就是陳安寧推動的,先是奇瑞銷售公司管理人員,現在是奇瑞捷豹路虎管理人員,下一家公司會是誰呢?據介紹,身兼數職的陳安寧是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執行副總經理、奇瑞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院長、奇瑞捷豹路虎董事長、觀致汽車董事長。

  更令人震驚的爆料還在下邊。奇瑞汽車內部不具名人士向記者透露,關於陳安寧學歷、從業履歷造假的匿名信曾在公司內部廣為傳播,“他是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學讀的博士,但對外履歷卻是俄亥俄州立大學;他曾是長安福特馬自達嘉年華項目總監,但並不是福特汽車公司亞太部整車業務高級總監”。據他所説,奇瑞汽車目前有多名在職人員都與陳安寧是同學。

  朱國華將離任

  奇瑞60子弟兵何去何從

  9月7日,奇瑞汽車發佈官方聲明稱,在奇瑞捷豹路虎中方“第二號人物”朱國華任期滿後,將卸任奇瑞捷豹路虎常務副總裁一職,調回奇瑞汽車總部任職總經理助理,分管奇瑞汽車的合資業務,而接棒者為現任奇瑞捷豹路虎製造部執行副總裁陳雪峰。

  公開資料顯示,朱國華早在2003年就已加入奇瑞汽車,先後擔任蕪湖耐博耐爾汽車電氣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奇瑞汽車採購部部長、戰略規劃部部長、總經理助理等職。2012年,朱國華升任奇瑞捷豹路虎常務副總裁,不但是奇瑞路虎捷豹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名副其實的奇瑞“老人”。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通常來説,任期已滿很難成為高層調動的主要原因,尤其對於年輕的合資公司來説,元老級管理層至關重要,“可以預見的是,此次朱國華離任將會使奇瑞捷豹路虎今後在華的發展更加艱難。”

  事實上,這並不是奇瑞汽車高層的首次“大動作”,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奇瑞汽車有多位高管相繼離職,其中既有當初一起打天下的“老人”,也有後加盟的海龜“新人”。引用奇瑞內部員工的話來説,“奇瑞汽車已然是物是人非了”。

  在過去的一年裏,原奇瑞汽車CFO樸健、原奇瑞汽車運營副總朱航、原奇瑞汽車總經理助理孔繁龍、原奇瑞汽車總經理助理、奇瑞汽車銷售公司(以下簡稱:奇瑞銷售公司)總經理黃華瓊、原奇瑞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陸斌、原奇瑞汽車公關傳播部公關總監萬銳等人相繼離職。

  更為棘手的問題是,奇瑞汽車面臨研發人員大量流失的困境,離職者中不乏有工作經驗的老員工,一名接近奇瑞高層的人士向記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現在上海研發中心的‘老人’都快走光了。”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奇瑞汽車的研發人員大批量轉戰至吉利、北汽、眾泰等競爭車企,其中在杭州達到幾百人,“逢年過節時,離職的員工還會在微信群中眾籌拼車回蕪湖探親,也是滿滿的心酸和無奈。”

  與此同時,記者在採訪中得知,奇瑞汽車近日還發佈了員工內部“召回”的口頭通知,五年前曾經隨同陳安寧、朱國華一起,外派到合資公司的60名左右奇瑞員工也將被調離,暫時安放回安徽蕪湖奇瑞汽車總部。此外,後來從外部招聘到合資企業與奇瑞汽車簽訂用人合同的員工,原則上不排除會回去,但是還要和本人協商。

  據知情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且不談合資企業奇瑞捷豹路虎中再無中方‘老人’,就連原來的60名‘老人’也很難再回蕪湖了。一方面,回去面臨尷尬的地位;另一方面,他們已經在上海生活了五年,很多人是‘拖家帶口’來的,也有在上海成家的,回去談何容易。”

  “二號首長”陳安寧

  被指學歷、履歷雙雙造假

  另一方面,記者在採訪多位奇瑞內部人員後發現,奇瑞汽車內部普遍認為,管理層頻頻出走的主要原因在於“人事鬥爭“。

  一位奇瑞內部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奇瑞汽車內部,被冠以“奇瑞二號人物”之稱的陳安寧素來專權,很難相處,“開會的時候,他通常都在玩手機,也不看人;同樣,他佈置工作時也不會説的太明白,全憑下屬揣摩猜測,很難得其要領,一項工作往往得經過‘推翻、重做、再推翻’這樣迴圈往復好多次。”

  “他最大的問題在於自己不懂也不相信別人,”上述人員還透露,在奇瑞的現有管理格局下,搞技術的最終成了大管家,陳安寧雖然出身研發系統,但目前在奇瑞汽車內部分管人事、研發、銷售三大領域,而且在工作管理方面也事無巨細。“就拿接受媒體採訪來説,他甚至連每一次的採訪媒體名單、提出的問題等細節,都會嚴格審核,如果不合心意則不回答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奇瑞汽車旗下除了擁有自主品牌業務外,有兩家合資整車企業:觀致汽車和奇瑞捷豹路虎。而陳安寧不但是奇瑞汽車常務執行副總經理、奇瑞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院長,還是奇瑞捷豹路虎董事長、觀致汽車董事長。對此,上述內部人士表示,“他一個人身兼數職,當然很難做到面面精通。企業高層是做戰略方向的,事必躬親只會讓下屬無所適從。”

  此外,上述接近管理層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在人事任命方面,他也會橫加干涉,即使是任命下屬銷售經理這樣的級別,他也會一一過問。“現在的奇瑞正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況,陳安寧逼走了一批人,卻沒有找到合適的繼任者,整個中高層呈現出管理斷層的局面。”

  同時,記者也向一位已離職的奇瑞汽車前高層人士核實此事,得到回復稱,“這太常見了。”據他描述,目前陳安寧“排除異己”的行為已經蔓延到合資公司。“陳安寧肯定是無法容忍‘老人’進入他的體系,所以他跟‘老人’的關係一向不好,這也可以理解,在改革階段全部使用‘新面孔’也無可厚非,然而,現在包括黃華瓊、陸斌這樣的一大批‘新面孔’也沒能留住。”

  此外,上述奇瑞前高管還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履新的高層都與陳安寧有著或多或少的“利益關係”。例如在此次人事調動中,接替朱國華的陳雪峰,曾在長安福特馬自達項目任職時是他的同僚,而陳安寧在2009年加盟奇瑞汽車公司後,陳雪峰也隨之赴任。

  另一方面,一名奇瑞汽車員工向記者透露,陳安寧還因涉嫌涉嫌學歷、從業履歷雙雙造假,曾經被內部舉報過。“那些反對他的人把資料匿名寄給了奇瑞所有中高層,”據上述員工表示,陳安寧的博士學位取自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而他卻在公開資料中宣稱,自己是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畢業的。

  此外,百度百科如下介紹陳安寧:他曾先後出任了福特汽車全車業務總監和福特嘉年華全球項目總監。而根據《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募集説明書》顯示,陳安寧曾任職福特汽車公司亞太部整車項目總監,並無提及福特嘉年華全球項目總監。不過,一名接近福特的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提供了一份早年間《福特南京本地嘉年華項目的內部通訊錄》,據通訊錄顯示:陳安寧曾任長安福特馬自達嘉年華項目總監,並不是福特汽車公司亞太部整車業務高級總監。此外,該名接近福特的業內人士曾通過福特內網檢索到:2009年10月28日資訊顯示Anning Chen(CFMA Ford Program Director)。

  “這兩個職位差別非常大,陳安寧只是被下派到中國區,等他回美國總部後,如果沒有級別相當的職位,他就得等一年,如果一年後還沒有位置,他就得降級使用。事實上,陳安寧就是在這段等待的時間裏,去了奇瑞。”一位曾與陳安寧共過事的業內人士透露,“陳安寧的老婆不願意他回到中國,所以他和奇瑞一方達成協定,在其任職期間,大概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美國遙控指揮,直至他去年年底成為常務副總之後,還有大約四分之一的時間在美國遙控指揮。這麼重要的職位還能如此指揮,這在中國是絕對是前所未有的。”

  奇瑞“宮鬥戲”升級2.0

  作為國産汽車的先行者,奇瑞汽車也曾輝煌一時。2010年,尹同躍伸臂高呼要“革自己的命”,奇瑞汽車將拋棄低端品牌形象,向上探索,然而,他也切身體會到伴隨改革的陣痛。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汽車銷量排行榜顯示,今年1月份-7月份,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依次是:上汽、東風、長安、一汽、北汽、廣汽、長城、華晨、江淮和吉利。奇瑞儼然跌出了銷量前十,相較之下,優劣盡顯。

  也有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感嘆,往日的競爭對手長安、比亞迪、吉利、長城等車企都在不斷成長,也在不斷改革,令人擔憂的是,只有奇瑞汽車未見起色。“今時不同往昔,奇瑞恐怕已然掉到自主品牌的第二梯隊了。”

  然而,若追溯起奇瑞汽車的歷史,”權利鬥爭”一直貫穿其中,從尹同躍創業之初招兵買馬開始,“海歸派”和“本土派”的鬥爭從未停歇。

  2003年3月份,在尹同躍的邀請下,曾服務於美國通用、福特和偉世通的汽車發動機專家許敏加入奇瑞汽車,時任奇瑞汽車副總經理、工程研究院院長。2005年,第二批海歸相繼來到奇瑞,其中,包括美國底特律柴油機公司和本田美洲研究中心的發動機博士後辛軍;在福特工作11年的汽車碰撞安全專家顧鐳;從事車身研究,來自戴克的祁國俊;從事底盤,來自TRW公司的袁永彬;從事發動機電子控制,來自摩托羅拉的李銘;從事變速箱,來自澳大利亞的朱新潮,一度被稱之為奇瑞汽車工程研究院“六大海歸”。

  然而,由於在開發步驟上跟不上奇瑞“大躍進”式的需求,“海歸派”很快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2006年8月份,彼時身為奇瑞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許敏、副院長祁國俊、副總經理田中文、副總經理丁少傑集體辭職,直至次年4月份,奇瑞汽車工程研究院的闞雷與辛軍等一批重量級海歸相繼離職。

  這也是奇瑞汽車史上第一批“海歸潮”,事實上,2010年前後,奇瑞還曾有第二次“海歸潮”,但在奇瑞內部對海歸已無新鮮感,並對其效用已産生懷疑。“海歸派”們的薪水往往是“本土派”的數十倍、上百倍,甚至高於尹同躍本人。“外來和尚是否真的會唸經”成為一直以來奇瑞汽車內部僵持不下的爭論。

  顯然,奇瑞面臨的已經不僅是兩個派系之間的鬥爭了。上述汽車分析人士表示,可以説,奇瑞汽車正陷入歷史以來最大的人事爭鬥。“如果陳安寧的專權態勢持續下去,人才培養機制遭到破壞,外來人才也逐漸喪失加盟意願,失了人心的奇瑞恐怕再難塑輝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